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与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及其软件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苏颖 白凤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2期211-213,共3页
运用Visual Basic与Access数据库相结合的方法,使用线性回归法估计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程序实现了将数据库中的数据(GNP、资本量、劳动力)使用线性回归法计算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的功能,并将计算结果输出到一个图片框中。
关键词 VISUAL Basic Access线性回归 资本产出弹性系数 劳动产出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产出比、技术进步率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8
2
作者 江三良 李攀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年第4期14-19,共6页
基于资本产出比,利用1995-2014年相关数据分析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研究发现:1995-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符合卡尔多经济增长的程式化事实,资本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保持3%左右的差距;2008年开始的政府4万亿投资并没有阻止经济的下滑,... 基于资本产出比,利用1995-2014年相关数据分析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研究发现:1995-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符合卡尔多经济增长的程式化事实,资本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保持3%左右的差距;2008年开始的政府4万亿投资并没有阻止经济的下滑,中国资本产出比增加的事实与发达国家长期趋于下降的趋势不吻合,是因为技术进步未能抵消资本边际报酬递减效应的结果,依赖大规模投资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道路已不可持续。因此保持一定的技术进步率,提高资本产出弹性,提高单位资本产出和资本回报率,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不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产出 资本存量 资本产出弹性 边际报酬率 技术进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资本累积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检验(1996-2004) 被引量:42
3
作者 朱有为 徐康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67,共11页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PIM)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并利用扩展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模型对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研发资本产出弹性的行业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研发资本累积对中国高...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PIM)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并利用扩展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模型对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研发资本产出弹性的行业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研发资本累积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贡献,其贡献水平有提高趋势。就细分行业而言,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和电子类制造业的研发资本产出弹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资本 永续盘存法 研发资本产出弹性 研发投资收益率 高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与养老金财政负担 被引量:19
4
作者 曹阳 徐升 黄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75,共12页
本文在"统账结合"制度下,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和延迟退休对养老金财政负担的影响,同时运用数值模拟讨论了这种影响的程度以及理论结论的稳健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延长对养老金... 本文在"统账结合"制度下,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和延迟退休对养老金财政负担的影响,同时运用数值模拟讨论了这种影响的程度以及理论结论的稳健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延长对养老金财政负担的影响取决于行为人增加储蓄引致的养老金收入增加效应和领取养老金年数延长引致的养老金支出增加效应的强弱。当资本产出弹性较小时,预期寿命延长的养老金支出增加效应大于养老金收入增加效应,养老金财政负担随预期寿命延长而加重;反之,当资本产出弹性较大时,养老金财政负担随预期寿命延长而减轻。延迟退休对养老金财政负担的影响取决于行为人减少储蓄引致的养老金收入减少效应和领取养老金年数缩短引致的养老金支出减少效应的强弱,当延迟退休年龄较小时,延迟退休年龄的养老金支出减少效应大于养老金收入减少效应,延迟退休可以减轻养老金财政负担。数值模拟表明,在资本产出弹性为0.4时,预期寿命增加1岁所带来的养老金财政负担可以通过延迟退休0.67年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金财政负担 人口老龄化 延迟退休 世代交叠模型 预期寿命延长 资本产出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类上市公司规模报酬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露悬 黄福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8,共6页
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盈利能力较低的问题,旅游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也不佳。本文收集了1998~2007年18家旅游类上市公司的混合数据,试图从规模报酬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笔者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瓦尔德检验,计算旅游类企业的资... 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盈利能力较低的问题,旅游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也不佳。本文收集了1998~2007年18家旅游类上市公司的混合数据,试图从规模报酬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笔者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瓦尔德检验,计算旅游类企业的资本产出弹性、劳动力产出弹性和规模报酬,并对酒店、景区和旅行社3个子行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类上市公司的规模报酬递减,劳动力产出弹性显著大于资本产出弹性;3个子行业之间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不存在差异,但是3个子行业之间的规模报酬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类上市公司 规模报酬 资本产出弹性 劳动力产出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曲振涛 王曙光 周旭亮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5,80,共4页
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例,运用全要素生产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劳动、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量,并就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 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例,运用全要素生产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劳动、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量,并就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的培育与发展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即实行区域金融优惠政策,调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资本产出弹性 劳动产出弹性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合理宏观储蓄率的测算 被引量:6
7
作者 彭志远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扩大消费是我国当前宏观政策的重点,通过运用索洛-斯旺模型和哈罗德-多马模型对我国宏观储蓄率进行测算,我国宏观储蓄率应控制在40%左右,净储蓄率(净储蓄占净产出的比重)应控制在30%左右。近年来我国宏观储蓄率有高于合理水平的趋势。
关键词 储蓄率 资本产出弹性 潜在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及阶段划分——基于偏向型技术进步对1978—2013年的测算和分解 被引量:7
8
作者 钟世川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72,共8页
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当规模报酬不变时,资本产出弹性等于资本收入份额,劳动产出弹性等于劳动收入份额,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采用1978—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 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当规模报酬不变时,资本产出弹性等于资本收入份额,劳动产出弹性等于劳动收入份额,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采用1978—2013年我国东、中、西部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9—2013年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在大部分年份呈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总体上还是以中性技术进步模式为主;1997年前各地区技术进步表现为劳动偏向型,而1997年后表现为资本偏向型;1997年后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技术进步偏向直接影响到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高劳动产出弹性、降低资本产出弹性有助于减缓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下滑,进而促进各地区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技术进步偏向 劳动产出弹性 资本产出弹性 中性技术进步 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 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投资总量的效率衡量方法辨析
9
作者 李俊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0-12,共3页
本文对衡量宏观投资总量效率的资本积累的黄金律、AMSZ准则、ICOR、K/Y、I/Y等统计指标及合理的投资增长率或投资率、资本产出弹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对来说,将AMSZ准则、资本产出弹性作为衡量宏观投资总量效率的方法更为合理和实用。
关键词 宏观投资总量效率 AMSZ准则 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资本产出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低增长、闲暇需求与中国的短期劳动供给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翔 胡典成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51,共17页
由于人口变量是个长期变量,因此大多数先行文献认为人口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较长的滞后性,因而极少关注人口变动对短期劳动供给的即时影响。通过将生育率和个体闲暇选择同时内生化以捕捉人口变动对劳动供给的短期影响。理论模型证... 由于人口变量是个长期变量,因此大多数先行文献认为人口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较长的滞后性,因而极少关注人口变动对短期劳动供给的即时影响。通过将生育率和个体闲暇选择同时内生化以捕捉人口变动对劳动供给的短期影响。理论模型证明,在人口低增长阶段,即便人口的绝对量增加,短期劳动供给仍然会减少。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有效证实了理论模型的预测,并进一步解释了上述影响的发生机制:人口进入低速增长期后,人们的闲暇需求相对提高,因而劳动者会减少劳动供给。同时,研究也发现,增强人力资本转化率(教育质量)可以减缓人口低增长对劳动供给带来的不利短期影响,并结合国民闲暇质量和教育质量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 劳动供给 闲暇需求 人力资本 资本产出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