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 被引量:35
1
作者 章友德 周松青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91,共22页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和官方救助覆盖面较低的现状,决定了每天发生在普通民众身上的突发性灾难不易受到官方和社会的救助。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人们开始利用网络作为呼吁援助和组织救援的工具。本文借助西方资源动员理论,通过剖析...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和官方救助覆盖面较低的现状,决定了每天发生在普通民众身上的突发性灾难不易受到官方和社会的救助。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人们开始利用网络作为呼吁援助和组织救援的工具。本文借助西方资源动员理论,通过剖析一个网络救援案例,揭示了网络动员的结构和模式以及与传统救助动员相比的优势和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网络动员 资源动员理论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反对派与政府互动差异看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向红 连小倩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84,158,159,共24页
在21世纪初主要波及独联体国家的第一波国际抗议浪潮--"颜色革命"中,独联体各国反对派通过人员、组织和话语三个层面对民众进行动员,鼓动群众参与反政府运动。由于所掌控的资源不同,各国反对派的动员能力也不尽相同。当反对... 在21世纪初主要波及独联体国家的第一波国际抗议浪潮--"颜色革命"中,独联体各国反对派通过人员、组织和话语三个层面对民众进行动员,鼓动群众参与反政府运动。由于所掌控的资源不同,各国反对派的动员能力也不尽相同。当反对派的动员能力较强而政府应对软弱无能时,"颜色革命"极易获得成功,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案例突出反映了这一特点。这三国政府由于统治集团分裂、安全力量倒戈和领导人失误等问题,无法应对反对派的动员,最终政权发生了更迭。而当反对派动员能力弱且政府应对强硬高效时,"颜色革命"极易失败,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国属于此类情况。由此可见,独联体国家是否出现"颜色革命",不是反对派或政府一方的原因,而是受到两者间互动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革命” 资源动员理论 独联体国家 动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运动理论视角下的政治伊斯兰生成机制
3
作者 胡雨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2,共6页
从社会运动理论视角考察当代政治伊斯兰的生成机制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议题。本文认为,政治机会结构、资源动员、意识形态框架三大基本要素,结合中东穆斯林国家在迈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转型困境,催生了政治伊斯兰现象。作为集... 从社会运动理论视角考察当代政治伊斯兰的生成机制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议题。本文认为,政治机会结构、资源动员、意识形态框架三大基本要素,结合中东穆斯林国家在迈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转型困境,催生了政治伊斯兰现象。作为集体行动、抗争性斗争乃至革命取向的政治伊斯兰运动,绝不单纯是危机环境与怨恨现象相结合的自然衍生物,而是宗教政治反对派在危机环境中借助宗教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利用机会、汲取资源、强化组织、整合框架而形成的产物。通过详尽考察当代政治伊斯兰生成机制,可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运动提供一个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理论视角 政治伊斯兰 政治机会结构 资源动员理论 意识形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