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产业链贸易网络结构韧性的演化与评估 被引量:7
1
作者 左芝鲤 成金华 +1 位作者 郭海湘 詹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锂已成为新能源革命的驱动力,国际社会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资源之一,其生产和消费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从贸易网络结构韧性的角度出发研究锂产业链,对优化产业布局,锻造强韧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该... 锂已成为新能源革命的驱动力,国际社会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资源之一,其生产和消费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从贸易网络结构韧性的角度出发研究锂产业链,对优化产业布局,锻造强韧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构建“度分布-度关联”双变量贸易网络结构韧性演化评价模型,对比分析了2000—2021年全球锂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贸易网络结构韧性类型及演化趋势,并针对美国制造业回流等现实背景,对全球锂产业链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论表明:①就节点度而言,中国、美国和欧洲是全球锂产业链贸易网络中最为活跃的国家及地区,其贯穿了锂全产业链的全球贸易。②就网络结构韧性而言,上游和中游网络有扁平化趋势,其层级性较低;下游网络立体化特征明显。③就网络类型而言,锂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仍处于同配性网络,下游网络已演化为韧性网络。④就网络结构韧性演化水平而言,锂产业链的网络结构韧性一直处于波动变化状态,综合水平表现为上游韧性<中游韧性<下游韧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完善相关机制建设,打造产业链良好生态;加大资源保障力度,强化资源自给重要性;深化锂产业链的整合重构,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以建成具有更高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锂产业链。该研究为了解全球锂产业链网络结构韧性格局,保障中国锂产品稳定供需,实现锂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产业链 贸易网络结构韧性 层级性 匹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用菌产品贸易的网络结构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芳 董婉婧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对中国食用菌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与其它国家间的食用菌产品贸易关联网络密度和中心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食用菌产品贸易的网络密度和中心度均较高,已经处于了世界食用菌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借助食... 对中国食用菌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与其它国家间的食用菌产品贸易关联网络密度和中心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食用菌产品贸易的网络密度和中心度均较高,已经处于了世界食用菌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借助食用菌产品数字贸易网络和平台的建设,利用中国食用菌贸易网络中心国的地位,可以促进世界食用菌贸易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贸易 数字贸易 贸易网络结构 网络密度 中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特征及演化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贺胜兵 许宸昊 周华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5,共13页
基于2002—2019年双边贸易数据,分析“一带一路”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发现:贸易网络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网络节点地位演化稳中有变,亚洲成为“一带一路”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的核心,... 基于2002—2019年双边贸易数据,分析“一带一路”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发现:贸易网络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典型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网络节点地位演化稳中有变,亚洲成为“一带一路”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的核心,并形成以中国为枢纽的多极化格局。内生机制检验表明,互惠结构效应驱动节点对积极展开互惠贸易;负向扩张结构效应促使出度明星节点抑制依附节点数量的增加;传递闭合结构效应推动网络产生传递闭合三角,形成贸易集群;时间结构效应既保持贸易关系相对稳定,又促进新关系的形成。经济体量、工业就业占比、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产生发送(接收)者效应,地理、语言和贸易组织邻近有利于促进贸易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内生结构效应和节点趋同效应出现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工业机器人 贸易网络结构 演化机制 TER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产品贸易格局与中国应对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尚艳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9,共12页
为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产品贸易的发展态势,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观测2011—2022年沿线国家出版产品贸易格局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沿线国家出版贸易网络结构稳健且具有较大发展空间;(2)不同国家出版贸易地位差异大,中国在“... 为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产品贸易的发展态势,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观测2011—2022年沿线国家出版产品贸易格局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沿线国家出版贸易网络结构稳健且具有较大发展空间;(2)不同国家出版贸易地位差异大,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产品贸易网络中最具影响力、发挥“桥梁”作用最显著;(3)出版贸易格局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在整个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针对我国与沿线国家出版贸易潜力亟待挖掘、与部分“桥梁”国家的贸易合作深度不足、出版贸易地理结构失衡问题,我国应发挥引领作用,技术赋能区域内资源建设;增强文化价值认同,匹配差别国家需求;优化贸易地理结构,分层次拓展海外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贸易 贸易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