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当代价值 |
龚秀勇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
|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改造 |
汤蓉生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1986 |
0 |
|
3
|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比较分析 |
窦宁
周倩
|
《河南农业》
|
2011 |
0 |
|
4
|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对我国学者相关分歧的评析及启示 |
刘召峰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5
|
不抛弃人本主义能否创立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探讨之一 |
李文成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6
|
马克思从“类”到“社会”的话语转变:赫斯的贡献 |
李乾坤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7
|
马克思关于人的丰富性理论 |
谷声然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