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条款功能特征与全球价值链嵌入
1
作者 范兆斌 周颖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3,共18页
在我国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和深化全球价值链竞争与合作的背景下,研究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类型条款的深度在成员双边全球价值链嵌入中的作用。根据贸易协定条款的功能,将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区分为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条... 在我国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和深化全球价值链竞争与合作的背景下,研究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类型条款的深度在成员双边全球价值链嵌入中的作用。根据贸易协定条款的功能,将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区分为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条款深度,在探讨两类贸易协定条款深度各自对成员之间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的基础上,特别分析了要素条款深度对产品条款深度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的产品条款深度和要素条款深化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要素条款深化还能够增强产品条款深度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协定深度 产品条款 要素条款 全球价值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如何影响中国出口企业风险——基于供应链敞口视角
2
作者 杜运苏 吴超男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85,共23页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和多边贸易体系深度变革的背景下,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化为中国出口企业抵御供应链风险、强化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机遇。基于供应链敞口视角,本文选取来自中国税收统计调查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深度贸易协定数...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和多边贸易体系深度变革的背景下,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化为中国出口企业抵御供应链风险、强化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机遇。基于供应链敞口视角,本文选取来自中国税收统计调查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深度贸易协定数据库等的宏微观数据,系统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对中国出口企业风险的影响效应、异质性表现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增加能够缩小进口中间品供应链敞口,进而降低出口企业的风险,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两种条款(“WTO+”和“WTO-X”)深度的增加均能降低出口企业风险,且“WTO-X”深度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与发达国家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化更有利于降低出口企业风险;较之外资企业,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增加更有助于降低本土出口企业风险。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增加主要通过中间品“内向化”和进口转移效应降低出口企业的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加快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供应链韧性及提升出口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 供应链敞口 中间品进口 出口企业风险 供应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与制造业分工地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运苏 刘艳平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38,共16页
基于2000—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对成员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提高对成员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有正向促进作用,无论是用覆盖率还是法定承诺率衡量深度,这一结论均成立;相对来说,... 基于2000—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对成员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提高对成员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有正向促进作用,无论是用覆盖率还是法定承诺率衡量深度,这一结论均成立;相对来说,法定承诺率深度指数对分工地位的影响更大;从细分指数来看,核心条款、WTO-X和非关税条款的深度指数对成员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正向促进作用相对较大;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分工地位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深度主要通过进口溢出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提高制造业分工地位,而虹吸FDI的提升效应不显著。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供一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 制造业 分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如何促进中国与伙伴国的产业转移?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英 董明烨 李成明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5,共14页
当前,全球产业布局加速重构,中国正积极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以优化产业布局。研究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化如何影响产业转移,有助于中国合理利用协定的制度优势完善产业转移策略。文章实证结论表明: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向伙伴国产业... 当前,全球产业布局加速重构,中国正积极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以优化产业布局。研究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化如何影响产业转移,有助于中国合理利用协定的制度优势完善产业转移策略。文章实证结论表明: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向伙伴国产业转移的促进效应尤为显著,且该效应是通过提高国家开放度,特别是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得以实现;对于高收入水平、高制度质量的国家和高技术行业而言,协定深化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时,协定深化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市场与资源导向型行业,中国向外产业转移时,协定深化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和技术导向型产业;高标准的区域贸易协定更有利于中国与伙伴国的价值链合作,有利于协定双方参与以对方为枢纽的复杂价值链;条款异质性充分印证了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的“第二代贸易政策”特征及其对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未来,中国应积极签署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合作和产业合作策略;推动中国和伙伴国的开放度提升,优化双方的营商环境;通过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延伸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外循环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深度 WTO+条款 WTO-X 条款 产业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冲击下的我国商贸治理选择
5
作者 赵迎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26-28,共3页
世贸组织的贸易治理地位随着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而受到削弱,因此,本文通过经济学分析、文献评述和对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的逻辑分析,阐述了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的性质和影响。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是深于和广于世贸组织的深层条款,可... 世贸组织的贸易治理地位随着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而受到削弱,因此,本文通过经济学分析、文献评述和对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的逻辑分析,阐述了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的性质和影响。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是深于和广于世贸组织的深层条款,可以提升参与国的全球供应链竞争力,但是,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被"绑架"其中。所以,本文在分析了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的多边化与区域化冲击后,提出了我国在面对多边化贸易治理和区域化贸易治理时的具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跨区域贸易协定 世贸组织 多边贸易治理 全球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协定与亚太价值链关联 被引量:8
6
作者 蒋庚华 刘菲菲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46,共31页
本文基于特惠贸易协定(PTAs)数据库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增加值贸易(OECD-TIVA)数据库,以20个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相互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了贸易协定的签署对亚太国家(地区)间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并在此... 本文基于特惠贸易协定(PTAs)数据库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增加值贸易(OECD-TIVA)数据库,以20个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相互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了贸易协定的签署对亚太国家(地区)间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贸易协定深度指标,进一步探究贸易协定内容的深化对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促进了亚太国家(地区)间的双边价值链关联,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协定内容的深化而增强。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亚太地区贸易协定深化对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双边协定、浅度价值链关联和边境内条款上。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能增强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价值链关联程度的促进效应,但这种增强作用并不随贸易协定内容的深化而增强,且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及深化阻碍双边间接价值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亚太价值链 双边价值链关联 贸易协定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
7
作者 于荣光 王宏伟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推进高水平开放是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考察中国已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是否显著提升了中国服务贸易水平,基于中国服务贸易协定文本构建了行业层面的市场准入指标,以解决以往研究不区分行业开放差异导致的测度偏误问题,并... 推进高水平开放是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考察中国已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是否显著提升了中国服务贸易水平,基于中国服务贸易协定文本构建了行业层面的市场准入指标,以解决以往研究不区分行业开放差异导致的测度偏误问题,并且利用OECD-TIVA数据库行业贸易数据检验了市场准入、协定深度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双边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准入及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对服务贸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方面,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阶段效应逐步显现随后减弱,显著促进了中国向发达经济体的服务贸易进口以及中国向发展中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对开放水平大幅提升的行业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深度 服务贸易限制指数 市场准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