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诗经》所反映的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柏青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873-877,共5页
《诗经》中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概括地说,民间婚姻既有自由恋爱、自主婚嫁的风情,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姻的制约,而聘娶婚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贵族阶层的婚姻既有文明时代的新变,也有远古社会... 《诗经》中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概括地说,民间婚姻既有自由恋爱、自主婚嫁的风情,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姻的制约,而聘娶婚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贵族阶层的婚姻既有文明时代的新变,也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成婚礼俗不仅有“六礼”,也还有其他许多风俗习惯,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民间婚姻 贵族婚姻 成婚礼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战国时期的婚姻制度及其目的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汝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8,共7页
战国是中国婚姻史发展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婚姻形态各层面特色鲜明:成熟的一夫一妻及多妻制、注重婚姻以时,婚礼咸备的礼规、限制出妻、弃夫,提倡必婚的婚姻管理,使其婚姻制度系统化、法规化;各国四面出嫁,借以谋生存、图发展... 战国是中国婚姻史发展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婚姻形态各层面特色鲜明:成熟的一夫一妻及多妻制、注重婚姻以时,婚礼咸备的礼规、限制出妻、弃夫,提倡必婚的婚姻管理,使其婚姻制度系统化、法规化;各国四面出嫁,借以谋生存、图发展的政治婚姻主旨,广家庭、衍子孙、求内助的婚姻目的,使其婚姻动机极富现实性、功利性。战国婚姻制度及特点的形成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内在动力的;富国强兵作为战国七雄实现霸业的最重要手段,是战国婚姻特点形成的政治要求;一夫多妻制主要是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战争造成的性别失衡为一夫多妻的实行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条件,多妻制的经济功能使得有条件实行多妻的男子趋之若鹜。因此,战国时期,特别是中晚期的一夫多妻制不仅是成熟的,而且在某些范围内也是带有普遍性的一种婚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婚姻制度 贵族婚姻 平民婚姻 婚姻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骚“求女”意象勾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士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求女” 贵族妇女 贵族婚姻 有虞氏 父权制 屈原 离骚 政治婚姻 意象 商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