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及补偿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国平 郭江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11期83-87,共5页
通过对CVM研究结论的比较讨论,认为基于CVM测算出的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值偏小.为了全面计算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值,提出将CVM与直接市场法和间接市场法联合使用,并计算出2010年榆林市煤炭资源开采的生态环... 通过对CVM研究结论的比较讨论,认为基于CVM测算出的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值偏小.为了全面计算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值,提出将CVM与直接市场法和间接市场法联合使用,并计算出2010年榆林市煤炭资源开采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为208.4亿~209.11亿元.在此基础上,又对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损失补偿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由煤炭资源开采企业和煤炭资源受益者共同承担煤炭资源开采中生态环境损失补偿的责任,并对各自应该分担的补偿水平进行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生态环境 损失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辉 蒲志仲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其负外部性已超过外部经济。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补偿相应的负外部性成本,即将消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价值纳入矿产资源价值。相比较而言,征收庇古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负...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其负外部性已超过外部经济。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补偿相应的负外部性成本,即将消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价值纳入矿产资源价值。相比较而言,征收庇古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因此,建议小范围的短期负外部性由直接谈判进入生产者成本,具体通过地方政府征收相应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基金或税进入生产者成本,或普遍对全部碳排放行为征收碳税,或者在消费环节征税。最普通的、也许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消费环节或矿产品制成品的销售环节,以矿产品消费税形式征收与矿产资源消费相关的负外部性成本或所消耗的生态环境资源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危机 矿产资源价值 负外部性 公共成本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资源定价与补偿机制设计:一种实物期权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汤吉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0,共4页
本文区分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的定价与补偿机制的关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有不可逆性,往往会产生沉淀成本,由此产生期权价值,难以依靠传统的边际成本定价实现生态环境资源补偿,往往造成资源投资补偿不足... 本文区分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的定价与补偿机制的关系。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生态环境资源有不可逆性,往往会产生沉淀成本,由此产生期权价值,难以依靠传统的边际成本定价实现生态环境资源补偿,往往造成资源投资补偿不足。如果生态环境资源具有完全可逆性,那么就不会存在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正是由于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显著的不可逆性,沉淀成本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需要考虑期权价值对生态环境资源定价的影响,从而发现资源定价的根本原则在于生态环境资源价格中需要包括期权价值,特别是资源消耗导致未来资源消耗的减少。否则,由于期权价值没有进入生态环境资源价格里,很容易造成过度或掠夺开采生态资源。因此,合理的生态环境资源定价是建立生态环境资源补偿机制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也是市场完善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沉淀成本 期权价值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55
4
作者 庄国泰 高鹏 王学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3-418,共6页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环境价值理论研究和生态补偿费征收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自然要素所固有的生态环境价值是生态环境补偿的理论依据,征收生...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环境价值理论研究和生态补偿费征收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自然要素所固有的生态环境价值是生态环境补偿的理论依据,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对环境破坏导致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的一种补偿。但是,在我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应当建立在我国国情所容许的基础之上,既要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积累一定的的资金,又不能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大的影响。同时,在资金的征收和管理上,应当与国家现有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相适应,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国平 郭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48,共7页
从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和政府财政支出两个角度探讨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补偿费偏少的问题。煤炭企业每开采1 t煤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约为11.12-12.9元,最多只能补偿因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1/3,资源开... 从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和政府财政支出两个角度探讨能源资源开采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补偿费偏少的问题。煤炭企业每开采1 t煤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约为11.12-12.9元,最多只能补偿因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1/3,资源开采企业应缴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远远低于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的水平要求。能源资源富集区地方财政的生态环境支出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难以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所占比重偏小,限制了生态环境治理经费的支出;另一方面,现行财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地方财政增收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地方财政支出资金来源不足,造成地方财政不能满足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要求。最后,从明确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的原则、改革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税费体系、增强地方财政的增收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完善能源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补偿费来源渠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资源 富集区 生态环境 治理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江流域水量分配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丽英 李宁博 许新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1,共4页
基于已颁布的晋江下游分水方案,对晋江上游水量分配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权责利相统一、公平兼顾效率作为分水的基本原则,将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作为分配对象,提出了以存量体现公平、增量体现效率的... 基于已颁布的晋江下游分水方案,对晋江上游水量分配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权责利相统一、公平兼顾效率作为分水的基本原则,将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作为分配对象,提出了以存量体现公平、增量体现效率的水量分配思路,构建晋江全流域的水量分配方案。以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作为基础和保障,引入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其中补偿额度通过修正后的流域上游各区域的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确定,资金分摊和分配主要以上游各区水资源贡献率和下游各区域分水比例为依据。通过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有机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分配 生态环境补偿 资源管理 晋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贤平 胡海祥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矿产资源开发为我国提供大量的矿产品,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柱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峻,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抑制。从土地、水体、大气、固体废渣、地质灾害等5方面论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严... 矿产资源开发为我国提供大量的矿产品,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柱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峻,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抑制。从土地、水体、大气、固体废渣、地质灾害等5方面论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严重性,分析认为企业自身的问题与法制不完善是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从加强经济调控手段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增加生态环保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8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及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治理对策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资源影响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菊 房春生 +2 位作者 刘殊 于连生 杜尧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对开发建设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本文尝试从补偿价值的角度利用价值分析的方法论证开发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价值补偿问题.该方法全面地评价了工程建设总体价值与生态环境损失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生态... 在对开发建设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本文尝试从补偿价值的角度利用价值分析的方法论证开发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价值补偿问题.该方法全面地评价了工程建设总体价值与生态环境损失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强调了生态环境价值损失在总体评价中的中心地位.文中提出了生态环境可行性指标a作为判断建设项目可行性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资源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可持续发展 补偿价值 价值分析 建设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补偿费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仲伟周 益炜 +1 位作者 郭大为 任炳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为解决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增强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需研究开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效果。通过构建双区域能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和比较了设置不同费率生态环境补偿费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为解决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增强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需研究开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效果。通过构建双区域能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和比较了设置不同费率生态环境补偿费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征收合理费率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对区域GDP的短期影响较小,在长期范围内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并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建模型是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力工具,研究结果对我国制定资源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补偿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社会核算矩阵 资源诅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生态环境 保护水土资源——评《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研究》
10
作者 刘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6-146,共1页
2012年2月25日,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陈雷同志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水土流失,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福祉……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直接关系防洪安全、... 2012年2月25日,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陈雷同志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水土流失,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福祉……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直接关系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而且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 补偿机制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能力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承德生态环境及水资源情况与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
11
作者 孔慧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353-354,356,共3页
针对近几年承德市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现状对水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证,通过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办法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共享,建设保护成本共担,经济实现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资源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价波动和资源环境补偿视角下石油资源税率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新伟 段诗云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6-212,共7页
油价、资源与环境统筹管理政策缺失导致石油资源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从油价波动和资源环境补偿视角出发研究石油资源税率是解决石油资源外部性,实现对油价、资源与环境统筹管理的关键。基于山东省2000~2013年石油资源开采行业数据,根... 油价、资源与环境统筹管理政策缺失导致石油资源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从油价波动和资源环境补偿视角出发研究石油资源税率是解决石油资源外部性,实现对油价、资源与环境统筹管理的关键。基于山东省2000~2013年石油资源开采行业数据,根据使用者成本法测算山东省石油开采行业的资源耗减成本,发现当前资源税费比率应提高14%;根据生态补偿标准模型测算生态环境成本,结合大量实地调研,指出生态环境补偿水平应从目前补偿水平的22%逐步提高至完全补偿生态环境成本。然后,根据价值对等原则构建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方程,探索性地计算了基于油价波动的石油资源税率,发现当油价处于(23~52)、(52~78)、(78~115)美元/桶的油价区间时,在7%折现率下分别对应17.51%、18.84%、19.04%的补偿税率,得出结论:当前条件下将资源税费与环境补偿费用合并征收,需要将补偿税率逐步提高至15%~20%。最后,从税率确定、计征方式以及监管体系三方面提出了执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学 梯度税率 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方程 油价波动 资源环境补偿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彩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9,共2页
文章提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 ,并对三种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促进源头区、重点山区、水源涵养区的生态良性循环发展 ,全面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 环境资源 生态彩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文盛 孟立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8-171,共4页
虽然我国学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没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由定价机制、实施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构成的... 虽然我国学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没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由定价机制、实施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构成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连英 朱青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2-65,共4页
本文在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机制如何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16
作者 顾阳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第6期10-11,共2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这位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首个专门文件,《意见》是生态保护补偿的顶层制度设计,是指导重点领域补偿、重要区域...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这位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首个专门文件,《意见》是生态保护补偿的顶层制度设计,是指导重点领域补偿、重要区域补偿和地区间补偿的指导性文件。2020年基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有序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在森林、草原、湿地、水流等领域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区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制度 专门文件 资源约束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办公厅 指导性文件 绿色生产 补偿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生态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景华 游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0-121,共2页
西部地区既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石油可采储量、83.9%的天然气储备、38.6%的煤炭储量、23.9%的铁矿石储量在西部地区;全国76.85%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集中在西部地区;全国有... 西部地区既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石油可采储量、83.9%的天然气储备、38.6%的煤炭储量、23.9%的铁矿石储量在西部地区;全国76.85%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集中在西部地区;全国有一半的生态脆弱县和60%左右的贫困县也在西部。森林破坏严重,草原日趋退化,沙漠化继续蔓延,水土流失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 资源丰富 可采储量 煤炭储量 矿石储量 水能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环境公地悲剧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岳南 李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84,共3页
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属于共有资源,往往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调整相关利... 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属于共有资源,往往导致公地悲剧现象的产生。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共有资源 公地悲剧 生态经济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东部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子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10,共4页
通过对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东部发展受到影响的分析 ,指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不仅仅是西部的事情 ,而且也是东部必须重视的问题。东部必须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经济补偿 。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经济补偿 中国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农业结构 旅游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启动“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20
《地理教学》 2010年第2期63-64,共2页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陕西省正式启动了“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从今年7月起。陕西省正式开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并从今年1月1日起补征。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资源开发 陕西省 可持续发展能力 保护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 水土流失 资源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