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黄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作为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政府行为,财政偏袒是否会导致地区陷入低经济增长陷阱尚未得以揭示。本文借助中央政府划定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作为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政府行为,财政偏袒是否会导致地区陷入低经济增长陷阱尚未得以揭示。本文借助中央政府划定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会引发"激励陷阱"问题,从而导致城市经济增长放缓,这一结论在考虑了DID识别假设条件、PSM-DID及安慰剂检验、外生事件冲击后依然稳健。②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激励陷阱"的出现与政策引致型扭曲、制度环境以及资源路径依赖有关。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引发了地方财政支出的粘蝇纸效应、劳动市场价格扭曲的配置效应、产业结构偏离度加深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下降的结构效应。但是如果能改善制度环境和摆脱资源路径依赖,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阻碍问题将会得到解决。③财政偏袒性政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会阻碍煤炭城市和有色金属城市的经济增长,但对森工城市没有明显的影响;人力资本水平高、财政压力小、金融发展程度高和互联网普及程度高的城市能够减轻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的负面效应。据此本文认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是帮助资源型城市跨越财政偏袒"激励陷阱"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 经济增长 政策引致型扭曲 制度环境 资源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赋能激励抑或政策陷阱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德勇 李项佑 李超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7,共9页
本文基于123个资源型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划拨财力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扶助,显著激励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随着时间... 本文基于123个资源型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划拨财力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扶助,显著激励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随着时间推移政策效应逐渐增强;机制检验发现,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加大研发补贴支持、优化劳动力配置等途径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强度越高,资源依赖程度越低,制造业发展水平越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财力性转移支付 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 激励效应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的经济效益与机制分析
3
作者 李豫新 郭泽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4,共14页
评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政策,对于实现当地经济转型、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与财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引致的经济效益、内在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 评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政策,对于实现当地经济转型、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与财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引致的经济效益、内在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虽助推地区经济产出的增加,但不利于经济动力的培育,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研究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产出的增长并非源于政府增加公共支出的“粘蝇纸效应”,而是地区政府为获取短期经济效益、选择扶持传统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距离中心城市越近,越倾向于选择“路径依赖”,而非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为经济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转移支付 双重差分法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改进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文祥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5,共3页
资源枯竭型经济造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无益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和谐运行。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保障目标上转向救济贫困、转移劳动力,在保障范围上侧重城镇保障。同时... 资源枯竭型经济造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无益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和谐运行。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保障目标上转向救济贫困、转移劳动力,在保障范围上侧重城镇保障。同时,国家必须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以外在的政策支持,并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社会保障制度 救济贫困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年中央财政对采煤塌陷区转移支付55.12亿元
5
《中国煤炭》 2018年第6期37-37,共1页
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下达2018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公布了2018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情况表,其中采煤塌陷区转移支付共55.12亿元。《通知》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资源枯... 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下达2018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公布了2018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情况表,其中采煤塌陷区转移支付共55.12亿元。《通知》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资源枯竭城市和独立工矿区、采煤沉陷区转型发展情况和财力水平,适当加大转移支付规模,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分配办法,重点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任务重的独立工矿区、采煤沉陷区倾斜。纳入补助范围的资源枯竭城市和独立工矿区、采煤沉陷区的基层财政部门要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制定资金使用及绩效目标方案,切实将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规定的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政部门 采煤塌陷区 中央 采煤沉陷区 资源枯竭 试点城市 资金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铜陵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鑫 俞猛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4期6-8,31,共4页
阐述了铜陵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在对铜陵发展旅游业所具有的优势、机会、劣势及挑战因素的SWOT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资源枯竭城市 SWOT分析 产业转移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区转型任务艰巨要集中力量破瓶颈
7
《中国煤炭》 2019年第1期154-155,共2页
国家发改委近日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组织召开现场会,全国资源枯竭城市主要负责人齐聚徐州,现场交流转型发展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截至目前,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已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近1600亿元。针对独立工矿区和采... 国家发改委近日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组织召开现场会,全国资源枯竭城市主要负责人齐聚徐州,现场交流转型发展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截至目前,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已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近1600亿元。针对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的发展困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2013年起至今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70亿元。据统计,资源枯竭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已由转型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转型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同时,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正不断降低,产业结构由"一业独大"转向"多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 集中力 资源枯竭 财政转移支付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经济发展 国家发改委 主要负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