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地区生态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景华 游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0-121,共2页
西部地区既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石油可采储量、83.9%的天然气储备、38.6%的煤炭储量、23.9%的铁矿石储量在西部地区;全国76.85%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集中在西部地区;全国有... 西部地区既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石油可采储量、83.9%的天然气储备、38.6%的煤炭储量、23.9%的铁矿石储量在西部地区;全国76.85%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集中在西部地区;全国有一半的生态脆弱县和60%左右的贫困县也在西部。森林破坏严重,草原日趋退化,沙漠化继续蔓延,水土流失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 资源丰富 可采储量 煤炭储量 矿石储量 水能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莹 彭秀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261-266,共6页
建立健全矿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矿区生态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生态补偿主体、生态补偿方式和生态补偿措施等关键环节展开研究,分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三方主体的利益均衡关系和生态补... 建立健全矿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矿区生态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生态补偿主体、生态补偿方式和生态补偿措施等关键环节展开研究,分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三方主体的利益均衡关系和生态补偿机制在相关策略选择下的演化博弈规律,引入长效机制图均衡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三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使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达到优化结构。研究显示:在矿区生态补偿过程中仅通过政府或者企业进行单一的生态补偿已经无法达到生态补偿的最优结构,必须引入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即从政府或企业单一的生态补偿渠道转变为政府、企业、居民三方补偿,这样更有利于实现生态补偿最优结构,达到各方利益均衡的效果。因此,在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过程中应该以演化博弈均衡为基础,寻求利益主体方均衡结构,采用多元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生态补偿,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一体化的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演化博弈 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三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姜春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7,共6页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以供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对资源开采、初加工以及配套产业具体实...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以供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对资源开采、初加工以及配套产业具体实施援助。各种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是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的核心内容,扶持非资源型的替代产业发展、彻底摆脱对耗竭性资源的依赖,是替代产业扶持机制的本质所在。三个机制的建立及其协同运转需要财税、金融、环境等多种政策的协调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替代产业扶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采煤沉陷区如何走标本兼治之路--阜新采煤沉陷区治理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左 李连成 王雅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80,共6页
如果仅对煤炭开采活动为国家创造利税和采煤沉陷区治理所需的成本进行权衡,则资源开采活动"功不抵过",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中国尚未建立有效的矿地复垦法律。阜新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对全国采煤沉陷区的治理... 如果仅对煤炭开采活动为国家创造利税和采煤沉陷区治理所需的成本进行权衡,则资源开采活动"功不抵过",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中国尚未建立有效的矿地复垦法律。阜新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对全国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及建立中国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具有借鉴意义。在资源开采过程中,矿地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复垦,产生的不仅是环境问题,而且还有资源产业的暴利与暴力、资源性贫富差距、资源型产品的倾销与垄断等一些列相关问题。因此,新法应防患于未然,明确规定详细的复垦标准,治理主体、资金来源、复垦保护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区治理 矿地复垦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成果共享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体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淳燕 杨复兴 李为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年第6期31-36,共6页
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就是在公平、公正、分享的原则指导下,通过中央的统筹兼顾和区域相互间的沟通协商谈判,实现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机制;包括由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四大机制组成的互动机制和由资源开发占用补偿... 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就是在公平、公正、分享的原则指导下,通过中央的统筹兼顾和区域相互间的沟通协商谈判,实现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机制;包括由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四大机制组成的互动机制和由资源开发占用补偿机制、资源利用收益分享机制、资源保护付出补偿机制和环境治理投入补偿机制四大机制组成的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利益共享机制 资源开发占用补偿机制 资源利用收益分享机制 资源保护付出补偿机制 环境治理投入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