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渠道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方显仓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8,共13页
文章聚焦人口老龄化与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渠道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把人口老龄化因素纳入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倾向于降低投资(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使实际投资的利率敏感度和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收入敏... 文章聚焦人口老龄化与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渠道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把人口老龄化因素纳入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倾向于降低投资(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使实际投资的利率敏感度和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收入敏感度在松紧环境下具有不对称性,因而弱化扩张性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渠道传导的q效应和财富效应。但是,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具有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引起投资(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度下降,加之紧货币环境下实际投资的利率敏感度增加,故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传导的q效应很可能增强,而交易性货币需求对财富下降并不敏感,加之投资性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度和公众消费倾向都下降,三重机制叠加导致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传导的财富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基于2000—2022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弱化了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效果。我国应密切关注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潜在影响,根据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持币倾向的收入弹性,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探寻新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更好满足老年人的财富管理需求;强化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渠道 Q效应 财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渠道传导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曾繁华 彭中 +1 位作者 崔连翔 孙清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5-158,共4页
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对企业和民居影响加深,为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传导提供了基础。研究发现央行通过政策操作能够影响资本市场,但在货币政策藉以传导至实体经济的第二阶段,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在短期内较弱甚至为负,&... 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对企业和民居影响加深,为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传导提供了基础。研究发现央行通过政策操作能够影响资本市场,但在货币政策藉以传导至实体经济的第二阶段,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在短期内较弱甚至为负,"托宾q效应"虽存在但其传导有效性较弱且时滞较长,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进行传导的有效性不足。文章将以股票作为金融资产的代表,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渠道的传导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渠道 有效性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为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山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写作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对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写作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对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想借此判断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资产价格渠道 有效性 协整检验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深层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203,共2页
货币政策通过几条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和通货膨胀,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虽然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一条渠道早已被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所证实,但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目前还不完善,还需更多的研究。笔者对传统的利率、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通过几条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和通货膨胀,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虽然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一条渠道早已被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所证实,但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目前还不完善,还需更多的研究。笔者对传统的利率、资产价格和信贷三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利率渠道 资产价格渠道 信贷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平价条件传导机制与金融危机
5
作者 梁江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51,共5页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平价条件是沟通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资产市场的桥梁,是不同市场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基准。当国际平价条件出现非均衡变化时,将直接影响汇率和资产价格。通过汇率和资产价格两个渠道,国际平价条件的失衡将对一国的经...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平价条件是沟通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资产市场的桥梁,是不同市场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基准。当国际平价条件出现非均衡变化时,将直接影响汇率和资产价格。通过汇率和资产价格两个渠道,国际平价条件的失衡将对一国的经济主体和经济变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与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运用国际平价条件传导机制的框架可以合理地解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说明其传导机制对金融危机以及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平价条件 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 汇率渠道 资产价格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与中国企业外币贷款:外汇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作用
6
作者 白晓燕 任芳慧 《金融发展研究》 2025年第8期3-16,共14页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全球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及国内企业的局部均衡模型,厘清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外币贷款的作用机理,并引入外汇宏观审慎政策讨论其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2007—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全球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及国内企业的局部均衡模型,厘清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外币贷款的作用机理,并引入外汇宏观审慎政策讨论其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2007—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宽松导致中国企业外币贷款显著增加,外汇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平抑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外币贷款的影响。渠道分析表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影响中国企业外币贷款。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分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在美国货币政策宽松周期使用外汇宏观审慎工具更能缓解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区分外汇宏观审慎工具类型,针对借款人的工具以及常规性工具效果更佳;区分企业类型,外汇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在有海外子公司的企业和非初创期的企业中表现得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外币贷款 外汇宏观审慎政策 资产价格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