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定价效应研究
1
作者 罗翔 祝爽 徐彤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8,71,共14页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碳排放信息披露对企业资本市场定价的影响效应及外部关注视角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本市场定价水平;投资者、媒体以及分析师等外部信息...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碳排放信息披露对企业资本市场定价的影响效应及外部关注视角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本市场定价水平;投资者、媒体以及分析师等外部信息媒介对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关注度,能显著增强碳排放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定价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碳排放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定价效应在环境规制强度较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度较高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碳排放信息披露通过促进资本市场定价提升了企业价值;碳排放信息披露行为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和区域同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信息披露 资本市场定价 外部关注 企业价值 同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权交易的两阶段电力现货市场模式设计
2
作者 刘长玺 齐国民 +3 位作者 王继成 李天野 杨健 雷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53,共12页
为推进电力行业碳减排进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背景下,提出负荷主体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两阶段市场出清模型,以实现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及清洁能源替代的目的.首先,提出基于零和收益-数据包络分析模... 为推进电力行业碳减排进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背景下,提出负荷主体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两阶段市场出清模型,以实现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及清洁能源替代的目的.首先,提出基于零和收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火电机组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法,并建立计及碳交易的电力市场出清模式.然后,根据第一阶段市场出清结果利用潮流追踪理论确定各负荷的新能源消纳量,计算出对应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在此基础上开启第二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并根据碳交易结果进行含碳排放量约束的二次电力市场出清.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市场模式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所提模式有利于减少火电机组碳排放量,提高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比例并降低市场平均电价,为大规模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提供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碳配额分配 市场模式 新能源 电力市场 现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数字金融化路径与策略研究
3
作者 宋博妍 《绿色中国》 2025年第9期148-150,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减排政策的重要工具,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实践研究,分析了数字金融化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减排政策的重要工具,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实践研究,分析了数字金融化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数字金融化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碳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交易市场 数字金融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证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电力市场协同减碳效应与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军祥 刘艳丽 +1 位作者 何建佳 邵馨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4-474,共11页
为解决电力行业降碳问题,同时考虑绿证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两种交易机制的协同降碳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以各厂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双层博弈模型,分析可再生能源配额比例和碳减排率对厂商决策行为的影响。针对免费碳配额的分配提出... 为解决电力行业降碳问题,同时考虑绿证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两种交易机制的协同降碳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以各厂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双层博弈模型,分析可再生能源配额比例和碳减排率对厂商决策行为的影响。针对免费碳配额的分配提出一种新的碳配额核定策略,并利用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新的碳配额核定策略既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抑制煤电增长,又可以减少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该研究为各厂商联动及通过优化配置资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绿证交易市场 排放交易市场 STACKELBERG博弈 利润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4,共19页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碳排放交易市场 工业低碳转型 全国统一碳市场 排放强度 低碳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协同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祁毓 周睿 徐彦坤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5,共9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变革。从建立健全碳定价体系出发,加快研究构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协同机制,是适应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和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战略关键。基于新型碳税和碳交易的协同互...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变革。从建立健全碳定价体系出发,加快研究构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协同机制,是适应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和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战略关键。基于新型碳税和碳交易的协同互补空间,依据协同理论从调控范围、碳价设计、信息共享、收益分配和国际协调搭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协同的五维分析框架。未来可在范围互补、价格互补、成本优化、激励约束和预期适应五个方面构建我国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协同机制,进而对现有碳定价体系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改革。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新型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时代内涵和协同逻辑,为构建中国特色碳定价理论体系和协同机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型碳税 排放交易市场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子恒 张策 +1 位作者 丁肇豪 张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562-5573,I0010,共13页
当前,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迅速,耗电量同步快速增长,导致了大量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下,将数据中心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可以引导数据中心提升能效和使用清洁电力。该文参考全... 当前,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迅速,耗电量同步快速增长,导致了大量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下,将数据中心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可以引导数据中心提升能效和使用清洁电力。该文参考全国碳市场运行基本原则,从数据中心各组成部分的运行特征出发,提出数据中心纳入全国碳市场后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碳排放核算方法、数据质量控制与绿色电力交易等管理机制,并提出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数据中心责任主体与规模边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机制设计 电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张祎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价格机制是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公平、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引导企业要素资源流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价格机制是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公平、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引导企业要素资源流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指出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仍然存在“不活跃、不灵敏、不畅通”等问题,进而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府驱动机制、市场分割特征、参与体系不健全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其成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逐步探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细化碳排放实施路径、加快大数据技术实施应用、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等对策建议,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排放交易市场 价格机制 大数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企业风险承担——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浩然 宋颜群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7,共15页
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是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使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对象进行研究,构建了一个反映企业碳排放权交易行为的理论模型,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如何影响轻(重)污染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理... 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是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使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对象进行研究,构建了一个反映企业碳排放权交易行为的理论模型,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如何影响轻(重)污染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理论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有助于引导企业研发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利润,最终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实证结果显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显著提高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且主要提高轻污染、非国有和东部地区等样本组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机制检验表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通过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生产率和利润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并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轻污染企业研发创新、生产率和利润率的促进作用大于重污染企业。因此,面对环境治理压力,企业应当主动承担碳排放权交易带来的机会和挑战,通过研发创新提升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市场激励 绿色转型 排放交易 风险承担 研发创新 生产率 利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6,共6页
以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样本,实证探讨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推动作用,相比策略性创新与低工业化水平区域,市场型环境规制... 以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样本,实证探讨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推动作用,相比策略性创新与低工业化水平区域,市场型环境规制对高工业化水平区域及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创新网络嵌入、绿色金融分别在市场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发挥机制传导与调节作用。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提出拓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范围、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网络生态及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服务机制的建议,助力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型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排放交易 创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能权市场和碳市场协同下火电企业配额履约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晶琪 张卓拉 +2 位作者 周振茜 张圆圆 赵会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0-1850,共11页
火电企业在用能权市场和碳市场中面临着独立配额约束,为降低履约难度、提升减排效率,对两市场协同下火电企业配额履约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两市场的相互影响,从交易主体、配额分配、互认抵消等方面梳理市场间协同机理;构建火电企业履行... 火电企业在用能权市场和碳市场中面临着独立配额约束,为降低履约难度、提升减排效率,对两市场协同下火电企业配额履约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两市场的相互影响,从交易主体、配额分配、互认抵消等方面梳理市场间协同机理;构建火电企业履行双市场配额责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双重配额约束对企业的影响;对比分析无协同机制、允许配额互认和限制抵消比例3种政策情景下企业的履约策略.结果表明,双重配额约束加大了企业履约成本,未能提升其自主减排意愿,进一步建立配额互认的协同机制后,企业能够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优化自身经济效益,但会引起两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互认比率应处于2~3.5之间,且需进一步设计抵消限制机制,确保企业按时履约和市场均衡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能交易市场 排放交易市场 协同 配额履约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形势与战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宇 张福良 +2 位作者 孙仁斌 宋崇宇 常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53,共7页
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持续供给能力对于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当前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对资源的需求仍然居高不下。在矿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矿产资源的资源、资产、资本属性日益凸显,市场... 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持续供给能力对于构建国家安全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当前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对资源的需求仍然居高不下。在矿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矿产资源的资源、资产、资本属性日益凸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从资本市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加强中国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建设。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一个包含矿产资源管理和资本市场的分析框架,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研究结果指出,确权、信息披露和估值是建设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三个关键因素。确权是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的前提,涉及到矿产资源的产权明晰,是将地下矿产资源转化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的基础。信息披露是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的保障,要求矿业企业对其核心资产-矿业权的资源量和储量进行充分披露,并对披露内容的真实性提供制度保障。估值是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的驱动力,涉及到对矿业公司核心资产的市场化评估,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关键。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提升矿产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实现资源、资产、资本的有效转化,需要在矿产资源管理层面做好国家收益管理和矿业权管理,确保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完善的市场导向的储量和矿业权估值服务体系,对于提高矿产资源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建议在设计所有者收益分配制度时,要充分考虑矿产资源隐性资源的高风险特性,保障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并建立完善的市场导向的储量和矿业权估值服务体系。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信任,促进矿产资源有效配置,从而为我国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提供强有力的资本市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勘查 资本市场 信息披露 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实践:基于微观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向强 方祺 胡珺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1,共10页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企业减排增效的重要机制,引发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碳排放问题的关注,进而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与价值判断。手工整理中国各试点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名录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提升了控排企业的权益...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企业减排增效的重要机制,引发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碳排放问题的关注,进而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与价值判断。手工整理中国各试点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名录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提升了控排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主要机制为投资者碳风险关注,但该市场机制存在明显的效应边界。进一步发现,当碳市场的初始配额实施部分竞价拍卖和非履约主体交易更为活跃,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高和企业所在城市空气污染更为严重,以及企业非财务绩效表现更好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更为全面的评估我国碳市场建设的经济后果,为该低碳环保政策的持续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 市场机制设计 投资者碳风险关注 资本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市场实施现状与制度路径
14
作者 白洋 赵艺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绿色负排放技术,对于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价值。通过厘清CCUS与碳市场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对CCUS碳市场实施的国内外现状进行检视,提出了CCUS碳市场价值实现的制度路径。研究... 在“双碳”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绿色负排放技术,对于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价值。通过厘清CCUS与碳市场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对CCUS碳市场实施的国内外现状进行检视,提出了CCUS碳市场价值实现的制度路径。研究认为,碳市场是支持CCUS发展的有效政策手段,可通过履约市场或自愿市场对CCUS进行支持。目前CCUS的碳市场实施面临核算标准不明、法律法规缺失、政策支持不足等多方面阻碍。国际上已有较为成熟的制度经验,如欧盟通过发放免费碳配额、美国通过低碳燃料标准支持CCUS发展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CCUS碳市场实施的制度路径,即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市场监管、健全司法保障、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和开展国际合作等举措,以此推动我国CCUS在碳市场中的价值转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市场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美国低碳燃料标准制度 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微观政策效应评估——基于企业环保新闻文本情绪数据的检验
15
作者 曹玉珊 陈一玲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64,共13页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典型代表,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撑。基于此,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显著...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典型代表,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撑。基于此,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显著改善了企业环境绩效;机制检验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影响企业环境绩效;异质性检验表明,上述作用效果在政府环境规制压力较小、企业成本转嫁能力较强以及转型基础较差的企业组内被显著弱化;经济后果检验则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带来的环境绩效改善效应,同样提高了企业的韧性与长期价值。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波特效应”假说的应用场景,也为进一步优化“双碳”政策体系,推动国家低碳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试点 市场型环境规制 环境绩效 环保新闻文本 绿色创新 波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多维影响——兼析市场机制和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娇 孙慧 廖振良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95,共17页
碳交易政策旨在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从减污绩效、节能绩效、降碳绩效3个维度评价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水平,采用2006—2020年我国282个城市的数据分析发现:碳交易试点产生了显著的减污、节能、降碳... 碳交易政策旨在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从减污绩效、节能绩效、降碳绩效3个维度评价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水平,采用2006—2020年我国282个城市的数据分析发现:碳交易试点产生了显著的减污、节能、降碳效应,有效推动了试点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碳交易政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在市场机制层面,较高和较稳定的碳价格、较强的市场流动性、较重的违规惩罚有利于碳交易政策效应的发挥;在宏观经济层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水平较低、数字金融水平较高地区碳交易政策的绿色低碳转型效应更强;在地方政府层面,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增强、市场干预程度的降低以及环境规制的减弱会强化碳交易政策的绿色低碳转型效应。应完善碳交易市场制度,建立碳价格稳定和预警机制以及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并扩大碳市场规模、增强碳市场流动性;应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提高数字金融水平,在增强地方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同时把握好政府干预市场的度,以更有效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碳交易 碳价格 市场 减污 节能 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机制下发电权与碳排放权组合交易模型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文会 林美秀 +2 位作者 高姣倩 宋亚君 余金龙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共8页
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中,多种市场化手段被运用到电力行业。基于此背景,从发电企业参与的电力市场行为出发,探究发电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共性,并将发电权交易成本、碳排放权交易成本计入企业成本,建立了以发电企业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中,多种市场化手段被运用到电力行业。基于此背景,从发电企业参与的电力市场行为出发,探究发电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共性,并将发电权交易成本、碳排放权交易成本计入企业成本,建立了以发电企业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区域总发电量不变为约束的发电权与碳排放权组合交易模型。在该组合交易模式下,利用MATLAB的优化算法对某区域火力发电企业的发电计划进行了发电量的优化配置,算例结果表明,通过发电权和碳排放权组合交易后,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出力明显增加,该区域发电企业的总利润增加且碳排放量降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分析了交易过程中利润和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排放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证书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电力市场的政策效果 被引量:25
18
作者 谭忠富 刘文彦 刘平阔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9期74-84,共11页
首先,在描述和分析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解释两种制度的作用机理。然后,研究两种制度作用于中国电力市场的机理,并对其政策作用效果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 首先,在描述和分析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解释两种制度的作用机理。然后,研究两种制度作用于中国电力市场的机理,并对其政策作用效果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不仅可影响中国电力市场的上网电价,而且可通过设定合理的规划目标组合来促进中国发电产业的发展;在可交易绿色证书机制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协同作用下,中国电力市场可形成相对合理的上网电价;科学的规划目标不仅有利于增强监管规划期内电价的合理性,而且可以有效调整发电产业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交易绿色证书 排放交易 政策效果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碳耦合市场的推测变差均衡
19
作者 任彦哲 周越 +3 位作者 李更丰 别朝红 吴建中 张润凡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6,共14页
随着碳排放权配额和交易机制的应用,电力生产商因其电能生产功能及碳排放特性,将电力市场和碳市场这两个独立运行的市场耦合起来。首先,为展示寡头垄断环境下电-碳耦合市场中各个市场主体如何行使市场力、影响市场价格,使用推测变差系... 随着碳排放权配额和交易机制的应用,电力生产商因其电能生产功能及碳排放特性,将电力市场和碳市场这两个独立运行的市场耦合起来。首先,为展示寡头垄断环境下电-碳耦合市场中各个市场主体如何行使市场力、影响市场价格,使用推测变差系数刻画其策略性行为,建立了电-碳耦合市场的推测变差均衡模型。然后,从定义出发,证明了市场均衡解中碳排放权价格的本质是碳排放权配额平衡约束的对偶乘子,可以反映其由碳排放权配额供需决定的波动特性。最后,通过IEEE 9节点测试系统中不同场景的数值结果对比,展示了输电线路阻塞、市场竞争方式、发电成本和碳排放权配额等因素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并以中国甘肃实际电力系统为例,说明了碳排放权配额和交易机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激励作用以及对碳排放总量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市场 推测变差均衡 排放配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排放权交易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清清 严正 杨建林 《现代电力》 2011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建立的排放权交易机制,给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提供了参考,以研究排放权交易对市场出清结果的影响为目的,建立了考虑排放权交易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该模型计及网络约束、负荷弹性需求、发电商生产成本和减排成本...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建立的排放权交易机制,给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提供了参考,以研究排放权交易对市场出清结果的影响为目的,建立了考虑排放权交易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该模型计及网络约束、负荷弹性需求、发电商生产成本和减排成本,采用猜测供给函数模拟发电商博弈行为,是一个符合混合线性互补形式的双层优化问题。设计一个3节点算例,通过GAMS-PATH软件求解,其结果验证了该均衡模型的正确性,算例显示,排放权交易有利于提高低排放率发电商的市场竞争力。最后结合国外排放权交易情况,给出我国开展排放权交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均衡模型 排放交易 减排成本 猜测供给函数 排放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