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问题初探 |
陈永志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0 |
0 |
|
2
|
正确理解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补充定义的论述 |
陈振羽
|
《山东经济》
|
1994 |
1
|
|
3
|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实践中的新问題 |
陈元生
|
《经济科学》
|
1987 |
0 |
|
4
|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补充定义的探讨 |
陈振羽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2 |
0 |
|
5
|
正确理解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观点解释生产劳动 |
陈振羽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6
|
论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的划分 |
吴忠群
|
《经济科学》
|
1985 |
1
|
|
7
|
试论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劳动的性质 |
赵慧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1985 |
1
|
|
8
|
不能把非物质生产劳动排除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之外——试从劳动二重性观点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
雎国余
|
《经济科学》
|
1983 |
0 |
|
9
|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述评——兼论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区別 |
陆立军
|
《学习与探索》
|
1983 |
0 |
|
10
|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 |
左中海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11
|
如何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限 |
陆立军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2 |
0 |
|
12
|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凌亢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
1994 |
0 |
|
13
|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再探讨——学习马克思《资本论》札记 |
陆立军
|
《学习与探索》
|
1981 |
1
|
|
14
|
我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划分的认识 |
慕青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2 |
0 |
|
15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标准和范围的几个问题 |
陈元生
|
《理论月刊》
|
1986 |
0 |
|
16
|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学说及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运用 |
张寄涛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1981 |
0 |
|
17
|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分 |
赵汉平
|
《求是学刊》
|
1986 |
0 |
|
18
|
关于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指导思想问题 |
陆立军
|
《江淮论坛》
|
1981 |
0 |
|
19
|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
李可
雷在春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20
|
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不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 |
陈振羽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