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主义全球化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斯克莱尔、罗德里克、中谷岩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6,共10页
全球化实际上指随着交往实践日益扩大,使得世界在生产、生活、消费、观念以及生态等领域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相互规约的历史进程,当今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随着21世纪全球金融危机、文明冲突、政治动荡和生态恶化的加剧,资本主义... 全球化实际上指随着交往实践日益扩大,使得世界在生产、生活、消费、观念以及生态等领域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相互规约的历史进程,当今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随着21世纪全球金融危机、文明冲突、政治动荡和生态恶化的加剧,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先天缺陷和后天弊端愈加暴露无遗。斯克莱尔、罗德里克、中谷岩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代表性学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中提出了各种替代方案。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博采东西方思想之长,提出构建以价值共同体、伙伴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政党共同体为主要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力图克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痼疾,努力实现全球化的再平衡,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资本主义全球化 替代方案 中国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世界地理后果及其空间正义危机——从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批判的宏观向度谈起
2
作者 温权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7,共9页
在地理学层面,对资本空间生产格局的全球性景观进行宏观的政治哲学批判,构成大卫·哈维反思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重要切入点。围绕世界范围内与资本地缘不均衡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正义话题,他从全球金融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贸易... 在地理学层面,对资本空间生产格局的全球性景观进行宏观的政治哲学批判,构成大卫·哈维反思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重要切入点。围绕世界范围内与资本地缘不均衡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正义话题,他从全球金融体系的形成、世界市场贸易的建构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殖民政治图景的设计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揭示出为资本全球化运动所表征的当代世界秩序无法克服的不平等特质。反映在空间政治维度,后者既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对落后区域采取经济掠夺的常规手段,又是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全球规训以推行商品霸权的惯用伎俩。当作为价值尺度的抽象劳动从狭隘的"地方"跃迁至广义的"世界"时,被货币均质化的全球地理景观就成为遮蔽地缘差异并激化区际对抗的始作俑者。它将与不同民族、国家乃至文明形态相耦合的世界各区域,强制整合进资本逻辑的政治秩序当中,从而以纯粹的资本部类划分取代并统摄前者固有的人文地理学差异。因此,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是资本自身对全球空间的异化;而日益显著的世界地缘冲突,则是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外化。它们共同构成当前国际秩序潜在政治危机的非正义性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全球化 金融体系 世界市场 资本逻辑 地缘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马克思主义与另类全球化——霍洛威“裂解资本主义”思想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亚洲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39,共4页
通过"具体行为"与"抽象劳动"的辨析,霍洛威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与资本逻辑相向的具体行为逻辑本身就蕴涵着与资本主义社会性不同的"新的社会性",暗示着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的可能。因此,在资本主义全球化... 通过"具体行为"与"抽象劳动"的辨析,霍洛威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与资本逻辑相向的具体行为逻辑本身就蕴涵着与资本主义社会性不同的"新的社会性",暗示着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的可能。因此,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诉求"变革"并不是摧毁资本主义,而是"裂解资本主义",即从此时此地开始确定与资本逻辑相向的非工具性实践或"另类活动"方式,也即确定具体行为逻辑以突破资本统治,重新构架资本逻辑与具体行为逻辑之间的关系,建构一个以人的"类特性"的完全实现为基础的自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自决社会的建构即是不同于资本全球化的一种另类全球化。这种另类全球化为人类全球化事业开辟了一种新的文明进路,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思想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 裂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行为逻辑 开放 资本逻辑 共产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陷阱 被引量:45
4
作者 沈湘平 《现代哲学》 1999年第2期44-48,共5页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全球化 不发达地区 全球化时代 欠发达地区 西方全球化 全球化 陷阱 欧洲中心论 自我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全球主义运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洋 刘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6,共5页
替代全球主义运动是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的一种寻找另一种全球化以替代目前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运动。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研究人员已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路,文章将有关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 替代全球主义运动是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的一种寻找另一种全球化以替代目前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运动。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研究人员已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路,文章将有关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全球化 替代全球主义运动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左翼人士眼中的“全球化”
6
作者 刘向阳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前在一片全球化的赞美声中,国外左翼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大部分国外左翼人士把全球化当作"资本主义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而持批判态度.我国已经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正在向我们走来,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同... 目前在一片全球化的赞美声中,国外左翼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大部分国外左翼人士把全球化当作"资本主义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而持批判态度.我国已经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正在向我们走来,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清醒认识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国外左翼对全球化的认识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但他们对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充分关注,却不乏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党派 经济全球化 发展机遇 资本主义全球化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逻辑”与马克思主义新帝国主义理论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天婵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60-68,153,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新帝国主义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种回应。它在某种程度上重申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传统帝国主义的观念: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地缘竞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趋激烈。但是,新帝国主义理论并不是对传统帝国主义理论的简单重复,它... 马克思主义新帝国主义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种回应。它在某种程度上重申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传统帝国主义的观念: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地缘竞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趋激烈。但是,新帝国主义理论并不是对传统帝国主义理论的简单重复,它提出了"双重逻辑"的架构,以资本逻辑和领土逻辑为线索,在强调二者的独立性的基础上,要求结合历史和社会的不同情况具体的论述二者的互动。因此,马克思主义新帝国主义理论反对传统帝国主义理论所坚持的经济还原论,并拒绝提供一套超越历史的普遍适用的分析模式。以"双重逻辑"为框架,马克思主义新帝国主义理论首先指出了政治措施的复杂性,其次论述了资本逻辑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再次分析了资本全球化给帝国主义带来的变化。近年来的国际局势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新帝国主义理论解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帝国主义 资本逻辑 领土逻辑 资本主义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历史时期中资本的内部空间:没有距离的内爆-斯洛特戴克《资本的内部空间》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一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在斯洛特戴克看来,西方人通常讲的世界历史不过是资本的世界体系建构的全球化的历史。大写的历史就是资产阶级开发地球的世界历史,这是一个由资本关系链接起来的关联性存在。不同于西方世界的第一次形而上学的全球化、第二次殖民主义和... 在斯洛特戴克看来,西方人通常讲的世界历史不过是资本的世界体系建构的全球化的历史。大写的历史就是资产阶级开发地球的世界历史,这是一个由资本关系链接起来的关联性存在。不同于西方世界的第一次形而上学的全球化、第二次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大地全球化,我们这个星球现在迎来第三次资本主义电子全球化,这第三次全球化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以电子化和信息化为核心布展的资本主义部置,它终止了单边殖民和帝国主义强盗逻辑,通过密集存在消除了空间与时间的客观真实存在,使资产阶级的权力控制和制造欲望的商业盘剥更微细地植入到存在的微分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洛特戴克 资本的内部空间》 资本主义电子全球化 密集存在 去空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研究呼唤“顶层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夏凡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2,共8页
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陷入了分门别类的碎片式状态,研究缺乏总体性的设计,陷入了总体目标缺失的危机。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目标是完成一种不同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21世... 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陷入了分门别类的碎片式状态,研究缺乏总体性的设计,陷入了总体目标缺失的危机。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目标是完成一种不同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它应当超越阶级话语和民族国家话语,积极成为追求进步的人类意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全球化资本主义批判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 顶层设计 全球化资本主义批判 解放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 被引量:114
10
作者 黄璐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2-395,共4页
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审视博斯曼法案的社会影响,认识跨国资本主义全球文化殖民和政治经济秩序本质,加深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与职业体育间关系与本质的理解。冷战时期,西方发达国家致力打造全球职业体育赛事运营平台,凭借先发工业化、城... 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审视博斯曼法案的社会影响,认识跨国资本主义全球文化殖民和政治经济秩序本质,加深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与职业体育间关系与本质的理解。冷战时期,西方发达国家致力打造全球职业体育赛事运营平台,凭借先发工业化、城市化优势吸引世界精英运动员资源。冷战后,跨国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与文化殖民的欲望无限膨胀,亟待创造适宜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国际法律环境,夯实跨国资本主义利益最大化的合法化基础。博斯曼法案迅即出台,民族国家的体育法效力边界受到极大消解,为跨国资本主义争取实现全球体育人力资源最大化扫清了制度障碍。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的轴心是如何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为世界职业体育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与和谐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全球化 博斯曼法案 职业体育 转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路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秀英 穆艳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和人类性的问题,目前已经受到全人类的普遍关注。无论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还是具有道德良知的知识分子,都十分热切地关注这个问题,都在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和人类性的问题,目前已经受到全人类的普遍关注。无论是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还是具有道德良知的知识分子,都十分热切地关注这个问题,都在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走出危机的路径。生态中心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笔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与争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必须消除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共产主义的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全球化 共产主义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制衡视角下的新左派思潮 被引量:4
12
作者 萧功秦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注理由:“新左派”人士从批判资本主义全球化出发,反对新自由主义,坚持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占主体地位,关注工人农民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命运。2004年以来,“新左派”思潮借助于网络实现了力量聚集和思想传播而成为时代的热点... 关注理由:“新左派”人士从批判资本主义全球化出发,反对新自由主义,坚持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占主体地位,关注工人农民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命运。2004年以来,“新左派”思潮借助于网络实现了力量聚集和思想传播而成为时代的热点之一,具备了一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左派” 多元制衡 思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全球化 新自由主义 弱势群体 农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地球村”想象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月枝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1期1-1,共1页
在一个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高涨的“逆全球化”时刻展开“新地球村”的想象,显得不合时宜。然而,正如老子哲学中“反者道之动”一句所揭示的那样,循环往复是事物运动之规律。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构性危机中,包含着一个推进更包容更平等... 在一个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高涨的“逆全球化”时刻展开“新地球村”的想象,显得不合时宜。然而,正如老子哲学中“反者道之动”一句所揭示的那样,循环往复是事物运动之规律。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构性危机中,包含着一个推进更包容更平等全球化进程的新转机;在被现代化和城市化所侵蚀现有“地球村”中,孕育着一个弥合中心与边缘鸿沟和跨越城市与乡村分野的“新地球村”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者道之动 结构性危机 全球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 孤立主义 老子哲学 城市与乡村 新地球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辩证法学派的历史缘起与当代发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孔智键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32,共8页
虽然"新辩证法学派"(New Dialectic School)看似是一个新近的理论思潮,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在与当时颇为兴盛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争论过程中,亚瑟和史密斯等人坚持认为黑格尔逻辑学和辩证法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 虽然"新辩证法学派"(New Dialectic School)看似是一个新近的理论思潮,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在与当时颇为兴盛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争论过程中,亚瑟和史密斯等人坚持认为黑格尔逻辑学和辩证法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要素,并逐渐建构出自身的学术范式。步入新世纪,学派成员从多个向度展开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不仅卓有成效地发现、厘清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诸多范畴和理论解释难题,也强力地回应了当下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未来,同时还有学者试图建构起马克思的经济学科学。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推动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复兴,彰显了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辩证法学派 黑格尔主义辩证法 系统辩证法 全球化资本主义批判 马克思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