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不对称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影响
1
作者 王隽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38,41,共3页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金融市场中,由于对企业信息掌握的不对称给银行发放贷款带来重大的风险隐患,农村信用社的脆弱风险防范体系更加要着重提防信息不对称对信贷发放的负面影响,将由此而带来的信贷风险将至最低成为了农村信用社...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金融市场中,由于对企业信息掌握的不对称给银行发放贷款带来重大的风险隐患,农村信用社的脆弱风险防范体系更加要着重提防信息不对称对信贷发放的负面影响,将由此而带来的信贷风险将至最低成为了农村信用社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村信用社 贷款 中国 信贷融资 利率风险 风险监测 激励约束机制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有效降低银行对小微企业抵押物要求——基于贷款技术的视角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晓林 程超 石晓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42,共10页
在理论分析抵押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能够有效替代抵押物的贷款技术,并进一步分析某些贷款技术难以发挥替代作用的可能原因,以降低银行对小微企业抵押物要求,从而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研究结论表明:抵押率与借款企业违约风险... 在理论分析抵押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能够有效替代抵押物的贷款技术,并进一步分析某些贷款技术难以发挥替代作用的可能原因,以降低银行对小微企业抵押物要求,从而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研究结论表明:抵押率与借款企业违约风险显著负相关,抵押物作用机制中客户选择效应占主导地位;关系型和担保型贷款技术可以显著降低银行对抵押物要求,而财务报表型和信用评级型贷款技术对抵押物的替代效应十分微弱;随着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信用评级型贷款技术对抵押物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但财务报表即使经过审计亦难以对抵押物形成有效替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贷款技术事前甄别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押物 作用机制 贷款技术:替代机制: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我国技术交易激励机制框架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谭开明 魏世红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3,共3页
首先界定了技术商品交易中的信息非对称性,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对技术商品交易情形分别设计了一般性的激励机制,即在满足各交易参与方个人理性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实施合理的监督强度和适当的惩罚力度,以遏制技术交易中各参与... 首先界定了技术商品交易中的信息非对称性,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对技术商品交易情形分别设计了一般性的激励机制,即在满足各交易参与方个人理性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实施合理的监督强度和适当的惩罚力度,以遏制技术交易中各参与方利用信息非对称性产生的不道德行为。通过对买卖双方行为分析及激励机制的研究,对技术商品交易提出了相关建设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交易 信息对称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贷款技术及其在我国的运用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慧 《济南金融》 2007年第3期38-39,共2页
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面临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更高的交易成本,所以需要有专门的贷款技术来防范违约风险。本文分析西方国家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所形成的不同贷款技术,在此基础上,说明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贷款技术的运用比较欠... 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面临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更高的交易成本,所以需要有专门的贷款技术来防范违约风险。本文分析西方国家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所形成的不同贷款技术,在此基础上,说明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贷款技术的运用比较欠缺,并就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贷款技术 金融基础设施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高技术企业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及设计
5
作者 蒋蓉华 段万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47-50,共4页
一、激励及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就是委托人拥有一个价值标准,或一项社会福利目标,这些标准或目标可以是最小个人成本或社会成本约束下的最大预期效用,也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最优资源配置或个人的理性配置集合.激励机制设计,是指组织为实... 一、激励及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就是委托人拥有一个价值标准,或一项社会福利目标,这些标准或目标可以是最小个人成本或社会成本约束下的最大预期效用,也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最优资源配置或个人的理性配置集合.激励机制设计,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其成员和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企业 企业家 激励机制 对称信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考评机制:技术赋能下基层政府绩效评估新途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阳 高小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8,共13页
基层政府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被评估政府机构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嵌入第三方机构,可以从第三方机构处便捷地获取被评估政府机构为民办事效率和行政相对人满意度等绩效评估元信息,而被评估政府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共同提供绩效评估元信息所... 基层政府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被评估政府机构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嵌入第三方机构,可以从第三方机构处便捷地获取被评估政府机构为民办事效率和行政相对人满意度等绩效评估元信息,而被评估政府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共同提供绩效评估元信息所形成的考评机制被视为"双线"考评机制。"双线"考评机制的形成机理为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确立了绩效评估元信息新信源,监测了绩效评估元信息讯息痕迹,改变了绩效评估元信息传播途径以及获得绩效评估元信息行为备受认可。可供镜鉴之处为善于利用领导者智慧整合机构事务,重视技术在基层政府管理中的运用,引入第三方参与基层政府绩效评估,注重基层政府绩效评估常态化治理。未来推进"双线"考评机制提质增效应当强化第三方机构管理监督,扩大第三方机构信息范围,提升第三方机构考评权重,增加第三方机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估 “双线”考评机制 技术赋能 基层政府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下农户小额贷款信用体系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霍红 杨永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5-298,共4页
国家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若干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然而在其推广过程中却频频出现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农户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以致银行无法全面知晓农户的信用情况,农户贷款仍相对困难;二是银行目前的技术无法满足... 国家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若干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然而在其推广过程中却频频出现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农户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以致银行无法全面知晓农户的信用情况,农户贷款仍相对困难;二是银行目前的技术无法满足庞大复杂的数据整合要求,对农户信用缺乏科学有效的获取与评价。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农户信贷领域,因此本研究设计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技术支撑体系和信用数据平台,并对信用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模型进行分析,最后从社会多层面构建出农户小额贷款信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小额贷款 信息不对称 大数据技术 信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银团贷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郑和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4,共5页
银团贷款已经成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来源。银团贷款成员共同分担风险,但银团贷款市场也存在双重信息不对称问题,即牵头行和参与行、银行与借款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其中声誉机制是减轻信息不对称的最重要机制。银团贷款在国外经过半个多... 银团贷款已经成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来源。银团贷款成员共同分担风险,但银团贷款市场也存在双重信息不对称问题,即牵头行和参与行、银行与借款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其中声誉机制是减轻信息不对称的最重要机制。银团贷款在国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而在我国,这种贷款模式虽然有所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很不成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借鉴和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团贷款 信息不对称 声誉机制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银团贷款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创新——基于一个银团案例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程百川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51,共6页
银团贷款已逐渐成为我国信贷市场的重要融资方式,相关研究文献重点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银团组建的影响及解决机制。本文在对一个银团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银团贷款形成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解决机制,可以有效减轻信息不对称,达到... 银团贷款已逐渐成为我国信贷市场的重要融资方式,相关研究文献重点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银团组建的影响及解决机制。本文在对一个银团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银团贷款形成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解决机制,可以有效减轻信息不对称,达到银团各方的风险收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团贷款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保证人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体制选择与经济机制效率(上)
10
作者 韩强 《新疆新闻界》 1997年第2期18-20,共3页
传播结构对经济机制运转具有激励或抑制功能,传播体制的性质规定着经济机制的功能发挥,同一种经济机制,在不同的信息结构条件下功能效率不同。因此,选择或优化传播体制,是提高经济机制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首次提出传播贡献度与传... 传播结构对经济机制运转具有激励或抑制功能,传播体制的性质规定着经济机制的功能发挥,同一种经济机制,在不同的信息结构条件下功能效率不同。因此,选择或优化传播体制,是提高经济机制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首次提出传播贡献度与传播结构弹性概念,并以此作为评价传播体制对经济变动适应程度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机制 体制选择 传播系统 市场机制 信息不对称 传播体 《西方经济学教程》 信息生产 市场失灵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绪军 万晓春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 中国 国有商业银行 贷款质量 考核标准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蒙永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3-47,共5页
从信贷市场运行规律角度论证了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的根源。文章认为,信贷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目标冲突,导致了高校助学贷款陷入困境。解决的办法是在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原则基础上,重新设... 从信贷市场运行规律角度论证了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的根源。文章认为,信贷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目标冲突,导致了高校助学贷款陷入困境。解决的办法是在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原则基础上,重新设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市场 助学贷款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资本市场及其运作机制研究(下)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益 许小松 《证券市场导报》 1999年第6期4-16,共13页
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由若干个连续的成长阶段构成的.在各个不同阶段,企业对资本的类型和数量有不同需求.适应这种资本需求特点,风队资本市场中的私人风险投资、风队资本和小盘股市场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获取外部资金的渠... 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由若干个连续的成长阶段构成的.在各个不同阶段,企业对资本的类型和数量有不同需求.适应这种资本需求特点,风队资本市场中的私人风险投资、风队资本和小盘股市场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获取外部资金的渠道.风险资本市场独特的运作机制是适应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透明性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资本家 风险资本市场 私人风险 投资者 运作机制 技术企业 企业家 基因工程技术 投资机会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实证中“道德风险”的防范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德新 丁德明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2,共4页
本文从财经伦理与审计实证的耦合切入,研究了“道德风险”的理论之维和生成机制,并将信息不对称、金融技术工具创新以及新经济条件下的环境嬗变、信息阻滞应用到审计实践中;通过借鉴美、英、日等国及作为财富“守望狗”(watch dog)的国... 本文从财经伦理与审计实证的耦合切入,研究了“道德风险”的理论之维和生成机制,并将信息不对称、金融技术工具创新以及新经济条件下的环境嬗变、信息阻滞应用到审计实践中;通过借鉴美、英、日等国及作为财富“守望狗”(watch dog)的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道德自律、责任机制,提出了我国审计实务中防止审计主体“数字腐败”、助纣为虐的防范措施,使它不仅成为经济主体,而且成为道德主体,从而“不能作弊,不敢作弊,不愿作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 信息不对称 新经济条件 生成机制 工具创新 金融技术 审计实践 道德自律 责任机制 审计主体 审计实务 防范措施 经济主体 道德主体 作弊 财经 借鉴 财富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简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风险投资机制 委托代理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高新技术产业化 简评 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会影响信贷可获得性吗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娅 王茜 赵淑鹏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70,共6页
本文基于2011~2016年间"人人贷"的网络贷款数据,实证分析了借款人的社会资本对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网络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会显著增加贷款的批准概率,当贷款申请人具有社会资本时,该贷款被批贷的概率... 本文基于2011~2016年间"人人贷"的网络贷款数据,实证分析了借款人的社会资本对信贷可获得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网络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会显著增加贷款的批准概率,当贷款申请人具有社会资本时,该贷款被批贷的概率会显著增加0.029个单位;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会显著增加获得网络贷款的贷款额度,当网络贷款申请者具有社会资本时,网络贷款的获批额度会显著增加0.224个单位;具有社会资本的网络贷款申请者在网络贷款审批和批贷额度的优势主要来自于信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网络贷款 人人贷 信贷可获得性 信任机制 互联网金融 信息不对称 信用体系建设 社区银行 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风险特征、政府行为与增长方式转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明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6,75,共5页
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要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但高附加值产业由于其包含的信息类要素的数量和价值量都比较大,因而更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市场风险,因此,高附... 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要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但高附加值产业由于其包含的信息类要素的数量和价值量都比较大,因而更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市场风险,因此,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好的市场环境。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促进政府只能优先选择以工业化为主的粗放式增长,而公务员的收入分配制度又激励了公务员的寻租、设租和保租行为,从而导致市场信息的不充分、竞争的不完全、价格的不真实,再加上社会信用的不发达,严重阻碍了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这是我国粗放式增长方式一直难以扭转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方式转变 风险特征 政府行为 粗放式增长方式 高附加值 政绩考核机制 收入分配制度 现代服务业 技术产业 对称问题 市场风险 市场环境 发展需要 政府只能 市场信息 社会信用 公务员 价值量 工业化 不发达 优先 寻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