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 1
-
-
作者
严水永
-
机构
绍兴市委党校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35-38,共4页
-
文摘
本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资本主义经济成份的合理性作了论述,提出了允许和适度发展这种经济成份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并不是要社会制度退回到资本主义等观点。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利用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认识和对待
公有制经济
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
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本质
非公有制
-
分类号
F12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何允许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存在?
- 2
-
-
作者
黄循平
-
出处
《学术研究》
1985年第6期63-65,共3页
-
文摘
目前,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把大量外商吸引到境内特别是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举办“三资”(合资、合作、独资)等经营企业,尽管这几种企业与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结合,但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同资本主义经济联系和合作的一种形式。这些企业一方面允许采取特殊的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经营,另一方面又必须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和调节,按列宁的说法,这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①这种经济成份性质无疑是国家资本主义。对此,不少人感到费解:建设了三十多年并有一定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为何要允许这些含有资本主义的经济成份存在?这种经济成份的存在是否会产生资本主义剥削、损害我国主权和冲击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
关键词
资本主义成份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经济成份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特区
办企业
经营企业
资本主义剥削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改革潮流中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夏振坤
张艳国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编辑部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77-82,共6页
-
文摘
笔者曾在1986年就改革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与发扬民族精神、改革与观念变革等四个问题发表过看法(夏振坤《改革潮流中的理论思考(论纲)》,《江汉论坛》1986年第11期)。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化,新问题不断地进入学术理论的视野之中,本文拟就深化改革中出现的几个学术理论问题发表意见。
-
关键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国家资本主义
理论思考
列宁
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社会主义道路
经典社会主义
坚持党的领导
学术理论
资本主义所有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国现阶段阶级结构和全民企业内部分层问题
- 4
-
-
作者
何建章
-
出处
《河北学刊》
1988年第6期11-18,共8页
-
文摘
一、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结构 解放初期(1949—1956年)我国存在五种经济成份:即国营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商业)、私营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公私合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成份)。相应地社会成员可划分为四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1957年起。
-
关键词
全民企业
阶级结构
人民公社
集体所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解放初期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成份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布哈林论过渡时期经济的计划性
- 5
-
-
作者
徐谨
-
出处
《学术界》
1988年第5期40-43,共4页
-
文摘
苏共党内早期的无产阶级活动家、被列宁称之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的尼·布哈林,在列宁逝世后,面对着苏联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经济成份复杂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进行了大量而艰苦的理论探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些理论探索,对我国理论界正在探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课题不无借鉴,本文试就布哈林对过渡时期计划经济问题的观点作些评述。
-
关键词
布哈林
资本主义成份
过渡时期经济
无产阶级革命
列宁
苏联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落后
活动家
国营工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新经济政策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段炳麟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55-63,共9页
-
文摘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1921年制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苏联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这是一次使经济政策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尝试,并且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对于这一政策,史学界发表过不少研究文章和著作,观点也不尽一致。
-
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
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
余粮收集制
资本主义成份
苏维埃俄国
国家资本主义
私人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香港回归历史轨迹初探
- 7
-
-
作者
赵杰
-
机构
江苏省社科联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121-126,共6页
-
文摘
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中华民族这个历史性的奇耻大辱即将一去不复返。抚今思昔,令人感慨万千。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全国人民一百多年英勇斗争得来的丰硕果实,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事有固然,势所必至的事情。这件事情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展前景又将是怎样的,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鉴往方能知来,本文试图对香港回归的历史轨迹作个粗略的探讨。
-
关键词
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
香港社会
历史轨迹
社会主义
收回香港
香港问题
台湾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一国两制”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简论旧中国的外资企业
- 8
-
-
作者
王相钦
-
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50-59,共10页
-
文摘
旧中国的外资企业,是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的领土上建立和经营的企业,俗称洋行。外资企业在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成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研究旧中国的外资企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坚持开放搞活、引进外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外资企业涉及的面很广,资料也很多,本文仅就旧中国外资企业的扩张、经营及其影响等问题,作一个简要论述,以求教于世。
-
关键词
外资企业
旧中国
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引进外资
经验教训
现代化事业
社会经济
外国资本
总结历史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一国两制”构想是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
- 9
-
-
作者
彭莉
-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1-12,共2页
-
文摘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科学构想,它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
关键词
“一国两制”构想
统一战线理论
爱国统一战线
社会主义论
资本主义经济成份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国家结构形式
两种制度
马克思主义
港澳台地区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