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贺根山缝合带南侧西乌旗哈尔敖包早石炭世二长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1
作者 程天赦 杨文静 +5 位作者 张学斌 滕超 杨欣杰 来林 吴荣泽 周长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7-924,共18页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新发现的哈尔敖包二长花岗岩体出露于贺根山缝合带南侧,厘定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对探讨古亚洲洋贺根山洋盆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敖包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327.7±2.6 Ma...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新发现的哈尔敖包二长花岗岩体出露于贺根山缝合带南侧,厘定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对探讨古亚洲洋贺根山洋盆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哈尔敖包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327.7±2.6 Ma,形成于早石炭世,并非前人推测的中二叠世;岩石富硅(SiO_(2)平均值为76.04%)、碱(K_(2)O+Na_(2)O平均值为8.82%)、铝(Al_(2)O_(3)平均值为13.44%)及Rb、Pb、Th、U、Ta、LREE,低镁、铁、锰、钙、钛、磷(P_(2)O_(5)平均值为0.03%)及Sr、Eu、Nb、Ti、HREE,铕负异常较明显(δEu平均值为0.30)。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哈尔敖包二长花岗岩显示Ⅰ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同碰撞向后造山转换阶段的初始伸展构造环境,Zr/Hf、Nb/Ta比值及岩石分异指数(DI=94.93~96.81)显示岩浆在侵位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分异演化。结合区域研究成果,哈尔敖包早石炭世二长花岗岩体的识别与确定,表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与锡林浩特微陆块可能在早石炭世早期发生了短暂碰撞造山作用,标示着古亚洲洋贺根山洋盆在早石炭世早期短暂性闭合后,于早石炭世晚期又快速打开并进入俯冲消减阶段,呈现出多旋回演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Ⅰ型花岗岩 早石炭世 贺根山洋盆 多旋回演化 贺根山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如罕敖包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其对古亚洲洋演化的启示
2
作者 程天赦 杨文静 +6 位作者 张学斌 滕超 杨欣杰 陈喜庆 肖登 吴荣泽 周长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8-1234,共17页
内蒙古西乌旗阿如罕敖包花岗闪长岩体出露于贺根山缝合带中东段南侧。阿如罕敖包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332±3~327±1 Ma,显示其形成于早石炭世;岩石具有高硅(SiO2含量为65.20%~68.27%)、富钠(Na_(2)O/K_(2)O值... 内蒙古西乌旗阿如罕敖包花岗闪长岩体出露于贺根山缝合带中东段南侧。阿如罕敖包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332±3~327±1 Ma,显示其形成于早石炭世;岩石具有高硅(SiO2含量为65.20%~68.27%)、富钠(Na_(2)O/K_(2)O值为2.56~4.35)、高铝(Al_(2)O_(3)含量为15.61%~17.35%,A/CNK值为1.02~1.17)、低镁(MgO含量为1.16%~1.61%,Mg^(#)值为29.54~41.75)等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44.73×10^(-6)~88.11×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6.75~10.18,(La/Yb)N=6.65~13.85]、铕无明显异常(δEu=0.79~1.07);高Sr(Sr含量为472×10^(-6)~552×10^(-6))、低Yb(Yb含量为0.86×10^(-6)~1.13×10^(-6))、低Y(Y含量为7.29×10^(-6)~11.42×10^(-6))、高Sr/Y值(Sr/Y=43.45~75.68)。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如罕敖包花岗闪长岩具有典型高Si岛弧型埃达克岩(O型)的特征,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其源岩可能是俯冲洋壳+大洋沉积物的部分熔融与上覆地幔橄榄岩发生反应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壳源物质的混染。本次发现可能佐证了古亚洲洋贺根山洋盆中东段在早石炭世尚未闭合。结合区域研究成果,本文初步认为古亚洲洋贺根山洋盆在早石炭世可能存在双向俯冲消减,这与前人认为古亚洲洋贺根山洋盆向北单向俯冲消减的观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根山缝合带 埃达克岩 贺根山洋盆双向俯冲 早石炭世 活动大陆边缘弧 花岗闪长岩 西乌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部阿登锡勒大队一带早石炭世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肖中军 王振强 +1 位作者 赵春勇 吴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7-786,共10页
本文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部阿登锡勒大队一带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年龄为335.9±1.3Ma。岩石地球化学具有高硅、富碱,贫TFe O、Mg O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3-1.15之间,TFe O/Mg O=6.58-10.13。稀土总量偏低... 本文对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部阿登锡勒大队一带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年龄为335.9±1.3Ma。岩石地球化学具有高硅、富碱,贫TFe O、Mg O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3-1.15之间,TFe O/Mg O=6.58-10.13。稀土总量偏低,轻稀土分馏程度相对较高,重稀土不分馏,δEu=0.25-0.69。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Sr、P、Ti表现为强烈亏损,而元素Nb、Ta则表现为相对亏损。属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形成于俯冲构造环境。通过区域对比分析,与近两年在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地区新发现的早石炭世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安山岩、英安岩共同构成了早石炭世贺根山洋盆向北俯冲形成的早石炭世岩浆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左旗 早石炭世 二长花岗岩 贺根山洋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部恩格日音棚地区早石炭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煜 田强国 +4 位作者 王振强 冯建之 康宏伟 肖中军 李新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70-1182,共13页
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恩格日音棚地区新发现一套英安岩、流纹岩及对应的火山碎屑岩组合,测得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33.0±1.4Ma,为早石炭世中期,代表宝力高庙组火山岩的初始喷发年龄。其中多数样品具钙碱性系列特征,在TAS图... 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恩格日音棚地区新发现一套英安岩、流纹岩及对应的火山碎屑岩组合,测得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33.0±1.4Ma,为早石炭世中期,代表宝力高庙组火山岩的初始喷发年龄。其中多数样品具钙碱性系列特征,在TAS图解中,分别落入流纹岩区和粗面岩-英安岩区;所有样品具相似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稀土元素总量中等(∑ REE=110.6×10^-6~273.3×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2.39~5.31),具较弱的负Eu异常(δEu= 0.48~0.65)。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亏损高场强元素P、Ti、Nb、Ta为特征,显示岩浆来源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于俯冲构造环境。通过区域对比,早石炭世火山岩与贺根山蛇绿岩带北侧二连东乌旗一带的早石炭世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等共同构成了早石炭世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岩浆弧。早石炭世贺根山洋盆开始向北俯冲进入消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苏尼特左旗 早石炭世 英安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贺根山洋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