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行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儒楠 冯梦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39-542,共4页
本文以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下的CES生产函数为基础,采用单方程估计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用变系数模型对1980-2013年的38个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建模,估计出每个行业各自的CES生产函数以及行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进而测算在不同行业内部,行业生... 本文以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下的CES生产函数为基础,采用单方程估计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用变系数模型对1980-2013年的38个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建模,估计出每个行业各自的CES生产函数以及行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进而测算在不同行业内部,行业生产总值是否受到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影响。本文结论为全社会而言,资本对劳动呈现互补性的特点,增加资本投入,促进就业增加。但需要区分不同行业特征,对资本密集型朝阳行业增加资本投入,对劳动密集型夕阳行业更多使用劳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面板数据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与中国工业企业要素相对收入份额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晓玲 吴贾 连玉君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91,共11页
本文在一个理论模型框架下研究了资本和劳动相对价格变化对要素相对收入份额的影响。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企业在现有技术水平上改变要素的投入比(直接方式);同时诱使企业采用偏向于某种生产要素的技术创新(间接方式)。利用工业企业... 本文在一个理论模型框架下研究了资本和劳动相对价格变化对要素相对收入份额的影响。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企业在现有技术水平上改变要素的投入比(直接方式);同时诱使企业采用偏向于某种生产要素的技术创新(间接方式)。利用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模型的估计发现,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主要通过直接方式影响要素的相对收入份额,间接方式影响较小.本文结论说明减少资本市场扭曲既能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相对价格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有偏技术进步 要素相对收入份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估计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潘闽 张鹏 张自然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5期58-69,共12页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2001—2015年中国工业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普遍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后者又普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开放程度、...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2001—2015年中国工业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普遍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后者又普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开放程度、研发密度、产权属性、资本-劳动比、资产负债率、《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及金融危机等因素都会影响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工业行业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随机前沿模型 资本密集度 要素替代弹性 偏向性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蔬菜生产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文正 徐子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80-183,共4页
基于VES生产函数模型,利用2001—2013年广州市蔬菜生产的成本收益数据,对资本、劳动的投入产出弹性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1.2641,劳动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1.0750;蔬菜生产中,资本... 基于VES生产函数模型,利用2001—2013年广州市蔬菜生产的成本收益数据,对资本、劳动的投入产出弹性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1.2641,劳动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1.0750;蔬菜生产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既反映了农业雇工成本快速上升的过程,也说明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过程符合充分竞争环境下的一般原理。提出如下建议:发挥技术的核心作用,鼓励菜农广泛运用优良技术;促进种业科研在品种抗性、多样性、产业链配合等方面实现持续进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蔬菜生产的规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蔬菜生产 VES生产函数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收入份额、资本积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庆君 邵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8,共8页
在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政策导向下如何兼顾企业生产性投资,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是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新发展理念,运用熵值法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衡量体系,利用2000—2... 在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政策导向下如何兼顾企业生产性投资,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是新时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新发展理念,运用熵值法构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衡量体系,利用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可以发现:劳动者报酬提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作用,资本积累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传导机制来看,劳动收入份额提高降低了劳均资本存量,从而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通过促进居民最终消费和提升资本生产率,可以有效缓解其抑制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以及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低、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较重的区域,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效应更大。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双管齐下,在完善要素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稳定实体经济投资,提高资本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经济高质量发展 劳均资本存量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差距与中国国民劳动收入变动研究——兼对GDP中劳动份额U型演变规律的一个解释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宋涛 魏下海 +1 位作者 涂斌 余玲铮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47,共15页
本文首先基于一个新古典生产模型,推导得出:当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个体的边际劳动收入递减;进而构建一个国民总劳动收入函数,并严格证明了当个体的边际劳动收入递减时,基尼系数增大会降低国民总劳动收入(份额)。1996-2010年省际面板... 本文首先基于一个新古典生产模型,推导得出:当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个体的边际劳动收入递减;进而构建一个国民总劳动收入函数,并严格证明了当个体的边际劳动收入递减时,基尼系数增大会降低国民总劳动收入(份额)。199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而历年国民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分解结果表明:1996-2010年我国GDP中劳动份额的下降有15%是由于收入差距扩大所导致,其中1996-2008年基尼系数增大导致劳动份额下降1.37个百分点,2008-2010年基尼系数下降导致劳动份额增加0.47个百分点,基尼系数的"倒U"型变化能引发劳动份额呈U型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边际劳动收入 收入差距 劳动收入份额 U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基于西部地区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春龙 常逸聪 《金融发展研究》 2014年第10期16-20,共5页
本文以我国西部1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不断上升,而资本的产出弹性持续下降。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资本—劳动替代... 本文以我国西部1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不断上升,而资本的产出弹性持续下降。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小,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影响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模型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替代增长模式下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猛 杨先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75,共21页
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是宏观经济模型的关键基础,同样也是个人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探寻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动因对现阶段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基... 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是宏观经济模型的关键基础,同样也是个人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探寻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动因对现阶段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偏技术进步的视角,我们提出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假说,并采用中国2000—2012年省际地区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要素替代增长效应显著,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提高使技术进步越来越偏向资本,进而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恶化了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最终对步入高等收入国家产生阻力。上述结论在进行了变量内生性问题和滞后效应、异常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应进一步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途径构建有效的驱动组合,尽快实现由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 劳动收入份额 有偏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