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准备时期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斗争
1
作者 周立人 《浙江学刊》 1964年第4期44-53,共10页
继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之后,在第一次国內革命战争的准备时期(1921—1924年),又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一场激烈斗争。这次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五四时期三次论战的继续和发展。这次论战是围... 继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三次论战之后,在第一次国內革命战争的准备时期(1921—1924年),又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一场激烈斗争。这次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五四时期三次论战的继续和发展。这次论战是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展开的,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马克思主义 湖南军阀 帝国主义 封建军阀 联省自治 废督裁兵 准备时期 三次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醒回篇》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健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79-83,共5页
从《醒回篇》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李健彪光绪三十三年(1907),国内十四省留学于日本的三十六名回族青年学生,发起组织了“留东清真教育会”。第二年,该会在东京编辑出版了回族历史上的第一个自办刊物《醒回篇... 从《醒回篇》看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李健彪光绪三十三年(1907),国内十四省留学于日本的三十六名回族青年学生,发起组织了“留东清真教育会”。第二年,该会在东京编辑出版了回族历史上的第一个自办刊物《醒回篇》,这是我国近代回族资产阶级知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醒回篇》 回族 留东清真教育会 伊斯兰教 宗教 民族团结 思想特征 爱国主义精神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
3
作者 张啸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9期8-9,共2页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所信奉的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是由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多数的社会民主党蜕变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第二国际也因此在政治思想上遭到破产。1951年...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所信奉的思想体系的总称。它是由第二国际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多数的社会民主党蜕变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第二国际也因此在政治思想上遭到破产。1951年,上述政党联合起来成立社会党国际时,在其发表的纲领中,正式宣布用“民主社会主义”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法国社会党 社会民主党 思想体系 社会党国际 社会民主主义 工人阶级 政党 第二国际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属性
4
作者 李芝芳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5期118-119,共2页
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属性问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一种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还有一种把它同封建社会主义归为一类。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我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准确地判... 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属性问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一种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还有一种把它同封建社会主义归为一类。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我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准确地判断各家各派社会主义思潮的阶级属性,根本点在于它们反映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以及在实践中要达到的目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是一种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 阶级属性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封建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思想体系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思潮 科学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资产阶级庸俗进化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月争 《江淮论坛》 1963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现代资产阶级的各种反动哲学思潮中,庸俗进化论可算是最反动的一种。它完全是适应资产阶级的反革命需要而产生,并且是最直接地为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政策服务的。它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以及工人运动中的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为了坚持... 在现代资产阶级的各种反动哲学思潮中,庸俗进化论可算是最反动的一种。它完全是适应资产阶级的反革命需要而产生,并且是最直接地为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政策服务的。它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以及工人运动中的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有必要在哲学战线上批判资产阶级的庸俗进化论。一、庸俗进化论的产生和阶级实质庸俗进化论是把发展归结为单纯的量的渐进运动的形而上学观点。这种观点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是早就有了的。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茲在《人类理智新论》的序言中说过:“任何事物都不是一下造成的,这是我的一条最大的准则,并且是完全证实了的准则: ‘自然界从来不飞跃’”。他提出了所谓发展的“连续律”,说什么发展只能是连续性,没有连续性的中断。这个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资本主义 达尔文 十八世纪 阶级实质 人类社会 庸俗进化论 实用主义 社会学家 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民主社会主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泽森 《社会主义研究》 1984年第1期70-72,共3页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11月。据该党主席杜进才的解释,这个党之所以称为人民行动党,主要是因为:它是“人民的党”,而“行动”这个字眼,则是从“联合行动议会”这一机构名称中取用的。新加坡原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11月。据该党主席杜进才的解释,这个党之所以称为人民行动党,主要是因为:它是“人民的党”,而“行动”这个字眼,则是从“联合行动议会”这一机构名称中取用的。新加坡原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6年4月,英国将新加坡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6月3日,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殖民当局被迫同意新加坡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但英国仍保留国防、外交等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控制着新加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 民主社会主义 李光耀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独立运动 马来亚 殖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根本对立的建党理论——试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建党理论上的根本对立
7
作者 金增林 金荣钢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45,共4页
当前,在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两种建党理论关系问题上,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看法:其一,认为这两种建党理论是根本对立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建党理论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建党理论,因而,它同科学社会主义毫无共同之处,必须同... 当前,在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两种建党理论关系问题上,理论界有三种不同看法:其一,认为这两种建党理论是根本对立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建党理论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建党理论,因而,它同科学社会主义毫无共同之处,必须同它划清界限,坚决斗争。其二,认为这两种建党理论尽管存在很大差异,但同属社会主义理论范畴,可以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其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理论 民主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关系问题 理论界 理论范畴 马克思主义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 民主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问题与主义”刍议
8
作者 王颖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87-90,共4页
胡适是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过突出贡献。“五四”运动以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此后,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开始逐渐分化。在这个分化过程中,胡适接连就西方... 胡适是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过突出贡献。“五四”运动以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此后,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开始逐渐分化。在这个分化过程中,胡适接连就西方的“主义”与中国的“问题”,写了三篇文章,表明自己对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的新思潮的不同看法。文章写于“五四”运动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错综复杂,良莠难分。这时期的胡适,一方面还是一个抱着救国救民愿望的新文化运动的民主斗士;另一方面他思想上又顽固坚持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崇尚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处在逐步向资产阶级右翼转化的过程中。因此,“问题与主义”的文章,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与主义 新文化运动 胡适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历史特点 西方资产阶级 中国思想界 具体问题 李大钊 十月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文学改良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德发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0年第6期57-62,38,共7页
胡适发表于一九一七年一月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正式宣言。但是直到如今公开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或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有的仍认为此文所提倡的不是文学革命,仅仅是形式主义的改良,明显地暴露了胡适的“... 胡适发表于一九一七年一月的《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正式宣言。但是直到如今公开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或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有的仍认为此文所提倡的不是文学革命,仅仅是形式主义的改良,明显地暴露了胡适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面貌”。胡适提出的文学改良的“八事”,就其实质来说,究竟是革命的还是改良主义的,尚须认真研讨。笔者不揣浅陋,想谈点看法,就教于大家。“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判定五四时期文学主张是否具有革命性质,我认为重要的依据,是看它能否体现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精神。《文学改良刍议》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精神。只要我们考察一下文学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革命 文学改良 文学创作 胡适 新文学运动 文学主张 五四时期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中国文学 形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0
《思想战线》 1987年第2期5-8,共4页
一段时间以来,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人,到处发表演说、文章,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美化资本主义,鼓吹“全盘西化”。方励之说,“从马克思、列宁到斯大林、毛泽东,这种正统的社会主义到现在这种结果是失败的。”王若望说,“关于资本主义... 一段时间以来,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人,到处发表演说、文章,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美化资本主义,鼓吹“全盘西化”。方励之说,“从马克思、列宁到斯大林、毛泽东,这种正统的社会主义到现在这种结果是失败的。”王若望说,“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问题,这恰恰是我们中国需要的,紧迫的需要。这是我分析长期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刘宾雁说,“七十年了,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能够象样的说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展示的,而且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的这样一种国家,一种制度。”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阶段 中国革命 孙中山 历史证明 毛泽东选集 西方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七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及其初步应用
11
作者 郑锦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46-153,共8页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采用军事进攻、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的强暴手段,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把一个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许多先进的思想家,曾向西方国家和日本学习,寻找思想武器。...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采用军事进攻、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的强暴手段,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把一个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许多先进的思想家,曾向西方国家和日本学习,寻找思想武器。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严复,翻译《天演论》、《原富》等书,传播了欧洲资产阶级思想,介绍了英国的资产阶级制度。康有为、梁启超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搞“戊戌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无产阶级 中国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十月革命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中国人民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考察
12
作者 黄晓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30-34,共5页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流派,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在这近150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从社会民主主义到早期民主社会主义,再到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这里,仅从民主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 历史考察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 修正主义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改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观简论
13
作者 段瑞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10,共5页
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有一个优秀的传统思想: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生生不已、变易不息的大流。但它缺乏自然科学的坚实基础,带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在进化论传入中国以前,旧民主主义革命前期的发展观仍然具有古代朴素变易思想的特点;进化论... 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有一个优秀的传统思想: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生生不已、变易不息的大流。但它缺乏自然科学的坚实基础,带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在进化论传入中国以前,旧民主主义革命前期的发展观仍然具有古代朴素变易思想的特点;进化论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与进化论相结合,形成了以进化论为基础的近代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民主主义革命 庸俗进化论 变易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 康有为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激进民主主义 中国传统 地主阶级改革派 中国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课程发展概况——兼论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华倬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7,93,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课程发展概况进行了溯源性挖掘与分析,探讨了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变革中的书院以及清末新式学堂中的体育课程。研究结果认为,"癸卯学制"颁布前存在一个我...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课程发展概况进行了溯源性挖掘与分析,探讨了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变革中的书院以及清末新式学堂中的体育课程。研究结果认为,"癸卯学制"颁布前存在一个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和雏形时期,这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也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体育课程 发展概况 教会学校 洋务学堂 书院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源思想的阶级基础
15
作者 利兴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1期65-70,共6页
近代法家魏源的阶级基础问题,由于他所处的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的历史背景,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对于魏源思想的阶级基础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对他的历史地位、进步作用和阶级局限性的评价。本文就这个问... 近代法家魏源的阶级基础问题,由于他所处的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的历史背景,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对于魏源思想的阶级基础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对他的历史地位、进步作用和阶级局限性的评价。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点初步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阶级基础 地主阶级 市民阶层 法家思想 历史地位 工商业 进步作用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有为富国养民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春晓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0-141,共2页
康有为富国养民思想探析齐春晓康有为是中国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他的许多改革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倡导变法维新的过程中,康有为不仅提出了一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纲领,而且还提出了一... 康有为富国养民思想探析齐春晓康有为是中国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他的许多改革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倡导变法维新的过程中,康有为不仅提出了一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纲领,而且还提出了一套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主张,他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思想探析 “养民” 资本主义经济 定为工国 国民经济各部门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 黑龙江大学 机器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政新篇》与香港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蜀永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2期19-20,25,共3页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珩(王千)提出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治纲领。1859年洪仁(王千)提出《资政新篇》时,太平军内部和社会上的封建宗法与小生产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同时太平军正处于清军的重重军事包围之中,...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珩(王千)提出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治纲领。1859年洪仁(王千)提出《资政新篇》时,太平军内部和社会上的封建宗法与小生产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同时太平军正处于清军的重重军事包围之中,形势发生逆转。他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当时没有、也不可能付诸实施。但是,《资政新篇》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无疑占有显要地位。它意味着对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否定,呼唤着中国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力置的诞生。洪仁歼的思想境界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中国思想家。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方案方面,在鸦片战争期间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和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之间,洪仁歼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政新篇 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史 香港 向西方学习 洪仁 太平军 太平天国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中国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武训传”批判运动的审视
18
作者 陈吉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2-33,共2页
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电影以极端的方式被迫与政治产生联系有两次:一次是《武训传》,一次是文革电影。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在拍摄完之后被强行推上政治手术台的,而后者却是在拍摄之前就被戴上了政治的镣铐。二者都使中国电影本不十分健康的... 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电影以极端的方式被迫与政治产生联系有两次:一次是《武训传》,一次是文革电影。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在拍摄完之后被强行推上政治手术台的,而后者却是在拍摄之前就被戴上了政治的镣铐。二者都使中国电影本不十分健康的肌体遭受重创。1950年12月,被称为'银幕诗人'的孙瑜导演历经七载终于推出了《武训传》。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武训 知识分子 政治批判 中国电影 百年中国 电影史 运动 中国历史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史难点解析
19
作者 王旖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5年第8期89-91,共3页
一、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①1... 一、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及战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在政治、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共产党 外国资本主义 国民党 中国社会 中国革命史 孙中山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民主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史学习概述
20
作者 王旖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6年第8期46-50,共5页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1 复习要点近代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洋务运动、民族资...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1 复习要点近代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单纯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革命史 中国共产党 近代中国社会 复习要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