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蕊 倪士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从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自我损耗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延伸到实验室外,表现为上午道德效应;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需要个体... 从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自我损耗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延伸到实验室外,表现为上午道德效应;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需要个体运用自我控制克服短期利益的诱惑。未来研究需在从意图层面到行为层面、从损耗到克服以及扩大不道德行为范围三个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道德行为 自我控制 自我损耗 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月中国婴儿熟悉词表征中声调的语义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冶 徐琴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1-1118,共8页
12个月婴儿能否表征母语的音位语义特性(phonological specificity)是资源有限理论和表征不连续理论争议的焦点。本研究通过跨通道注视偏好范式(IPLP),对熟悉词进行正确命名和声调错读2种任务,发现不论任务以何种先后顺序呈现,12个月中... 12个月婴儿能否表征母语的音位语义特性(phonological specificity)是资源有限理论和表征不连续理论争议的焦点。本研究通过跨通道注视偏好范式(IPLP),对熟悉词进行正确命名和声调错读2种任务,发现不论任务以何种先后顺序呈现,12个月中国婴儿都在正确命名时出现命名效应,在声调错读时出现错读效应。这表明12个月中国婴儿能表征普通话声调的语义特性,资源有限理论适用于声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声调 音位语义特性 资源有限理论 错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