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中国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
1
作者 穆沙江·努热吉 王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份(港澳台地区、西藏除外)2011-2021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正向促进中国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对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份(港澳台地区、西藏除外)2011-2021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正向促进中国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对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数字经济促进贸易方式转型的作用会受到数字产业化水平的影响,当数字产业化水平越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贸易方式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可通过影响环境规制和金融发展,进而促进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出口贸易方式转型 综合评价 环境规制 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由贸易区效应的一项检验:基于对外贸易方式转型的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红蕾 胡鑫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80,共14页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适应更为开放的贸易规则和标准的一种尝试。其效应如何,值得检验和探讨。以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为例,利用2001-201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DID模型实证分析自贸区成立对于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式的影响。结果表...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适应更为开放的贸易规则和标准的一种尝试。其效应如何,值得检验和探讨。以上海、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为例,利用2001-2017年的样本数据,运用DID模型实证分析自贸区成立对于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沪粤津闽自贸区设立对贸易进口和出口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从贸易方式来看,自贸区的成立对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表现出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对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则是负向抑制效应,为此自贸区政策未能明显促进贸易流量的增加。而随着自贸区内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其对于一般贸易进口和出口的正效应逐渐增强,促进自贸区内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使贸易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增加。为更好发挥出自贸区的贸易效应,促进贸易流量增加和贸易方式转型,应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大力发展新型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贸易效应 对外贸易方式转型 进出口贸易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改革视域下我国国际贸易方式转型探究
3
作者 刘院丽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36,共3页
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仍然为简单加工贸易,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必须转变国际贸易方式,创新贸易发展战略,构建适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仍然为简单加工贸易,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必须转变国际贸易方式,创新贸易发展战略,构建适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际贸易体系,着力培养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优质经济实体,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自身不断创新和优化,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优化组合,实现各项资源最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深化价格改革 国际贸易方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供应链金融与加工贸易企业转型
4
作者 王孝松 崔雨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7,共18页
近年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趋势不断加强。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需要创新金融产品的支持。结合可得数据,本文对上市企业的加工贸易转型进行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已呈现出显著缓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加工贸易企业... 近年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趋势不断加强。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需要创新金融产品的支持。结合可得数据,本文对上市企业的加工贸易转型进行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已呈现出显著缓解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加工贸易企业转型负面影响的调节效果,调节渠道主要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资金链与供应链风险。因此,在外部不确定性负面影响逐渐增加的当下,应重视供应链金融对加工制造业转型的促进作用,从提供资金支持与“稳链”“强链”两方面,发挥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加工贸易 贸易方式转型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