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贾卡织机的再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斌
李强
-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武汉纺织大学<服饰导刊>编辑部
江西服装学院服饰文化研究所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78,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ZH08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Q096)
武汉纺织大学国家级项目培育计划(武纺大科〔2016〕3号)
-
文摘
当前绝大多数文献关于贾卡织机的描述过于简单,不利于读者、研究者理解这一纺织技术史上最重要的机械发明之一。基于多年来对贾卡织机的文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分析,研究认为崔崐圃教授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纹织设计学》一书对贾卡织机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而该书快要绝迹于中国各大图书馆,应该引起纺织技术史界注意。此外,该书关于布启织机、法尔康织机的提花装置有一些地方存在着表述错误,不更正不利于后世学人对贾卡织机的理解。故文章对贾卡织机的变迁发展进行比较详细、系统的考辨性研究,以期客观地表征这一伟大的纺织机械发明。研究还发现:从莱尼织机提花装置图来看,纹板图应该当时已经出现,即织物上机图已经出现;沃康松织机奠定了贾卡织机的外形特征和自动化设计的原理;贾卡织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先后经历布启织机、法尔康织机、莱尼织机、沃康松织机的启发,缺少哪一个中间环节都会影响贾卡织机的发明。
-
关键词
贾卡织机
布启织机
法尔康织机
莱尼织机
沃康松织机
变迁发展
考辨
-
Keywords
Jacquard loom
Bouchon loom
Falcon loom
Reynier loom
Vaucanson loom
change development
textual criticism
-
分类号
TS103.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18—19世纪法国丝织技术变革与纹样变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鲁佳亮
苏淼
赵丰
张励清
岑科军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117,共7页
-
基金
世界丝绸遗产多元属性与时空规律研究项目(2019YEC1521301)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丝绸文物的织造技艺及活化创新研究项目(19010005-M)。
-
文摘
18世纪前后法国的丝绸纹样设计经历了多次变化,并成为欧洲丝织中心所采用的主要纹样来源,尤其在提花丝织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近代丝织提花技术发展的核心,对中国丝织技术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分析大量馆藏文物面料入手,参考了众多英文、法文文献及对法国、越南等地的实际走访调研,对18—19世纪法国丝织业技术变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发现点染法纹样绘制技巧的发明、提花控制系统的变革、花本大小与纹板纹针数量变化等因素对法国丝织纹样变化有重要影响。
-
关键词
法国丝绸
丝织
贾卡织机
纹板
怪异风格
花边丝绸
洛可可
-
Keywords
French silk
silk weaving
jacquard
pattern card
bizarre styles
lace-patterned silk
Rococo
-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像景织物的起源与流布
被引量:6
- 3
-
-
作者
袁宣萍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2-75,共4页
-
文摘
像景织物的起源与近代丝绸史上贾卡式提花织机的问世是分不开的。19世纪前期的法国最早发明了这项工艺,英国则将像景织物称为"斯蒂文画"。贾卡织机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1911年在杭州创办的省立中等工业学堂成为传播新技术的摇篮。毕业于该校的都锦生首创了中国像景织物,产品多以描绘西湖风景为主。因此,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像景织物的起源与流布,有利于我们对中国近代丝绸工业史有更清晰的认识。
-
关键词
像景织物
贾卡织机
起源
流布
都锦生
-
分类号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