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高原十大孔兑不同地貌地形的植被覆盖特征分析
1
作者 马启民 杜函芮 +1 位作者 王峥铭 龙银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3,共10页
人工植草种树有效改善了鄂尔多斯高原十大孔兑的水土流失,但部分区域出现了植被退化现象,深入理解地形对植被的影响对该地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资源三号01星(ZY3-01)卫星高程数据、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2000—2... 人工植草种树有效改善了鄂尔多斯高原十大孔兑的水土流失,但部分区域出现了植被退化现象,深入理解地形对植被的影响对该地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资源三号01星(ZY3-01)卫星高程数据、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2000—2022年十大孔兑不同地貌地形的植被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十大孔兑植被整体向好发展,不同地貌类型NDVI呈上升趋势,平原区、丘陵区、沙漠区多年平均NDVI分别为0.591、0.337、0.325,但沙漠区增加趋势最大。平原区植被退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占平原区的16.28%;沙漠区退化主要分布在壕庆河中游,占沙漠区的0.64%;丘陵区退化主要分布在西柳沟、罕台川、哈什拉川上游,占丘陵区的1.88%。(2)不同坡度条件下,平原区的平缓坡和缓坡的植被整体要好于水平地和平地,沙漠区NDVI表现为水平地>平地>平缓坡>缓坡>陡坡,丘陵区NDVI几乎与沙漠区完全一致,但陡坡在2000—2022年都好于平缓坡和缓坡,差于水平地和平地。(3)不同坡向条件下,2000—2022年平原区NDVI表现为阳坡>半阴半阳坡>阴坡,沙漠区基本表现为阴坡>阳坡>半阴半阳坡,丘陵区表现为阴坡>半阴半阳坡>阳坡。因此,沙漠区和丘陵区应在水平地或平地种植较多的植被,在坡地区域应首选坡度较小的阴坡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01星卫星 沙地人工林 植被时空变化 坡度 坡向 十大孔兑 鄂尔多斯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