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深层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伟强 李卫忠 +3 位作者 王成礼 兰文新 刘泰生 李玉兴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2期161-168,共8页
针对深层地震信号能量弱、频率低、可描述性差及信噪比低的特点 ,对深层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开展了研究 ,提出了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技术、多域去噪技术、剩余时差校正技术、主能量优化叠加技术等进行精细处理 ,并且 ,将地质模型作为... 针对深层地震信号能量弱、频率低、可描述性差及信噪比低的特点 ,对深层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开展了研究 ,提出了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技术、多域去噪技术、剩余时差校正技术、主能量优化叠加技术等进行精细处理 ,并且 ,将地质模型作为一种约束条件引入深层资料处理的整个环节 ,提高了叠加成象的精度。通过对BH、DY等地区老资料及LFJ地区深层采集资料的精细处理 ,总结出了一套提高深层资料信噪比 ,改善资料叠加成像效果的深层资料精细处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深层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应用 地表一致性 去噪 剩余时差校正 优化叠加 精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在LMD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俊峰 孟小红 +3 位作者 于春玲 许红 田晓冬 付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4,共6页
本文以LMD地区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资料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成像处理技术,如坐标旋转、叠前去噪、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等,并给出了纵波、转换波联合处理流程;同时指出了Z分量、R分量联合处理与R、T分量联... 本文以LMD地区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资料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成像处理技术,如坐标旋转、叠前去噪、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等,并给出了纵波、转换波联合处理流程;同时指出了Z分量、R分量联合处理与R、T分量联合处理在流程上的差异。通过实际应用,提高了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为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三维三分量 转换波 LMD 应用 叠前时间偏移 联合处理 地震资料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拗陷低潜山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柳世光 崔晓娟 高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88,共6页
辽河拗陷低潜山地震资料具有信噪比低、断点绕射复杂、潜山形态及其内幕反射不清楚的特征,为此,必需提高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精度。本文采用分方位角速度分析及叠加、地表一致性、三维投影滤波去噪、各向异性倾角时差校正、偏移速度场扫描... 辽河拗陷低潜山地震资料具有信噪比低、断点绕射复杂、潜山形态及其内幕反射不清楚的特征,为此,必需提高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精度。本文采用分方位角速度分析及叠加、地表一致性、三维投影滤波去噪、各向异性倾角时差校正、偏移速度场扫描及层速度场平滑、叠前时间偏移等数据处理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各项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应用效果。研究后认为,前三项技术可以在保持有效地震信号特征的前提下,有效地压制干扰,提高剩余静校正的精度,从而提高低潜山资料的信噪比;后三项技术有力地保证了低潜山带复杂构造成像的精度。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辽河低潜山地区地震资料特点的资料处理技术系列,对低潜山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具有参考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辽河拗陷 低潜山 倾角时差校正 数据处理技术 叠前时间偏移 复杂构造成像 地表一致性 剩余静校正 信噪比 成像精度 速度分析 滤波去噪 各向异性 偏移速度 方法原理 详细介绍 信号特征 压制干扰 实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其在LS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咸彬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4期381-386,19,共6页
在塔里木盆地LS地区,泥盆系和志留系的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是重要的勘探目标。然而,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这类圈闭的落实程度较低。为此,在LS地区开展了提高分辨率VSP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分析VSP资料,求取球面扩散振幅补... 在塔里木盆地LS地区,泥盆系和志留系的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是重要的勘探目标。然而,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这类圈闭的落实程度较低。为此,在LS地区开展了提高分辨率VSP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分析VSP资料,求取球面扩散振幅补偿因子;对VSP走廊叠加剖面与地震资料进行匹配分析。优选反褶积参数;通过分析零偏VSP资料,计算时变Q因子;对地震资料进行时空变Q分析,并由VSP资料进行校正,得到时变Q补偿因子。通过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处理后的资料,分辨率有了较大提高,对砂岩尖灭点和志留系内幕的描述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分辨率 球面扩散振幅补偿 Q补偿因子 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资料处理技术
5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拖缆资料处理关键技术:海上静校正技术、远场子波处理技术、虚反射压制技术、多次波压制技术。
关键词 资料处理技术 海洋 压制技术 静校正技术 子波处理 虚反射 多次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复杂构造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修饰性处理 被引量:8
6
作者 彭更新 梁顺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3期251-257,共7页
叠前去噪后,初叠剖面上还有随机、相干噪声,以及处理中产生的噪声,因此需要做叠后去噪,即修饰性处理。常用方法有相干加强,模式化加强,随机噪声衰减和去规则干扰,其原理是基于多道相干去噪。去噪具两重性,可提高信噪比,但会造成波形和... 叠前去噪后,初叠剖面上还有随机、相干噪声,以及处理中产生的噪声,因此需要做叠后去噪,即修饰性处理。常用方法有相干加强,模式化加强,随机噪声衰减和去规则干扰,其原理是基于多道相干去噪。去噪具两重性,可提高信噪比,但会造成波形和构造形态失真。针对山区复杂构造低信噪比资料,提出了做好修饰性处理的思路和方法:①了解复杂构造顶部、翼部和地层变化的反射特征;②熟悉去噪方法的性能,及其参数对剖面特征的影响;③用压制干扰波来提高信噪比,有利于有效波的保真,采用f—x域滤波与f—k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可降低对弯曲同相轴的影响程度;④解释与处理相结合,有利于压制规则干扰波和突出有效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 地震资料 资料处理技术 滤波 地震剖面 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时距方程对地震资料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双曲时距理论基础之上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双曲方程的速度分析和动校正方法对叠加速度和 t0 时间的影响 ,并提出了改进的办法。首先从理论上证明水平层状介质中基于双曲方法的动校正速度随着炮检距的增... 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双曲时距理论基础之上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双曲方程的速度分析和动校正方法对叠加速度和 t0 时间的影响 ,并提出了改进的办法。首先从理论上证明水平层状介质中基于双曲方法的动校正速度随着炮检距的增大而增大 ;然后以水平层状介质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双曲速度分析会导致所计算的叠加速度偏大 ,动校正后的 t0 时间也偏大 ;反射波的炮检距越大 ,计算的叠加速度和 t0 时间偏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波 地震资料 资料处理技术 速度分析 动校正 非双曲时距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亚斌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焉耆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不能很好的用于地质解释。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交互迭代静校正、干扰波压制、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子波归一化、优化迭代叠加及叠后f—x域预测去噪技术等处理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该地区地... 焉耆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不能很好的用于地质解释。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交互迭代静校正、干扰波压制、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子波归一化、优化迭代叠加及叠后f—x域预测去噪技术等处理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该地区地震资料特点的处理流程。将此流程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剖面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信噪比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信噪比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地质解释 交互迭代静校正 干扰波 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I方法在MT资料处理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员智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139-141,共3页
RRI方法是一种新的电法资料二维反演方法,该方法算法先进,用时短,结果可靠。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原 理,对比分析了其优点,通过几个实例对比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在今后的电法资料处理解释中,该 方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RRI方法 MT工艺 资料处理技术 电法勘探技术 反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某构造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傅旦丹 刘一峰 +4 位作者 沈丽丽 何汉漪 朱宏彰 韩庆时 粱惠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采用自主开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对南海某构造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的一条测线进行了试验处理。处理中,针对该构造资料转换波静校正难度大、气云区转换波不易成像等难题,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手段和措施。通过对... 采用自主开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对南海某构造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的一条测线进行了试验处理。处理中,针对该构造资料转换波静校正难度大、气云区转换波不易成像等难题,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手段和措施。通过对各种参数效果的比较和分析,确定了合适的处理流程和参数。结果表明,在“气烟囱”模糊带处得到了较好的转换波成像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双检波器技术 转换波静校正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法资料的综合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汶波 葛运华 +1 位作者 王财富 魏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123-126,共4页
综合勘探和综合解释是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有效方法,但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强调的是不同勘探方法成果的综合,而对处理过程中的综合理念却重视不够。处理过程中的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一勘探方法内不同处理方法的综合;二是指不同勘探... 综合勘探和综合解释是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有效方法,但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强调的是不同勘探方法成果的综合,而对处理过程中的综合理念却重视不够。处理过程中的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一勘探方法内不同处理方法的综合;二是指不同勘探方法之间的综合。本文在不同处理阶段合理运用不同勘探方法、不同处理技术进行综合性处理,不仅提高了处理水平,而且减少了解的非惟一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解释精度,例如在极化模式识别、静态位移校正及资料反演中均提出综合理念问题,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资料处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法勘探 资料处理技术 极化模式 反演技术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技术
1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i0003-i0004,共2页
通过技术攻关,形成了一系列的资料处理技术。对主要的录井参数实现了环境影响因素校正,为精细解释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参数,为综合地质研究提供了规范化的录井成果资料。
关键词 技术攻关 资料处理技术 环境影响因素 综合地质研究 录井参数 解释评价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盐南三维静校正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夏显佰 夏代学 贾明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88-191,7,共4页
夏盐南三维工区地表条件复杂,低、降速带变化大,静校正问题突出,为此,进行了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分别用折射初至静校正方法和表层模型静校正方法提供了2套静校正量。由于该区折射层变化频繁,折射波难以追踪,折射初至静校正方法没能得到... 夏盐南三维工区地表条件复杂,低、降速带变化大,静校正问题突出,为此,进行了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分别用折射初至静校正方法和表层模型静校正方法提供了2套静校正量。由于该区折射层变化频繁,折射波难以追踪,折射初至静校正方法没能得到好的应用效果;表层模型法将微测井和小折射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静校正量的计算,加上控制点较多,较好地解决了该区的静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静校正技术 微测井 小折射 模型法 折射波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混合反演剩余静校正 被引量:2
14
作者 井西利 李丽 陈淑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本文针对剩余静校正问题的非线性特点 ,分析了已有的线性反演及非线性反演方法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效率较高、搜寻全局最优解的混合反演方法 ;即在求解过程中每次扰动采用线性寻优方法搜寻局部最优解 ,在迭代过程中采用... 本文针对剩余静校正问题的非线性特点 ,分析了已有的线性反演及非线性反演方法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效率较高、搜寻全局最优解的混合反演方法 ;即在求解过程中每次扰动采用线性寻优方法搜寻局部最优解 ,在迭代过程中采用模拟退火法随机搜寻 ,就可以用较少的迭代次数搜寻全局最优解。此文中还提出了反演参数的选取方法 ,使得该法具有自适应的特点。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 ,该法不仅解决了剩余静校正较强的非线性全局优化问题 ,而且提高了计算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反演 模拟退火法 剩余静校正技术 石油勘探 地震资料 资料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层析校正的聚焦深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叠前偏移速度分析的难点是速度模型的迭代修正。本文以深度聚焦分析和双参数反射层析成像两种不同的速度估算方法为基础 ,通过时移 ,利用克希霍夫积分法深度偏移获取深度聚焦分析面板 ,利用 CRP层析成像方法来调整速度和深度模型 ,不仅... 叠前偏移速度分析的难点是速度模型的迭代修正。本文以深度聚焦分析和双参数反射层析成像两种不同的速度估算方法为基础 ,通过时移 ,利用克希霍夫积分法深度偏移获取深度聚焦分析面板 ,利用 CRP层析成像方法来调整速度和深度模型 ,不仅克服了常规深度聚焦分析中模型修正公式的三个基本假设条件 (小倾角反射层、小偏移距和简单上覆层 )的限制 ,而且推出了一种新的地震速度估计和修正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聚焦深度分析和 CRP射线追踪来获得剩余时差 ,避免了叠前反射层析成像繁重的旅行时拾取工作。从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看 ,本文方法对常规速度分析难以处理的速度横向剧烈变化和复杂上覆层问题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成像技术 深度偏移技术 速度分析 速度模型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后投影时间偏移——兼与牟永光商榷偏移孔径问题
16
作者 吴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9-365,共7页
地震偏移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和同事从 1994年开始一直致力于投影偏移成像的研究。应用层析成像理论研究了包括三维和二维叠后及叠前投影偏移 (时间域和深度域 )等八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三维叠后投影偏移的原理及... 地震偏移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和同事从 1994年开始一直致力于投影偏移成像的研究。应用层析成像理论研究了包括三维和二维叠后及叠前投影偏移 (时间域和深度域 )等八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三维叠后投影偏移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以傅里叶投影定理为基础 ,对三维数据体沿时间轴做水平时间切片 ,并在其上做 Radon投影 ,形成一系列径向线二维剖面 ,尔后进行 Radon插值和反投影 ,完成三维偏移。此法与一步法偏移相比 ,剖面整体的信噪比有所提高 ,局部地段的同相轴连续性和成像清晰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在本文中还讨论了偏移孔径问题。基于层析原理对三维数体做完全观测角投影的偏移方法和基于双平方根算子炮点—偏移距域的叠前偏移等方法都不存在选择偏移孔径的问题。那种认为“一切偏移方法都必需考虑偏移孔径的影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偏移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径向剖面 Radon变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式分解串联反褶积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定钰 俞寿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3,157,共6页
当前使用较多的最小相位反褶积方法均假设子波为最小相位 ,所以不适应非最小相位的实际地震子波 ,限制了地震数据处理中分辨率的提高。即使是实际地震子波为最小相位 ,采用最小相位反褶积方法 ,也会导致较多的高频噪声 ,使信噪比降低。... 当前使用较多的最小相位反褶积方法均假设子波为最小相位 ,所以不适应非最小相位的实际地震子波 ,限制了地震数据处理中分辨率的提高。即使是实际地震子波为最小相位 ,采用最小相位反褶积方法 ,也会导致较多的高频噪声 ,使信噪比降低。本文提出的因式分解串联反褶积方法避开子波的最小相位假设 ,通过对自相关进行因式分解 ,得到子波的可能因式 ,然后对分解所得到的子波因式逐个求反褶积算子 ,并进行最大、最小相位筛选 ,再将各个因式串联进行试探和判别 ,最后实现非最小相位子波的反褶积。对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应用表明 ,因式分解串联反褶积方法能显著提高分辨率 ,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噪比 ,即使是在最小相位子波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褶积 最小相位子波 非最小相位子波 因式分解 串联技术 子波 地震资料 分辨率 资料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