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年贵金属冶金、材料加工学术讨论会于6月下旬在昆明召开
1
作者 张舜侯 王地 《贵金属》 CAS 1981年第2期60-60,共1页
中国金属学会有关的专业组主办的《1981年贵金属冶金、材料加工学术讨论会》于6月下旬在昆明召开。这是近五、六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本专业的首次学术活动。会议将宣读和交流贵金属冶金(尤其在铂族金属的提取富集、分离提纯,再生回收等)... 中国金属学会有关的专业组主办的《1981年贵金属冶金、材料加工学术讨论会》于6月下旬在昆明召开。这是近五、六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本专业的首次学术活动。会议将宣读和交流贵金属冶金(尤其在铂族金属的提取富集、分离提纯,再生回收等)和精密合金材料加工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基础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的分析测试方法。并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昆明 云南 贵金属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材料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2011年目录
2
作者 王瑛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纳米银 催化剂 贵金属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银粉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
作者 朱寿康 章伯垠 《有色金属》 EI CSCD 1989年第2期64-66,70,共4页
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们就利用自然银制作小件饰物。当掌握了从矿石中提取银的方法以后,银大量用于制造器皿、饰物,以及作为货币。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银器是公元前4000年的,系用自然银制作。从乌尔、迈科普等遗址中出土银制器物的检验表... 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们就利用自然银制作小件饰物。当掌握了从矿石中提取银的方法以后,银大量用于制造器皿、饰物,以及作为货币。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银器是公元前4000年的,系用自然银制作。从乌尔、迈科普等遗址中出土银制器物的检验表明,在公元前2000年,这些地区已掌握用灰吹法提炼银。上文已经述及,我国发现的最早银器物是1976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银制成的耳环和鼻环,时间相当于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我国灰吹法的技术出现于何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吹法 器皿 银器 白金三品 银矿 饰物 自然银 银矿物 炼银 贵金属冶金 银作 密陀僧 矿石 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靶废料碱熔-水浸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鲍冰 李继刚 +6 位作者 易伟 姚陈思琦 郭磊 徐浩 李安金 崔浩 陈家林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碱熔-水浸法溶解难溶钌靶废料,研究熔剂种类、碱熔条件和水浸条件对钌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2O2和NaOH组成的熔剂具有较高的碱熔效率;在配料质量比为Na2O2:NaOH:Ru=4:3:1的条件下,750℃碱熔3 h得到碱熔渣;在液固比为150:1 mL/... 采用碱熔-水浸法溶解难溶钌靶废料,研究熔剂种类、碱熔条件和水浸条件对钌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2O2和NaOH组成的熔剂具有较高的碱熔效率;在配料质量比为Na2O2:NaOH:Ru=4:3:1的条件下,750℃碱熔3 h得到碱熔渣;在液固比为150:1 mL/g,95℃以水浸取碱熔渣4 h,钌靶废料的溶解率达到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冶金 钌靶废料 碱熔 水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用高纯金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善晓 尹昭锦 +3 位作者 李继刚 王建辉 张峰 马志斌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8-74,共7页
综述了目前制备高纯金的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化学还原分离法效率高、周期短,但酸耗大、污染严重;熔融氯化法对原料适应范围广,但存在氯化过程复杂、工艺难于精准控制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不足;溶剂萃取法效率... 综述了目前制备高纯金的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化学还原分离法效率高、周期短,但酸耗大、污染严重;熔融氯化法对原料适应范围广,但存在氯化过程复杂、工艺难于精准控制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不足;溶剂萃取法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但试剂消耗大、有机污染严重和易燃易爆;电解法具有成本低、除杂效果好、产品纯度稳定性强及环境污染小的优点,但原料适应性相对较差、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且会积压金。高纯金具体应用形式为键合用金丝、溅射靶材及高纯度金基合金,涉及电子、半导体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冶金 高纯金 化学还原分离 熔融氯化 溶剂萃取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