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费尔巴哈哲学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金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7-21,共5页
从费尔巴哈哲学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王金福我们从前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认识深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式理解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对立的,因... 从费尔巴哈哲学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王金福我们从前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认识深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式理解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对立的,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机械的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辩证法思想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历史唯物主义 直观的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误区──兼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实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曙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30,共6页
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误区──兼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实质张曙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是"回到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重新研读和阐释,修正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和错误理解,正确地把... 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误区──兼论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实质张曙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是"回到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重新研读和阐释,修正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片面和错误理解,正确地把握其思想内蕴和精神实质,并将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中心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人的解放 传统唯物主义 人的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普列汉诺夫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论述
3
作者 李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13,共7页
普列汉诺夫对费尔巴哈的论述颇多,我国学者对这些论述的理解有的有道理,有的本文却不赞同。作者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特别是不同于法国唯物主义的特点,主要在于它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依据这一总的理解,作者对普列... 普列汉诺夫对费尔巴哈的论述颇多,我国学者对这些论述的理解有的有道理,有的本文却不赞同。作者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特别是不同于法国唯物主义的特点,主要在于它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依据这一总的理解,作者对普列汉诺夫的有关论述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哲学 普列汉诺夫 马克思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认识论 人本主义 黑格尔 异化劳动理论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旧唯物主义与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建宏 《河南社会科学》 1997年第2期30-33,共4页
论新旧唯物主义与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邓建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建立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他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称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 论新旧唯物主义与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邓建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建立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他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称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政治社会 人类社会 政治国家 政治解放 人类解放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政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
5
作者 吴启文 陈长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6-13,共8页
本文简要地阐明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结合的原则在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巾的地位。这一原则,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是贯彻始终的。在一些辩证唯物主义框架下阐述的哲学则片面地发展了马克思哲学中自然主义的方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 本文简要地阐明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结合的原则在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巾的地位。这一原则,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是贯彻始终的。在一些辩证唯物主义框架下阐述的哲学则片面地发展了马克思哲学中自然主义的方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克服这种片面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恢复和发展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主义 人(?)主义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的辩证法 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斯大林哲学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理论道路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6
作者 顾易铭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3期65-66,共2页
高校的哲学教科书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时,总是从三个方面阐述它产生的历史背景:(1)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2)自然科学前提(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突出了它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或者称之为大背景,而对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生... 高校的哲学教科书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时,总是从三个方面阐述它产生的历史背景:(1)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2)自然科学前提(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突出了它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或者称之为大背景,而对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生活经历,思想过程及理论道路是很少涉及的.从主观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位领袖自身世界观演变的结果,他们不是天生的无产阶级思想家,他们一生不断辛勤探索和艰苦创新,从他们自身的理论道路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恩格斯 黑格尔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无产阶级 费尔巴哈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心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精神现象学到人学现象学——析青年马克思《1844年手稿》中对黑格尔的批判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一兵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6-73,共8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补入的对黑格尔的批判,并非是一般地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而是用费尔巴哈的人学现象学来进行的改造。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背后的人本主义具有的非历史的根本错...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补入的对黑格尔的批判,并非是一般地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而是用费尔巴哈的人学现象学来进行的改造。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背后的人本主义具有的非历史的根本错误。这里,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与以后《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中对同一对象的批判在焦点、主题、重点上都有重大的异质性。此时,马克思是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学现象学进一步深化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青年马克思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精神现象学》 自我意识 人本主义 青年黑格尔派 黑格尔辩证法 唯心主义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探微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耕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27-33,共7页
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探微杨耕1.某种学说创立者“形象”的变换,在思想史上并不罕见。但是,像马克思这样引起持久的、广泛的、世界性的争论,聚讼纷纭,却是罕见的,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也就越大。当然,我注意... 马克思世界观转变探微杨耕1.某种学说创立者“形象”的变换,在思想史上并不罕见。但是,像马克思这样引起持久的、广泛的、世界性的争论,聚讼纷纭,却是罕见的,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也就越大。当然,我注意到,在众说纷纭的见解中又存在着两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市民社会 哲学批判 唯心主义 世界观转变 黑格尔 马克思恩格斯 历史研究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实践观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万古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对象性的活动 人化的自然界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内在固有的尺度” 合规律 人的实践活动 对象世界 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近代哲学主题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10
作者 张奎良 尹树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51,共7页
马克思在他所进行的哲学革命中深刻地批判了自然法理论、思辨历史哲学,指出了欧洲近代思想对人的抽象认识的片面性。自然法把个人的权利看成是天赋的,不理解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生成;思辨历史哲学则把历史看成是精神范畴的发展史。马... 马克思在他所进行的哲学革命中深刻地批判了自然法理论、思辨历史哲学,指出了欧洲近代思想对人的抽象认识的片面性。自然法把个人的权利看成是天赋的,不理解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生成;思辨历史哲学则把历史看成是精神范畴的发展史。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理解了辩证法,提出了要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和主观方面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因而消除了历史生活中的惰性和思辨性,真正实现了卢梭以来对社会生活进行历史理解的愿望,使历史学理论成为革命的科学,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也摆脱了简单的大颠覆形式,具有了人的全面解放、摆脱奴役的内涵。马克思的革命哲学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欧洲近代哲学 马克思哲学 黑格尔 自我意识 辩证法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认识论哲学 思辨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手稿》到《提纲》:既非“转换”亦非“借代”——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一致性论辩
11
作者 朱宝信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40,共4页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部著作是什么关系?近年来,国内学界出现两种相互对立的甚有影响的观点,即“转换”说和“借代”说。“转换”说认为,从《手稿》到《提纲》...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部著作是什么关系?近年来,国内学界出现两种相互对立的甚有影响的观点,即“转换”说和“借代”说。“转换”说认为,从《手稿》到《提纲》,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发生了转换,《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稿》 马克思哲学 人本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的人道主义 自然主义 人的实践本质 异化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经验对象”与认识的主体性
12
作者 辜堪生 《人文杂志》 1987年第1期13-13,共1页
康德提出主体认识的不是纯粹的自然物(物自体),而是主体用时空先天形式和感性材料构成的“经验对象”(现象)。对康德这种从主体角度去规范认识对象,马克思曾给予某种赞赏。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 康德提出主体认识的不是纯粹的自然物(物自体),而是主体用时空先天形式和感性材料构成的“经验对象”(现象)。对康德这种从主体角度去规范认识对象,马克思曾给予某种赞赏。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经验对象 康德 认识对象 先天形式 物自体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主体角 感性活动 主体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怎样学习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13
作者 赵兴良 《求实》 1984年第5期22-25,共4页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特别是对其中的“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有的给人以启发,但也有的产生了十分有害的影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人的本质是人类追求自...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特别是对其中的“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有的给人以启发,但也有的产生了十分有害的影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人的本质是人类追求自由的活动”、就是突出的表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原因是复杂的,但就方法论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人的本质 怎样学 《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手稿》 成熟期 哲学的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