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羌塘中部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吴珍汉
季长军
王涛
刘志伟
赵珍
王茜
陈云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华南江南-雪峰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体系与油气资源效应 |
李建青
滕龙
方朝刚
章诚诚
邵威
吴通
刘桃
黄正清
廖圣兵
|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贺兰山小松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演化 |
黄喜峰
钱壮志
孙保平
吴文奎
陆彦俊
王成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4
|
北山造山带黑鹰山晚三叠世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对造山带演化的制约 |
邵兆刚
陈宣华
王增振
陈言飞
徐盛林
余苇
苏和
韩乐乐
徐大兴
丁奕文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逆冲推覆带超深层致密砂岩地应力场模拟及分区评价 |
邢梓萌
李瑞雪
邓虎成
宿航
张家维
何建华
张辉
胡笑非
马顺婷
|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超深层逆冲推覆构造致密砂岩储层地应力场扰动特征——以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地区白垩系储层为例 |
张家维
李瑞雪
邓虎成
邢梓萌
张辉
何建华
王志民
杨宇勇
宿航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萍乐凹陷东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资源效应 |
邵威
李建青
方朝刚
刘桃
黄正清
廖圣兵
王元俊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逆掩推覆构造的地震波照明与观测系统优化 |
董良国
吴晓丰
唐海忠
陈生昌
杨锴
刘守伟
|
《石油物探》
EI
CSCD
|
2006 |
53
|
|
9
|
拉萨地块北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
吴珍汉
叶培盛
胡道功
刘琦胜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10
|
东昆仑南部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
吴珍汉
叶培盛
赵文津
Patrick J.Barosh
胡道功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11
|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
郭华
吴正文
柴育成
冯明
|
《现代地质》
CAS
CSCD
|
2002 |
21
|
|
12
|
新疆若羌县砂梁西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勘查找矿意义 |
闵壮
陈正乐
王永
王威
霍海龙
潘家永
朱炳玉
杜晓飞
韩凤彬
张文高
吴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低温热年代学和构造模拟约束下逆冲推覆带的构造-热演化及剥露历史恢复 |
冯乾乾
邱楠生
腾格尔
钟宁宁
吴航
龙康杰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下扬子逆冲推覆构造后缘凹陷油气富集关键要素及有利勘探方向 |
邵威
周道容
李建青
章诚诚
刘桃
|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5
|
高陡逆掩推覆构造地区地震观测系统研究 |
邓志文
|
《石油物探》
EI
CSCD
|
2002 |
16
|
|
16
|
西南天山柯坪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地壳缩短分析 |
杨晓平
冉勇康
宋方敏
徐锡伟
程建武
闵伟
韩竹军
陈立春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8
|
|
17
|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期次及时空迁移规律 |
孙晓猛
吴根耀
郝福江
张梅生
刘鹏举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9
|
|
18
|
西藏北部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与唐古拉山的隆起 |
李亚林
王成善
伊海生
刘志飞
李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1
|
|
19
|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及成因机制 |
王鹏程
李三忠
刘鑫
余珊
刘博
索艳慧
薛友辰
安慧婷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6
|
|
20
|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山前带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
胡建中
谭应佳
张平
张艳秋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