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诗经》所反映的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
被引量:
5
1
作者
徐柏青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873-877,共5页
《诗经》中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概括地说,民间婚姻既有自由恋爱、自主婚嫁的风情,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姻的制约,而聘娶婚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贵族阶层的婚姻既有文明时代的新变,也有远古社会...
《诗经》中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概括地说,民间婚姻既有自由恋爱、自主婚嫁的风情,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姻的制约,而聘娶婚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贵族阶层的婚姻既有文明时代的新变,也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成婚礼俗不仅有“六礼”,也还有其他许多风俗习惯,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民间
婚姻
贵族婚姻
成婚礼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战国时期的婚姻制度及其目的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汝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8,共7页
战国是中国婚姻史发展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婚姻形态各层面特色鲜明:成熟的一夫一妻及多妻制、注重婚姻以时,婚礼咸备的礼规、限制出妻、弃夫,提倡必婚的婚姻管理,使其婚姻制度系统化、法规化;各国四面出嫁,借以谋生存、图发展...
战国是中国婚姻史发展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婚姻形态各层面特色鲜明:成熟的一夫一妻及多妻制、注重婚姻以时,婚礼咸备的礼规、限制出妻、弃夫,提倡必婚的婚姻管理,使其婚姻制度系统化、法规化;各国四面出嫁,借以谋生存、图发展的政治婚姻主旨,广家庭、衍子孙、求内助的婚姻目的,使其婚姻动机极富现实性、功利性。战国婚姻制度及特点的形成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内在动力的;富国强兵作为战国七雄实现霸业的最重要手段,是战国婚姻特点形成的政治要求;一夫多妻制主要是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战争造成的性别失衡为一夫多妻的实行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条件,多妻制的经济功能使得有条件实行多妻的男子趋之若鹜。因此,战国时期,特别是中晚期的一夫多妻制不仅是成熟的,而且在某些范围内也是带有普遍性的一种婚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婚姻
制度
贵族婚姻
平民
婚姻
婚姻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骚“求女”意象勾沉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士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求女”
贵族
妇女
贵族婚姻
有虞氏
父权制
屈原
离骚
政治
婚姻
意象
商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诗经》所反映的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
被引量:
5
1
作者
徐柏青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873-877,共5页
文摘
《诗经》中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概括地说,民间婚姻既有自由恋爱、自主婚嫁的风情,也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姻的制约,而聘娶婚姻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贵族阶层的婚姻既有文明时代的新变,也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成婚礼俗不仅有“六礼”,也还有其他许多风俗习惯,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关键词
《诗经》
民间
婚姻
贵族婚姻
成婚礼俗
Keywords
the Book of songs
folk marriage
noble marriage
marriage etiquette
分类号
C913.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战国时期的婚姻制度及其目的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汝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8,共7页
文摘
战国是中国婚姻史发展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婚姻形态各层面特色鲜明:成熟的一夫一妻及多妻制、注重婚姻以时,婚礼咸备的礼规、限制出妻、弃夫,提倡必婚的婚姻管理,使其婚姻制度系统化、法规化;各国四面出嫁,借以谋生存、图发展的政治婚姻主旨,广家庭、衍子孙、求内助的婚姻目的,使其婚姻动机极富现实性、功利性。战国婚姻制度及特点的形成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内在动力的;富国强兵作为战国七雄实现霸业的最重要手段,是战国婚姻特点形成的政治要求;一夫多妻制主要是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战争造成的性别失衡为一夫多妻的实行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条件,多妻制的经济功能使得有条件实行多妻的男子趋之若鹜。因此,战国时期,特别是中晚期的一夫多妻制不仅是成熟的,而且在某些范围内也是带有普遍性的一种婚姻制度。
关键词
战国
婚姻
制度
贵族婚姻
平民
婚姻
婚姻
目的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骚“求女”意象勾沉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士林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求女”
贵族
妇女
贵族婚姻
有虞氏
父权制
屈原
离骚
政治
婚姻
意象
商王朝
分类号
I22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诗经》所反映的周代婚姻及其成婚礼俗
徐柏青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战国时期的婚姻制度及其目的
马汝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离骚“求女”意象勾沉
刘士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