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改革会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吗?——来自中国非金融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蒋海 钟文华 宁致远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0,共18页
基于2013—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研究银行贷款损失制度的关键改革(已发生信用损失模型向预期信用模型变更)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改革显著降低企业债务风险,主要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治理机... 基于2013—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研究银行贷款损失制度的关键改革(已发生信用损失模型向预期信用模型变更)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损失拨备制度改革显著降低企业债务风险,主要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治理机制与降低代理成本两条路径发挥作用;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自有资金比例较低、金融负债比率较高企业的债务风险受到的影响更显著;改革通过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提升股票流动性及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从而改善企业的资本市场表现。基于此,建议完善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搭建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多维数据以增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预警能力;推动银行机构建立自动化预期信用损失评估系统,减少主观层面的风险判断失误;提升国内企业财务报告透明度,引导企业科学规划债务结构和规模,强化偿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损失拨备制度 预期信用损失(ECL)模型 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信息披露 代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