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流转的策略选择与资源动用——基于对云南省W村的个案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基于个案调查,对云南省W村的土地流转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地土地流转的具体实践。研究认为土地流转双方的不同社会关系形成了情感型、经济型和权力型的土地流转策略,这些土地流转策略形成所动用的资源分别是情感资源、经济资源和权力资源... 基于个案调查,对云南省W村的土地流转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地土地流转的具体实践。研究认为土地流转双方的不同社会关系形成了情感型、经济型和权力型的土地流转策略,这些土地流转策略形成所动用的资源分别是情感资源、经济资源和权力资源,这些资源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动员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基于此,研究认为资源整合是有效促进土地流转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流转策略 资源动用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动用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任高峰 钱兆明 +2 位作者 闫振雄 黄刚 农冬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5-929,共5页
为确保难动用矿产资源回采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实现对开采过程中顶板、矿柱内部应力、应变的实时监测,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技术,开发了一套难动用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系统.该系统建立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方案,建立了包括信号采集... 为确保难动用矿产资源回采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实现对开采过程中顶板、矿柱内部应力、应变的实时监测,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技术,开发了一套难动用矿产资源开采监测系统.该系统建立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测方案,建立了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分析、监测结果显示、数据库管理等模块的虚拟仪器系统,采用随机数产生函数为监测系统建立模拟输入,验证了已建立的监测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理论上实现了对难动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的实时监测,有助于寻求矿山实时监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用矿产资源 LABVIEW 实时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号采集 信号分析 数据库管理 可行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和潜在资源量分类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鹏飞 王庆如 陈飞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0期68-75,共8页
根据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特点,在SPE油气资源分类理念下建立了具有中国海洋石油特色的《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和潜在资源量分类》体系。分类体系将已发现油气资源划分为储量和潜在资源量2个类别,作为油气资源的分类基础。采用2个维度体现... 根据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特点,在SPE油气资源分类理念下建立了具有中国海洋石油特色的《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和潜在资源量分类》体系。分类体系将已发现油气资源划分为储量和潜在资源量2个类别,作为油气资源的分类基础。采用2个维度体现分类的主控要素,垂向上为油气田商业性状态和勘探开发阶段,横向上为油气资源的动用情况和开发状态。油气田划分为含油气构造、正在评价含油气构造、认定商业性油气田、在建设油气田和在生产油气田5种状态。油气资源的动用情况划分为已动用和未动用2种情况:已动用包括在生产中动用、方案中动用和计划中动用;未动用分为方案未动用和计划未动用。储量划分为已开发和未开发2种状态,潜在资源量划分为待开发和暂不开发2种状态,难动用储量划分为原油难动用储量和天然气难动用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分类 动用油气资源 储量 潜在资源 已开发储量 动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因果效应再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永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88,共8页
以往关于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之间因果性效应的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思路:一是考察个人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和职业获得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个人在职业获得过程中动用的社会网络资源和职业获得之间的关系。这两种思路都存在逻辑上的漏洞。本文... 以往关于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得之间因果性效应的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思路:一是考察个人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和职业获得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个人在职业获得过程中动用的社会网络资源和职业获得之间的关系。这两种思路都存在逻辑上的漏洞。本文提出了一种证明社会网络对职业获得因果性效应的新思路。根据这一思路,通过分析2007年"城市新移民"调查数据,作者更加逻辑严密地证明了社会网络对职业获得的因果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职业获得 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 动用的社会网络资源 因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老厂区块煤层气井峰值产气量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康刘旭 胡滨 +4 位作者 康永尚 曾雯婷 王伟洪 顾骄杨 田博凡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7,共10页
基于滇东老厂区块6口排采先导试验井的煤层气地质资料和排采动态资料,在分析产水和产气特征基础上,探讨老厂区块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主控地质因素和影响机理,并提出主控地质因素的下限指标和井层选择建议。结果表明:(1)单井动用资源... 基于滇东老厂区块6口排采先导试验井的煤层气地质资料和排采动态资料,在分析产水和产气特征基础上,探讨老厂区块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主控地质因素和影响机理,并提出主控地质因素的下限指标和井层选择建议。结果表明:(1)单井动用资源丰度、动用煤层的平均含气饱和度和平均渗透率是煤层气井峰值产量的3个主控地质因素,它们共同控制着煤层气井的峰值产气量;(2)动用煤层的含气饱和度通过控制见气时的井底流压降低幅度影响见气时和见气后的动态渗透率,从而对峰值产气量产生影响,较高的含气饱和度有利于在较低的井底流压降低幅度时见气,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动态渗透率,从而有利于气体产出,实现较高的峰值产气量;(3)在老厂区块低渗透煤储层条件下获得较高峰值产气量(大于600 m^(3)/d)的单井动用资源丰度下限,为1×10^(8)m^(3)/km^(2),平均含气饱和度下限为70%,平均渗透率下限为0.08 mD;若平均含气饱和度达到90%以上,则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可降为0.03 mD。建议老厂区块今后在井层优选时规避断层影响,即在构造模型指导下选择远离断层的井位;在选择合层排采煤层组合时,将动用资源丰度1×10^(8)m^(3)/km^(2)作为下限,动用煤层的平均含气饱和度70%作为下限,平均渗透率0.08 mD作为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厂区块 合层排采 峰值产气量 单井动用资源丰度 平均含气饱和度 平均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