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往返式探空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及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27
- 1
-
-
作者
王丹
王金成
田伟红
郭启云
-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5-884,共2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8YFC1506205,2017YFC1502102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GRAPES)发展专项GRAPES-FZZX-2019。
-
文摘
为了推动新型探测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应用,本文进行了往返式探空资料同化应用前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基于国内首次往返式探空观测资料,首先建立了面向业务化应用的往返式探空资料质量控制方案,通过对比和分析质量控制前后观测样本的统计特征,论证了质量控制方案的合理性,质量控制后探测要素抽样分布更为合理,要素间一致性得到提高。进而以数值天气预报高时间分辨率的模式预报场和同站址业务常规探空观测资料为参考,分析质量控制后资料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往返探空探测精度达到了世界气象组织WMO(World Meteorological Center)规定的突破目标,部分探测要素甚至实现了理想目标,探测资料具有可用性。最后结合数值模式背景场探讨往返探空资料的可同化性,研究表明往返探空的风场观测和夜间温度观测满足变分同化系统的高斯、无偏假定,可直接同化;气压、湿度和日间温度观测在资料同化前需要开展偏差订正工作,从而更有效的发挥资料价值。本文的研究工作为今后往返探空资料在模式中的同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往返探空
质量控制
资料不确定性
同化潜力
-
Keywords
Return radiosonde
Quality control
Uncertainty of data
Potential in assimilation
-
分类号
P412.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淮河流域骤旱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2
-
-
作者
陈悦
段春锋
李清泉
王朋岭
卢燕宇
霍彦峰
-
机构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9-1440,共12页
-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8085UQ08)
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2023BHR-Y06)
+1 种基金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4J048)
风云卫星应用先行计划项目(FY-APP-2022.0603)共同资助。
-
文摘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交界带,地理环境复杂,提升对淮河流域骤旱的认识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ERA5、ERA5-LAND、GLDAS 2.1和GLEAM 3.8a四套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2000—2020年淮河流域骤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料不确定性。针对全年的骤旱统计结果表明:ERA5的骤旱平均发生次数整体偏多,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其余三套资料呈北少南多的空间分布;骤旱平均历时与骤旱发生次数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反;骤旱平均发生次数决定了骤旱发生率的空间分布;骤旱发生次数的年际变化较大,且具有较大的资料不确定性。淮河流域骤旱多发于作物生长季(4—9月),聚焦作物生长季,骤旱平均发生次数的空间分布与全年结果相似;骤旱平均历时相对全年结果偏短。淮河流域南部地区在作物生长季内骤旱多发,其年际趋势同样具有较大的资料不确定性。
-
关键词
淮河流域
骤旱
土壤湿度
时空分布特征
资料不确定性
-
Keywords
Huaihe River Basin(HRB)
flash drought
soil moistur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tution characteristic
data uncertainty
-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6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