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资本溢出、深度贸易开放与流通产业创新
1
作者 吴新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本文选取2003-2022年我国3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考察样本,采用非线性多元模型深入分析知识资本溢出对流通产业创新的影响,考察了深度贸易开放的时空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知识资本溢出与流通产业创新之间除正向线性关系外,还具有处于... 本文选取2003-2022年我国3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考察样本,采用非线性多元模型深入分析知识资本溢出对流通产业创新的影响,考察了深度贸易开放的时空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知识资本溢出与流通产业创新之间除正向线性关系外,还具有处于“U”型左侧的非线性影响,知识资本的外溢会为流通产业创新提供持续递增的叠加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知识资本外溢通过提升交易频次提高要素配置使用效率,显著降低流通产业时间成本;知识资本外溢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流通产业的规模化经济效益,强化区域流通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资本溢出 流通产业创新 深度贸易开放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社会福利分配效应分析——基于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溢出的视角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童伟 吴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5,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然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投入体制下,教育投入属地性质十分明显。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然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投入体制下,教育投入属地性质十分明显。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将使得教育投入表现出显著的外部性,教育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将会使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产生不同的社会福利效应。表现为:劳动力净输出地为福利损失,而劳动力净流入地为福利受益;其中,广东净受益最多,四川福利损失最多,云南基本持平。各省份最主要的5个直接福利受益来源地和溢出流向地,所占比重分别到达了52.32%-85.65%,48.64%-95.41%。尽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但是因为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大规模持续流出对城乡与区域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以及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间接福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动 人力资本溢出 社会福利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溢出、技术进步与收入分配:城乡区域对比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高莺 田秋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102,共4页
文章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进步两个变量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采用2001~2010年我国东南沿海的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城乡区域的收入差距在随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水平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文章从人力资本溢出、技术进步两个变量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城乡间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采用2001~2010年我国东南沿海的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城乡区域的收入差距在随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水平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随农村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水平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溢出 技术进步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义务教育区域外部性及补偿——基于人力资本溢出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谢童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对于中西部劳动力输出省份意味着人力资本流失,而对东部地区则是人力资本额外增加。在我国目前"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这种人力资本溢出造成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与收...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对于中西部劳动力输出省份意味着人力资本流失,而对东部地区则是人力资本额外增加。在我国目前"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这种人力资本溢出造成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与收益非对称性,而给东部带来了人口及财政红利。因此,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应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教育补偿;而将义务教育的重心提升到中央财政则是最有效的补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溢出 教育区域外部性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人力资本溢出与经济增长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黄苹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69,共3页
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1997年~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分析中国地区人力资本溢出与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邻区经济间可能的相互作用。结论显示:来自邻近地区的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人力资本指标每增1%,本地区经... 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1997年~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分析中国地区人力资本溢出与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邻区经济间可能的相互作用。结论显示:来自邻近地区的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人力资本指标每增1%,本地区经济增长分别平均增加约4.79%和0.64%,然而,邻近地区中等教育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负外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溢出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间面板数据的人力资本溢出与经济增长研究
6
作者 朱涛 卢建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共8页
基于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本文利用99个国家1961-201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包含实物资本和有效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分解导致不同国家经济增长差异的要素,重点考虑受教育年限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差异相比实物资本可以更... 基于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本文利用99个国家1961-201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包含实物资本和有效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分解导致不同国家经济增长差异的要素,重点考虑受教育年限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差异相比实物资本可以更好地解释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差异,高收入国家人力资本对收入贡献更大,但中低收入国家有着更大的有效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溢出 经济增长 实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P-VAR模型的中美资本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7
作者 陈维国 李湛 +1 位作者 尧艳珍 李永武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199,共7页
为深入分析资本市场风险溢出,及时化解金融外源性风险。本文选取200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中美股票市场主要股指的日度数据,首先基于TVP-VAR模型构建溢出指数研究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动态溢出... 为深入分析资本市场风险溢出,及时化解金融外源性风险。本文选取200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中美股票市场主要股指的日度数据,首先基于TVP-VAR模型构建溢出指数研究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动态溢出效应的Granger因果关系,探寻各股票市场变动的Granger原因。研究表明:(1)各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内部风险溢出普遍高于市场间风险溢出,危机时期美股对A股市场的风险溢出较大;(2)2011年与2018年各股票市场之间风险溢出较大,其中2015年和2018年A股为主要的风险溢出方,其他时间内美三大股指为主要风险溢出方;(3)在5%的显著性下,除SPX和IXIC之间的动态净溢出效应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之外,其他各市场动态净溢出效应均互为Granger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国际化 资本市场风险溢出 TVP-VAR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的空间分布、溢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以厦漳泉大都市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培源 许红妹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21,共8页
融合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内生增长理论,基于LS模型研究第二、第三产业资本的空间分布与溢出效应对厦漳泉19个县市资本内生增长的影响,并且,结合同城化政策分析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空间演化路径与空间均衡格局。结果发现:(1)北部环泉州湾地... 融合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内生增长理论,基于LS模型研究第二、第三产业资本的空间分布与溢出效应对厦漳泉19个县市资本内生增长的影响,并且,结合同城化政策分析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空间演化路径与空间均衡格局。结果发现:(1)北部环泉州湾地区各县市资本增长率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资本的垂直关联效应和第三产业资本的横向溢出效应,且资本集聚的市场拥挤效应显著,趋于形成非对称的内部均衡;(2)中部厦门地区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其资本内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横向资本溢出阻碍其进一步集聚;(3)南部漳州、龙海等地区第二产业资本的垂直关联效应、市场拥挤效应和第三产业资本的横向溢出效应均不利于其内生增长;(4)大都市区趋于形成泉-厦双核的空间结构,但其演化路径受同城化政策影响,南部边缘地区的福祉取决于静态产业流失与动态增长收益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漳泉同城化 LS模型 资本溢出 城市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模、交流频率与人力资本外部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修岩 倪克金 梁文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3,156,共13页
人力资本外部性是城市集聚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本文使用微观企业数据评估城市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强度,重点从交流频率视角检验了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产生机制,并量化了其有效辐射距离。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同时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和负向... 人力资本外部性是城市集聚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本文使用微观企业数据评估城市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强度,重点从交流频率视角检验了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产生机制,并量化了其有效辐射距离。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同时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和负向的竞争效应,在创意型服务业(教育、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等)中溢出效应占据主导,在非创意型服务业(零售、餐饮、运输等)中竞争效应占据主导,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叠加后的结果。(2)大城市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人力资本外部性产生的重要机制。(3)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有效溢出距离十分有限,即使对于创意型服务业来说,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有效溢出距离也仅为3k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外部性 人力资本溢出 交流频率 城市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方慧 解欢品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52,共15页
中欧班列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亚大陆间的陆路贸易新通道,班列的开通为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平稳及高质量发展至... 中欧班列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亚大陆间的陆路贸易新通道,班列的开通为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平稳及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明晰中欧班列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基于中国2008-2018年285个地级市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匹配得分法(PSM-DID)实证检验了中欧班列对沿线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欧班列的开通显著提升了所在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及周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积极影响,但对东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分位数回归检验发现班列开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强化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欧班列能够通过优化出口集约边际、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以及增加R&D资本存量的溢出等路径助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中欧班列运行强度越大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作用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全要素生产率 贸易成本 城市创新 R&D资本存量溢出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