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Δ-分布模型法评估调查数据带有极端值的渔业生物的平均资源密度 被引量:6
1
作者 袁兴伟 姜亚洲 程家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海洋生物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从而造成底拖网调查数据频数分布显著偏斜。偶尔出现的极端值,会直接影响资源密度均值和方差的估计。作者根据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库中资料,利用Δ-分布模型法和调查设计法分别估算了2005年夏季... 海洋生物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从而造成底拖网调查数据频数分布显著偏斜。偶尔出现的极端值,会直接影响资源密度均值和方差的估计。作者根据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库中资料,利用Δ-分布模型法和调查设计法分别估算了2005年夏季的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2007年春季的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以及2008年秋季的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的平均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利用Δ-分布模型法对3种鱼类资源密度均值的估算值均低于调查设计法,且Δ-分布模型法对资源密度均值进行估算时的标准误差也相对较小。因此,针对调查数据中出现极端值的情况,如果资源密度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利用Δ-分布模型法对资源密度均值进行估算是一种稳健的评估方法,值得在渔业评估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拖网调查 平均资源密度 调查设计 Δ-分布模型 评估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E观测误差分布类型对陆地生态系统机理模型参数估计的影响--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黎 于贵瑞 +2 位作者 LUO Yiqi 顾峰雪 张雷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017-3026,共10页
基于观测数据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参数估计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模拟和预测能力,降低模拟不确定性。在已有参数估计研究中,涡度相关技术测定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数据的随机误差通常被假设为服从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然而近年来已有研究表... 基于观测数据的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参数估计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模拟和预测能力,降低模拟不确定性。在已有参数估计研究中,涡度相关技术测定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数据的随机误差通常被假设为服从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然而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NEE数据的随机误差更服从双指数分布。为探讨NEE观测误差分布类型的不同选择对陆地生态系统机理模型参数估计以及碳通量模拟结果造成的差异,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区域,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利用2003~2005年测定的NEE数据对陆地生态系统机理模型CEVSA2的敏感参数进行估计,对比分析了两种误差分布类型(正态分布和双指数分布)的参数估计结果以及碳通量模拟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正态观测误差模拟的总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呼吸的年总量分别比基于双指数观测误差的模拟结果高61~86gCm-2a-1和107~116gCm-2a-1,导致前者模拟的NEE年总量较后者低29~47gCm-2a-1,特别在生长旺季期间有明显低估。在参数估计研究中,不能忽略观测误差的分布类型以及相应的目标函数的选择,它们的不合理设置可能对参数估计以及模拟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E 生态系统模型 参数估计 误差分布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形状A301氨合成催化剂反应-扩散模型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涛 徐懋生 +1 位作者 朱炳辰 房鼎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23-126,共4页
测定了不规则形状A30 1氨合成催化剂的形状系数和球化的当量直径及高压下本征动力学方程 ,采用SPSR法测定的曲折因子 ,建立了多组分单一反应等温球形A30 1氨合成催化剂内反应 -扩散一维模型 ,用正交配置法求解了模型 。
关键词 不规则形状 A301氨合成催化剂 反应-扩散模型 实验验证 正交配置 内扩散有效因子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气流分布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17
4
作者 庄达民 孟宪海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2-338,共7页
准确地模拟室内气流分布对优化室内通风设计及预测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室内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大都采用k ε两方程湍流模型 ,该方法求解出的是流动变量的平均值 ,无法给出流场结构的详细信息 ,体现不出湍流流动... 准确地模拟室内气流分布对优化室内通风设计及预测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室内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大都采用k ε两方程湍流模型 ,该方法求解出的是流动变量的平均值 ,无法给出流场结构的详细信息 ,体现不出湍流流动的瞬时性的特点。本文采用大涡模拟 (LES)法求解室内气流分布 ,使用HSMAC法保证计算的稳定性和收敛性。通过对室内等温贴附射流和非等温受限射流两种类型的射流作用下的室内气流分布计算 ,以及导入k 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分布 大涡模拟 HSMAC к-ε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负载率和设备检测信息的油浸式变压器故障率模型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翔 宋子彤 +2 位作者 杨致慧 周勤 郭创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59-1165,共7页
为建立一种综合反映不可修复(老化)故障和可修复故障的油浸式变压器故障率模型,提出了通过搭建设备健康指数与设备期望寿命的关系,将健康指数作为参量引入到老化失效模型中,实现从老化发展和状态评估的角度共同表征故障率的新模型,即Arr... 为建立一种综合反映不可修复(老化)故障和可修复故障的油浸式变压器故障率模型,提出了通过搭建设备健康指数与设备期望寿命的关系,将健康指数作为参量引入到老化失效模型中,实现从老化发展和状态评估的角度共同表征故障率的新模型,即Arrhenius-Weibull-HI模型。在算例分析中,提出当历史数据完整时,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拟合获取新模型的参数;当历史数据缺失设备检测信息时,可结合非序贯蒙特卡罗法求解待拟参数的近似解。算例所获得的拟合结果表明了新模型具备表征实际故障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故障率模型 阿列纽斯-威布尔模型 健康指数 威布尔分布 非序贯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倍增CCD噪声参数的估计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闻文 刘婧婧 +1 位作者 陈钱 顾国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46-4152,共7页
为定量评价电子倍增CCD(EMCCD)图像噪声的大小,实现对EMCCD图像噪声参数的准确估计,研究了EMCCD的噪声分布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首先,讨论了EMCCD图像的噪声来源及其统计特性,由此建立了适于EMCCD的噪声分布模型。然后,提出了两种EMCC... 为定量评价电子倍增CCD(EMCCD)图像噪声的大小,实现对EMCCD图像噪声参数的准确估计,研究了EMCCD的噪声分布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首先,讨论了EMCCD图像的噪声来源及其统计特性,由此建立了适于EMCCD的噪声分布模型。然后,提出了两种EMCCD噪声参数估计方法——矩估计法和高斯-牛顿法,采用Monte Carlo仿真验证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矩估计法和高斯-牛顿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均为10-2量级,估计精度较高,且高斯-牛顿法的估计精度要高于矩估计法。采集一系列无增益时积分时间为50 s的暗场图片和增益为50的本底图片,利用矩估计法和高斯-牛顿法分别估计出EMCCD的暗电流噪声、时钟感生电荷噪声和读出噪声,实验结果表明,估计值与EMCCD指标值一致,证明矩估计法和高斯-牛顿法能有效估计噪声参数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倍增CCD 噪声分布模型 矩估计 高斯-牛顿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巫爱霞 张官萍 冯汉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模型 计算机技术 中耳 有限元分析 研究对象 有限元方 应力-应变 弹性体 应力分析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势场中理想气体粒子分布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汝顺 王开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5-317,共3页
应用统计力学的方法,首先证明了玻耳兹曼分布律完全符合统计力学中麦克斯韦-玻耳兹曼统计法,说明了玻耳兹曼分布律与各种势场中的理想气体粒子存在的空间维数和遵从何种能谱无关。然后进一步推证了遵从玻色-爱因斯坦和费米-狄拉克统计... 应用统计力学的方法,首先证明了玻耳兹曼分布律完全符合统计力学中麦克斯韦-玻耳兹曼统计法,说明了玻耳兹曼分布律与各种势场中的理想气体粒子存在的空间维数和遵从何种能谱无关。然后进一步推证了遵从玻色-爱因斯坦和费米-狄拉克统计法的理想气体粒子处在各种势场中按势能的分布规律,其结论为粒子数密度是势能的幂级数函数。并且应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手段绘制出势场中理想玻色和费米气体粒子按势能分布向经典粒子按势能分布的过渡曲线。由此可以证明玻耳兹曼分布规律只是玻色和费米分布规律的一级近似,所以后者才是处在势场中理想气体粒子的一般性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耳兹曼分布 麦克斯韦-玻耳兹曼统计 玻色-爱因斯坦和费米-拉克统计 粒子的平均热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kε模型模拟计算膜管内的二维湍流流动
9
作者 谷和平 叶国祥 +2 位作者 徐南平 王廷儒 时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28-32,共5页
运用k ε模型成功地建立了适用于微滤、超滤管式膜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壁面条件采用了壁面函数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渗透通量下管内二维速度分布和压强分布,模型的... 运用k ε模型成功地建立了适用于微滤、超滤管式膜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壁面条件采用了壁面函数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渗透通量下管内二维速度分布和压强分布,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获得了验证。模型的建立为模拟计算膜管内的传质分离过程和预测通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ε模型 湍流 壁面函数 速度分布 压强分布 数值模拟 传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步长ADMM的电-气混联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波 倪筹帷 +2 位作者 李志浩 张维桐 陈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4-299,共6页
随着微型燃气轮机和以其为基础的热电联供单元的大量配置,电力、天然气系统之间的联合优化调度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电-气混联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双层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框架,考虑到各子系统间信息的不透明特性,上层基于日前预测... 随着微型燃气轮机和以其为基础的热电联供单元的大量配置,电力、天然气系统之间的联合优化调度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电-气混联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双层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框架,考虑到各子系统间信息的不透明特性,上层基于日前预测数据和自适应步长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建立以系统成本为目标函数的分布式日前优化调度模型;针对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波动,下层基于短时预测数据建立以遵循日前调度方案为目标的实时调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电-气混联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和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混联系统 优化调度 分布式优化 多时间尺度 自适应步长交替方向乘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反应器中水层对Cu-Zn共沉淀过程的影响
11
作者 陈鑫超 凌晨 +2 位作者 蒋新 陈帅帅 卢建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61-4268,共8页
探索了利用扩散反应的耦合制备更均匀的铜锌共沉淀物的方法。通过在微反应器中引入水层并调节水层占总流量的比例,制得了高催化活性的Cu/ZnO共沉淀催化剂。采用高倍电镜线扫(HRTEM/EDS)、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氢气程序升温还... 探索了利用扩散反应的耦合制备更均匀的铜锌共沉淀物的方法。通过在微反应器中引入水层并调节水层占总流量的比例,制得了高催化活性的Cu/ZnO共沉淀催化剂。采用高倍电镜线扫(HRTEM/EDS)、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N_2O化学反应法分析催化剂微结构的差异以及演变关系。结果显示,水层占比增加,初始沉淀物Cu-Zn分布更加均匀,陈化得到的前体中锌含量增大,焙烧得到的氧化物CuO和ZnO接触面积增加,相互作用力不断增强,最终提升了催化剂催化活性。通过模型数值分析发现,Zn~)2+_较快的扩散速率部分抵消了其反应速率慢导致的不均匀性;随着水层占比增加,形成均匀沉淀的扩散-反应动态平衡区域增加,产物中均匀沉淀物的比例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共沉淀 显微结构 模型 数值模拟 Cu-Zn分布 扩散-反应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充胶固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志慧 孟庆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0,15,共6页
针对底充胶固化模型构建复杂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的底充胶固化模型。利用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来描述底充胶固化过程中杨氏模量E和线膨胀系数αl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由石英玻璃和底充胶... 针对底充胶固化模型构建复杂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的底充胶固化模型。利用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来描述底充胶固化过程中杨氏模量E和线膨胀系数αl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由石英玻璃和底充胶两层材料构成的理论验证模型。模拟得到的边沿处法线方向位移和实测结果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Maxwell模型 杨氏模量 线膨胀系数 费米-拉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营养物基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超 凌佳楠 +4 位作者 闫振广 安立会 邓邦平 欧梦圆 郑欣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2-1422,共11页
制定氮磷营养物基准是预防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梳理了2010-2022年杭州湾历史监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筛选了杭州湾营养物基准关键指标,并综合运用频数分布法、压力-响应模型等方法对指标进行统计分... 制定氮磷营养物基准是预防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梳理了2010-2022年杭州湾历史监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筛选了杭州湾营养物基准关键指标,并综合运用频数分布法、压力-响应模型等方法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推导营养物基准值。结果表明:①溶解性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SPR)是制定杭州湾营养物基准的关键营养物指标,其浓度变化直接影响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hla和DO则是关键生物学指标,可用于评价水体健康程度。②由于频数分布法和压力-响应模型法的适用性不同,两种方法推导出的杭州湾营养物基准值存在较大差异,由压力响应模型法得出的营养物基准值比频数分布法高。③根据杭州湾目前的水质状况和富营养化水平,本研究提出杭州湾DIN、SPR的基准值分别为0.732和0.033 mg/L。研究显示,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推导出的营养物基准值更符合水生态保护的实际需求,本研究结果可为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及营养物标准修订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富营养化 营养物基准 频数分布 压力-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发射光谱诊断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连水 刘凤良 +1 位作者 党伟 王百荣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5-250,共6页
利用微量Ar的发射光谱,对标准大气压N2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对所得Ar原子荧光谱线归属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谱线相对荧光强度比值法,玻尔兹曼曲线斜率法和费米-狄拉克布居分布模型法3种计算方法,对标准大气压N2脉冲... 利用微量Ar的发射光谱,对标准大气压N2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对所得Ar原子荧光谱线归属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谱线相对荧光强度比值法,玻尔兹曼曲线斜率法和费米-狄拉克布居分布模型法3种计算方法,对标准大气压N2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玻尔兹曼曲线斜率法和费米-狄拉克布居分布模型法计算得到的电子激发温度非常接近,分别为(7 474±500)K和(7 480±500)K,说明本研究所涉及的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至少接近局部热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流光放电 玻尔兹曼曲线斜率 费米-狄拉克布居分布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海域中国对虾资源量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谷德贤 王婷 +2 位作者 刘国山 刘茂利 王晓宇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2,共6页
根据2013年5、6、8、10月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结果,利用-分布模型法、扫海面积法、Cadina经验公式等,对天津海域中国对虾资源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调查海域5月未捕获中国对虾,6月中国对虾平均体重为4.31 g... 根据2013年5、6、8、10月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结果,利用-分布模型法、扫海面积法、Cadina经验公式等,对天津海域中国对虾资源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调查海域5月未捕获中国对虾,6月中国对虾平均体重为4.31 g,平均体长75.82 mm,平均头胸甲长23.04 mm,8月中国对虾平均体重为23.82 g,平均体长143.33 mm,平均头胸甲长43.38 mm,10月捕获中国对虾1尾。中国对虾8月份平均资源密度最大,为1 502.94 ind/km2、43.31 kg/km2,其资源分布呈逐月向外海深水区推移的趋势,资源量分布重心:6月位于117°53.23'E、39°00.28'N,8月位于117°57.22'E、38°52.96'N,10月位于118°00'E、39°00'N。2013年天津海域中国对虾现存资源量为129.93 t,最大持续产量为212.2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海域 中国对虾 Δ-分布模型 资源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搜索零序电压变化量的小电阻接地配电网故障测距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睿 张鹏 +2 位作者 孔令昌 程孟晗 王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针对小电阻接地配电网单相故障后保护直接作用于跳闸,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压变化量的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分布与集总参数相结合的配电线路故障分析模型,分析了零序电压沿线分布规律,推导了故障位置与故障区... 针对小电阻接地配电网单相故障后保护直接作用于跳闸,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压变化量的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分布与集总参数相结合的配电线路故障分析模型,分析了零序电压沿线分布规律,推导了故障位置与故障区段首、末端零序电压、电流的关系,根据双端推算零序电压在故障点处差值最小原理来构建故障精确测距方程,采用进退-黄金分割法联合搜索求解故障距离。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改进型IEEE34节点小电阻接地配电网故障仿真模型,同时在10 kV配电网真型故障试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测距精度高、定位速度快、鲁棒性强,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阻接地配网 分布-集总参数模型 零序电压分布特征 进退-黄金分割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值理论的轨道不平顺峰值超限管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庆 汪健辉 +3 位作者 李晨钟 利璐 冯晓云 王青元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2-87,共6页
在高速度、高密度的现代铁路运输条件下,轨道不平顺峰值管理是指导轨道养护维修、保障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评价标准。为研究现有峰值管理办法的合理性,采用基于极值理论峰值过阈值法模型,以历史检测数据中超限数据作为建模对象,利用广义... 在高速度、高密度的现代铁路运输条件下,轨道不平顺峰值管理是指导轨道养护维修、保障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评价标准。为研究现有峰值管理办法的合理性,采用基于极值理论峰值过阈值法模型,以历史检测数据中超限数据作为建模对象,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拟合超限数据样本,结合峰值管理的超限峰值划分及超限概率提出峰值管理建议值。相较于研究轨道动检数据整体分布情况,所提方法更关注轨道不平顺超限值的分布规律,因此,得到的峰值管理值侧重反映线路劣化区段,更符合养护维修的实际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峰值管理值大部分指标及等级划分较为合理,但轨向及加速度管理值相对宽松,可根据线路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标准;轨距的管理值相对严格,可适当放宽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峰值管理 极值理论 峰值过阈值-广义帕累托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叶片离心泵叶轮内三维湍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付强 朱荣生 李维斌 《排灌机械》 2005年第3期14-16,共3页
为提高离心泵的优化设计水平,介绍了计算的控制方程和叶轮通道网格划分方法,采用压强连接的隐式修正SIMPLEC算法,结合雷诺平均法的RNGκ-ε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应用商业CFD软件FLUENT,对叶轮内部的三维湍流流动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具有扭... 为提高离心泵的优化设计水平,介绍了计算的控制方程和叶轮通道网格划分方法,采用压强连接的隐式修正SIMPLEC算法,结合雷诺平均法的RNGκ-ε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应用商业CFD软件FLUENT,对叶轮内部的三维湍流流动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具有扭曲叶片的离心泵叶轮叶型对流速分布、压力分布和泵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叶轮内流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叶轮 扭曲叶片 湍流数值模拟 RNGκ-ε模型 FLUENT 三维湍流流动 壁面函数 CFD软件 设计水平 划分方 控制方程 流速分布 压力分布 流动规律 平均 泵性能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圆管湍流射流冲击平板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庆光 徐忠 张永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05-1205,共1页
采用标准k ε模型和壁面函数法 ,对冲击射流场的平均速度和湍动能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 .将充分发展和均匀速度分布 2种入口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数值计算能够预测到湍动能分布的趋... 采用标准k ε模型和壁面函数法 ,对冲击射流场的平均速度和湍动能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 .将充分发展和均匀速度分布 2种入口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数值计算能够预测到湍动能分布的趋势 ,但对滞止点附近湍动能的预测值过高 ,高达实验值的 5倍 ;在各向同性占优势的壁射流中 ,平均速度的分布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射流入口条件对湍动能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 ;要提高冲击射流场总体的预测效果 ,需要针对滞止区和近壁区内的流动特性 ,对k ε模型进行修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ε湍流模型 壁面函数 冲击射流场 入口条件 平均速度 湍流 湍动能分布 空气动力学 半封闭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大跨指廊屋盖脉动风压非高斯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之松 姚彬彬 +2 位作者 方智远 李正良 涂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10,共10页
基于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异形大跨屋盖的平均风压分布及脉动风压非高斯特征,分别采用高阶统计量法和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法对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进行判别并划分其分布区域,最后通过5种概率分... 基于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异形大跨屋盖的平均风压分布及脉动风压非高斯特征,分别采用高阶统计量法和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法对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进行判别并划分其分布区域,最后通过5种概率分布模型对非高斯脉动风压的概率分布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屋盖表面平均风压以负压分布为主,且负压极值多出现于屋脊或屋面转角的气流分离区;异形大跨屋盖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显著,非高斯脉动风压主要出现在屋面迎风前缘、指廊背风侧和屋面转角处,相较于高阶统计量法,K-S检验法的划分结果集中度更好,规律性更强;通过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拟合效果,5种概率分布模型中的Weibull模型对非高斯脉动风压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结构 非高斯特性 高阶统计量 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K-S)检验 概率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