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蜘蛛种类 被引量:9
1
作者 陈会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摸清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本底,以进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监测工作,1994以来笔者对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蜘蛛目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考察,以积累的3000多号标本为基础,报道其区系27科82属144种,其中... 为摸清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本底,以进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监测工作,1994以来笔者对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蜘蛛目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考察,以积累的3000多号标本为基础,报道其区系27科82属144种,其中有9个茂兰保护区特有种;常见科为园蛛科和跳蛛科;优势种有中华褛网蛛Psechrussinensis、大腹园蛛Araneusventricosus等,其发生量较大。蜘蛛群落组成分为森林、灌丛、草丛、农田、洞穴、房屋等类型,喀斯特洞穴系统有利于特有种类的演化。初步认为该保护区蜘蛛区系有种类丰富、数量大、生态分布广的特点,特有种类在种质保存和物种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 蜘蛛 种类 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 被引量:22
2
作者 苏维词 李坡 +1 位作者 贺卫 朱文孝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4-68,共5页
阐述了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分析评述了该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针对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和生态旅游的内涵要求 ,探讨了在该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应坚持的四条原则 。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 贵州 开发 生态环境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与对策分析
3
作者 杨远露 《森林防火》 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具有非常高的保护价值。近年来,受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林区火情频发,直接威胁森林资源安全,严重阻碍了保护区林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于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具有非常高的保护价值。近年来,受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林区火情频发,直接威胁森林资源安全,严重阻碍了保护区林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于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概述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现状,梳理新形势下保护区森林防火存在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 现状 新形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森林雨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以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韩贵琳 唐杨 谭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3-368,共6页
贵州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地区25个雨水样品的化学组成研究表明,该区雨水的pH值为4.4~7.2,平均为5.1。雨水样品富NH4+、Ca2+和SO42-、Cl-。NH4+是最主要的阳离子,平均值为56.8μmol/L,占阳离子组成的26%~74%,Ca2+次之,平均值为14.8μmol... 贵州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地区25个雨水样品的化学组成研究表明,该区雨水的pH值为4.4~7.2,平均为5.1。雨水样品富NH4+、Ca2+和SO42-、Cl-。NH4+是最主要的阳离子,平均值为56.8μmol/L,占阳离子组成的26%~74%,Ca2+次之,平均值为14.8μmol/L,NH4+和Ca2+之和占了阳离子组成的71%~94%,SO24-是最主要的阴离子,平均值为39.2μmol/L,占了阴离子组成的69%~91%,Cl-次之,平均值为9.5μmol/L。SO42-和Cl-占了阴离子组成的71%~96%。与中国其他地区的雨水样品相比,茂兰地区雨水离子含量要低1~2个数量级;物质来源分析表明茂兰地区雨水中溶质主要来源于自然过程的输入,人为活动输入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 喀斯特森林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凋落叶分解动态 被引量:6
5
作者 窦百强 容丽 +1 位作者 俞国松 李恒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0,共7页
[目的]研究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凋落叶分解特征,为喀斯特森林区石漠化防治及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 mm网孔孔径分解袋,对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不同树种凋落叶(落叶和常绿叶)在不同坡位的分解状况进行为期18个月的观测研... [目的]研究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凋落叶分解特征,为喀斯特森林区石漠化防治及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 mm网孔孔径分解袋,对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不同树种凋落叶(落叶和常绿叶)在不同坡位的分解状况进行为期18个月的观测研究。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凋落叶失重率和干重残留率动态变化、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凋落叶分解过程呈现"快—慢—快"的周期变化,春夏季分解速度快于秋冬季,落叶树种凋落叶分解速度快于常绿树种凋落叶,不同坡位凋落叶的分解速度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利用Olson模型对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进行估测,发现落叶树种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0.95~1.66 a和4.13~7.19 a,常绿树种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1.14~1.69 a和4.92~7.30 a,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凋落叶分解速率低于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但比同区域喀斯特次生林与人工林高。落叶树种凋落叶和常绿树种凋落叶的N元素释放模式为富集—释放模式,C含量随分解时间的波动差异显著,总体在不断减少,而C/N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由于不同树种凋落叶初始养分含量和叶片理化结构的差异,落叶比常绿叶具有更快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速率,对促进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起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 凋落叶 分解速率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坡岗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兽类和鸟类监测及活动节律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光美 李佳琦 +2 位作者 张明明 胡灿实 粟海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5-338,共14页
本研究于2017—2020年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兴义坡岗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进行了连续4年的监测,分析了保护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主要地栖性物种的活动节律。本次调查共记录到兽类和鸟类物种数共72种,其中兽类13种,... 本研究于2017—2020年利用红外相机对贵州兴义坡岗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进行了连续4年的监测,分析了保护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主要地栖性物种的活动节律。本次调查共记录到兽类和鸟类物种数共72种,其中兽类13种,隶属于4目7科;鸟类59种,隶属于6目18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和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猕猴(Macaca mulatt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等13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区域为保护区的核心区(H=2.76)。活动节律分析表明,白腹锦鸡为昼行性动物,花面狸(Paguma larvata)、鼬獾(Melogale moschata)等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白腹锦鸡和鼬獾日活动节律呈双峰趋势,花面狸和豹猫呈单峰型。本次监测结果可为进一步加强喀斯特森林鸟兽物种保护管理和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鸟兽编目 日活动节律 喀斯特森林 贵州坡岗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喀斯特的自然森林景观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志安 任海 +1 位作者 魏鲁明 陈正仁 《生态科学》 CSCD 2001年第1期56-59,共4页
茂兰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这里有茂密原始的喀斯特森林 ,它的原生性与其完好的保护状态使之成为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 ,它有独特多样的喀斯特地貌 ,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类型 ,这里林木苍翠 ,山水奇异 ,是科研与旅游的理想场所。
关键词 贵州 茂兰自然保护区 喀斯森林 自然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0
8
作者 龙健 李娟 +1 位作者 江新荣 黄昌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7-602,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生化作用强度 ,分析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喀斯特森林退化程度的加剧 ,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 通过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生化作用强度 ,分析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喀斯特森林退化程度的加剧 ,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土壤酶活性减弱 ,土壤生化作用强度降低 ,对环境反应敏感 ,可作为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 喀斯特森林 土壤微生物 生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相似性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磊 谢双喜 +1 位作者 吴志文 王艳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0-172,177,共4页
为揭示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为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进行了Jaccard相似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群落Jaccard指数在0.50以上占总数的10.6%... 为揭示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为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进行了Jaccard相似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群落Jaccard指数在0.50以上占总数的10.6%,大部分样地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1~0.49。保护区森林群落在水平结构上镶嵌性不明显,在垂直分布上差异明显。以植物的重要值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保护区森林群落可以划分为11种群落类型,分别为润楠群落、厚皮栲群落、杜英群落、杉木-柃木群落、杉木-福建柏群落、丝栗栲-福建柏群落、鹅掌楸群落、丝栗栲-山矾群落、石栎群落、卫矛群落、丝栗栲-柃木群落,较全面地反映了群落的组成结构及群落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群落 群落相似性 聚类分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国家级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被引量:15
10
作者 穆彪 周明蓉 胡明亮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9,共8页
贵州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业是全省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但目前对全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却缺乏科学的全局性定量评价.为此,2006至2008年间对贵州省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并根据贵州生... 贵州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业是全省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但目前对全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却缺乏科学的全局性定量评价.为此,2006至2008年间对贵州省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并根据贵州生态旅游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建立了特定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贵州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可评定为普通级和优良级两大类,缺乏特级资源区,其中:普通级森林旅游区共19个(68%),优良级森林旅游区共9个(32%),而优良级中仅有至三级森林旅游区,缺乏四级森林旅游区.运用最终评价指标权重结果与评价得分结果,对全省重点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 被引量:14
11
作者 冉景丞 陈会明 熊志斌 《贵州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26-33,共8页
在 1 990年至 2 0 0 2年期间 ,共在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发现鸟类 2 0 5种 ,占贵州省鸟类种数的 50 % ,分别隶属于 1 6目 46科 1 2 8属 ,其中繁殖鸟 1 58种 ,占 77.2 % ,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1 1 5种 ,占繁殖鸟的 72 .8% ;古北界种类 1 5种 ,... 在 1 990年至 2 0 0 2年期间 ,共在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发现鸟类 2 0 5种 ,占贵州省鸟类种数的 50 % ,分别隶属于 1 6目 46科 1 2 8属 ,其中繁殖鸟 1 58种 ,占 77.2 % ,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1 1 5种 ,占繁殖鸟的 72 .8% ;古北界种类 1 5种 ,仅占 9.5% ;广布种有 2 8种 ,占 1 7.7%。雀形目鸟类 1 2 8种 ,占总种数的 6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自然保护区 鸟类 森林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苏铁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志文 谢双喜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4期50-56,共7页
通过调查分析及重要值计算,得出贵州苏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及所处的演替阶段.引入生存函数S(t)、积累死亡率函数F(t)、死亡密度函数f(t)、危险率函数λ(t)4个生存分析函数项目,对森林群落进行优势种群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该... 通过调查分析及重要值计算,得出贵州苏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及所处的演替阶段.引入生存函数S(t)、积累死亡率函数F(t)、死亡密度函数f(t)、危险率函数λ(t)4个生存分析函数项目,对森林群落进行优势种群生存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群落处在演替初期和中期,且幼龄树所占比例较大;优势种存活曲线除化香、榉树、木荷和任豆属于Deevey-Ⅲ型外,其余优势种存活曲线均属于Deevey-Ⅱ型,优势种群死亡率曲线与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优势种群均呈现第6和第7龄级之后死亡率较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 生存分析 森林群落 优势种群 贵州苏铁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扬 温小荣 薛冬冬 《贵州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9,共9页
本文以2005年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类+森林类型+森林龄组"的三级景观分类对保护区分类,使用patch Analyst软件计算15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的森林景观进行了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 本文以2005年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类+森林类型+森林龄组"的三级景观分类对保护区分类,使用patch Analyst软件计算15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的森林景观进行了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分析。结果表明:在以阔叶混交林中为基质的保护区内,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研究区森林林龄景观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森林龄组总体是处于演替的不同阶段,但均匀度较低;斑块的聚集度指数较大,空间分布接近于团聚分布,说明斑块之间的邻接程度较高,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管理。今后经营管理中要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尽量减少道路建设和农业耕作等人为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 森林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鹏 朱军 +1 位作者 陈骏 姜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7,101,共4页
为揭示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与土壤特性的关系,为该保护区或类似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评价与管理,森林植被的恢复与更新提供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内海拔高度基本相同的5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理化... 为揭示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与土壤特性的关系,为该保护区或类似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评价与管理,森林植被的恢复与更新提供参考依据和基础数据,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内海拔高度基本相同的5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林下的土壤表层容重最小,孔隙度、持水量、初渗和稳渗速率表现最高,土壤平均有机质、氮素、磷素、速效钾的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最高。说明,该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较疏松、通气性能好,具有较高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土壤的肥力状况最好。丝栗栲-山矾林(Castanopsis fargesii-Symplocossumuntia)在土壤的理化性状方面综合表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 森林土壤 植被类型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鹏 朱军 +1 位作者 陈骏 姜霞 《贵州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9,共9页
在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根据不同的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及相应海拔高度设置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准调查样地,分别采集土壤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容重为1.07~2.06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34.9%~83.4%;森林土... 在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根据不同的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及相应海拔高度设置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准调查样地,分别采集土壤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容重为1.07~2.06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34.9%~83.4%;森林土壤的最大蓄水量为1479.00 t.hm-2~5517.00 t.hm-2;土壤的平均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分别为9.05mm.min-1和3.32mm.min-1。(2)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主要为酸性土壤,pH值在3.72~5.97之间变动;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74.83g/kg;土壤全N和有效N分别为2.01g/kg和215.09mg/kg;土壤的全P含量为0.33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在1.10~84.92mg/kg之间波动,平均含量为8.02mg/kg;土壤的全K和有效K含量分别为11.81g/kg和64.37mg/kg。(3)习水自然保护区所分布的森林植被类型在改良其森林土壤的物理特性,提高土壤的贮水能力,丰富土壤有机质及其N、P、K的含量,增强和维护土壤肥力等方面都具有较显著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习水 自然保护区 森林土壤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江洋溪自然保护区森林蔬菜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泽芬 范云美 +1 位作者 林虹 王加国 《贵州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24-27,共4页
通过2014~2015年对洋溪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合《贵州植物志》各卷、《中国的野菜》、《野菜图谱》等各种野菜书籍及文献查阅,结果表明洋溪自然保护区森林蔬菜共有67科185种。其中,以百合科、菊科种类最多。森林蔬菜以草本植物为主,占70.... 通过2014~2015年对洋溪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合《贵州植物志》各卷、《中国的野菜》、《野菜图谱》等各种野菜书籍及文献查阅,结果表明洋溪自然保护区森林蔬菜共有67科185种。其中,以百合科、菊科种类最多。森林蔬菜以草本植物为主,占70.81%;其次为灌木,占12.43%;藤本最少,仅占4.86%。叶菜类和茎菜类最多,分别占全部种类的68.65%、50.27%;花菜类、果菜类和根菜类分别占8.11%、8.11%、7.03%。区内森林蔬菜资源以一般分布种居多,超过整个保护区森林蔬菜的一半。分布区域最多的是保护区东南部、南部,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蔬菜 资源 洋溪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鹏 肖志 颜修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135-137,177,共4页
通过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国土总面积31 113.0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2 493.4 hm2,灌木林地面积12 107.2 hm2,河流湿地面积655.8 hm2;保护区森林覆盖... 通过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国土总面积31 113.0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2 493.4 hm2,灌木林地面积12 107.2 hm2,河流湿地面积655.8 hm2;保护区森林覆盖率70.2%,活立木总蓄积993 568.4 m3。同时,总结和评价了其资源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具体的保护和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鹏 付达夫 朱军 《贵州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9,共9页
在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内,根据植被类型分布及相应海拔高度变化设置了17个典型样地,分别采集土壤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1)保护区的土壤容重为0.54~1.27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55.57%~77.23%;森林土壤的最大蓄水量为2786.50~5 739.50 t... 在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内,根据植被类型分布及相应海拔高度变化设置了17个典型样地,分别采集土壤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1)保护区的土壤容重为0.54~1.27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55.57%~77.23%;森林土壤的最大蓄水量为2786.50~5 739.50 t·hm-2;土壤的平均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分别为10.78和2.97 mm·min-1;(2)保护区土壤主要为酸性土壤,pH均值为4.2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115.89g/kg;土壤全N和水解N分别为4.03 g/kg和317.45mg/kg;土壤的全P含量为1.52g/kg;土壤有效P含量为3.33mg/kg;土壤的全K和速效K含量分别为9.76g/kg和126.56mg/kg;(3)综合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结果:以十齿花林和纳雍水青冈-大果蜡瓣花林的综合表现为最好,光叶珙桐林和簇叶新木姜-赤杨叶林表现为最差;(4)保护区内所分布的森林植被类型在改良其森林土壤的理化特性,提高土壤贮水能力,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和维护土壤肥力等方面都具有较显著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纳雍 珙桐 自然保护区 森林土壤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兰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群落土壤化学性状研究
19
作者 侯娜 王港 +2 位作者 崔迎春 陈骏 吴鹏 《贵州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7-22,共6页
以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3种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演替群落的土壤化学性状,探讨茂兰自然保护区土壤性质与演替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主要为酸性土壤,且3种演替群落全氮含量... 以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3种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演替群落的土壤化学性状,探讨茂兰自然保护区土壤性质与演替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主要为酸性土壤,且3种演替群落全氮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2)喀斯特乔木林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水解氮的含量最高;喀斯特灌木林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喀斯特次生林的全钾含量最高。(3)在同一演替群落全氮与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水解氮与有效磷在同一演替群落0~10cm土层含量明显高于10~20cm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茂兰 自然保护区 演替群落 森林土壤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贵州生态资源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园园 魏媛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以贵州省2005-2017年生态资源为基础数据,分析了贵州省生态资源的现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其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区面积、森林公园面积4个资源指标进行了预测分析,其精度检验为优。结果显示:贵州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 以贵州省2005-2017年生态资源为基础数据,分析了贵州省生态资源的现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其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自然保护区面积、森林公园面积4个资源指标进行了预测分析,其精度检验为优。结果显示:贵州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公园面积在未来2018-2030年将会持续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将可能继续下降,在未来时间需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盖率 森林蓄积量 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 灰色预测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