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朱炜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通过分析2001年度160家...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通过分析2001年度160家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4S期28-28,共1页
笔者认为,现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一些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从时间价值及折旧两个方面分别对应收款项及存货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计提方法 应收款项 时间价 存货 折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探讨
3
作者 张成斌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59,共2页
新会计准则为了更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状况,规定了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几乎每一种资产都有相应的减值准备,远远多于原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八项减值准备。同时为了不允许企业多计提减值准备和建立秘密准备,规定企业不能把前期已确认... 新会计准则为了更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状况,规定了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几乎每一种资产都有相应的减值准备,远远多于原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八项减值准备。同时为了不允许企业多计提减值准备和建立秘密准备,规定企业不能把前期已确认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转回。新准则规定的主要减值准备种类如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企业会计制度 计提准备 新会计准则 资产状况 秘密准备 转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
作者 刘燕婷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96,共3页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类科目计提减值,且计提减值后的折旧基础为资产的净额。资产的价值形态会随生产经营过程逐步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形式得到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通常是采用折旧的形式进行...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类科目计提减值,且计提减值后的折旧基础为资产的净额。资产的价值形态会随生产经营过程逐步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形式得到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通常是采用折旧的形式进行。在实际账务处理中,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在固定资产报废时,企业需要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纳税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准备 固定资产计提准备 计提资产准备 提存 企业需要 生产经营过程 固定资产报废 资产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被引量:7
5
作者 蔡嘉 廖颖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63,共1页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指出在资产负债表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本文从减值准备计提的相似性出发,对每类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指出在资产负债表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本文从减值准备计提的相似性出发,对每类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难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金融资产 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日 客观证据 损失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的机会成本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殿英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机会成本分析 计提准备 计提资产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准备 长期投资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扣除项目 会计制度 坏账准备 纳税所得 所得税法 资产出售 企业 纳税人 作为 持有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7
作者 任存梅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B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企业内部 计提资产准备 资产损失 计提准备 账面价 经营业绩 预期 操作不当 新发 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利与弊 被引量:4
8
作者 涂铁珍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2-32,共1页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利的方面。笔者认为资产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并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对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存在不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另一方面,市场的瞬息变化,使得短期投资...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利的方面。笔者认为资产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并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对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存在不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另一方面,市场的瞬息变化,使得短期投资、无形资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以及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我们知道应收账款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回收,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企业 短期投资 账面价 谨慎性原则 应收账款 利与弊 严重 程度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浅见
9
作者 郭继宏 刘显锋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58,共1页
《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都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真能体现谨慎性原则吗?笔者认为,这值得研究。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小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 谨慎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资产减值准备的归属
10
作者 任碧波 谢合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4-74,共1页
一、将资产减值准备记入权益类科目的理由1.杜绝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冲回调节损益。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是依然有项目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转回的。这个“一定条件”就加入了很多... 一、将资产减值准备记入权益类科目的理由1.杜绝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冲回调节损益。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是依然有项目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转回的。这个“一定条件”就加入了很多主观判断,虽然这些“一定条件”需要会计主体提供有力的证据,但是这些证据真的可靠吗?新会计准则没能杜绝会计主体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关键是将资产减值准备和损益挂钩了,笔者认为如果将这部分损益记人权益类科目,就能很好地避免这种调节利润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新会计准则 资产损失 会计主体 调节利润 会计期间 主观判断 损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对策
11
作者 朱华建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6X期22-23,共2页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不当操作,不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也会成为一些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达到兴利除弊的目的。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会计信息 影响及对策 会计人员素质 调节利润 法律法规 可靠性 企业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科技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思考
12
作者 蒋泽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6S期21-21,共1页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对高科技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果滥用谨慎性原则,极容易导致利润...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对高科技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果滥用谨慎性原则,极容易导致利润的虚增或虚减,发生重大会计差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高科技企业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 重大会计差错 谨慎性原则 资产损失 虚增 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立平 廖敏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8-48,共1页
(1)科目设置不合理。在实践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发生的减值损失分别不同资产计入管理费用、投资效益、营业外支出三个不同的损益科目。其中管理费用是反映与企业营业活动过程相关的费用,而资产减值损失不应包含在其中;而且将人为估计... (1)科目设置不合理。在实践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发生的减值损失分别不同资产计入管理费用、投资效益、营业外支出三个不同的损益科目。其中管理费用是反映与企业营业活动过程相关的费用,而资产减值损失不应包含在其中;而且将人为估计的因素笼统计入到这三个科目中,使得其前后期数据的可比性降低。不便找出他们升降的原因,影响对这三个项目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 损益 计提资产准备 资产损失 科目设置 活动过程 理解 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指导意见》 被引量:3
14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0年第3期46-47,共2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为了做好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工作,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月27日印发了《资产减值准备审计指导意见》(会协字[2000]29号)。
关键词 资产准备 注册会计师协会 被审计单位 指导意见 计提资产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审计证据 会计处理 管理当局 内部控制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计提减值准备时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15
作者 柯世清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准备 账务处理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计提资产准备 谨慎性原则 入账价 确认标准 秘密准备 企业 计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廖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8Z期53-55,共3页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笔者就几项重要的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损失 谨慎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处理探讨
17
作者 湛忠灿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1,共2页
一、资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处理的模式 (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模式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内并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当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时,仍要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特别是在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确认的“交易性... 一、资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处理的模式 (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模式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内并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当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时,仍要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特别是在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确认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更类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计提的减值准备。对于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将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内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处置期间的投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会计处理模式 资产处置 《企业会计准则》 金融资产 公允价 变动 交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准备审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伟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会计谨慎性原则 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资产 审计 计提准备 所有者权益 会计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组减值审计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涵 朱学义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4,共2页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所谓资产组是指企业可认定的能够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当企业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计量时,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所谓资产组是指企业可认定的能够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当企业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计量时,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收回金额,要求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这有助于客观、有效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却给一些上市公司留有操纵利润的空间。鉴于此,资产组减值审计成为注册会计师将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本文试从资产组减值的审计程序及审计要点等方面论述如何进行资产组减值审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组合 测试 审计要点 《企业会计准则》 计提资产准备 可收回金额 注册会计师 现金流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准则下总部资产减值实务核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丽君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3,共2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的总部资产例如总部...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的总部资产例如总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难以脱离其他的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能独立计算的除外),所以企业在年末确认总部资产减值时,应该将总部资产分摊到各个资产组,然后再据以比较各个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确定各个资产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最终再将计提的资产减值分配到各个资产组和总部。本文对总部资产在各个资产组使用年限相同和不同两种情况下的实务核算予以例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核算 实务 企业会计准则 可收回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 电子数据处理 账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