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建雄 熊超 李波 《绿色科技》 2022年第9期255-258,共4页
在复杂网络视角下对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进行了研究。采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区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并构建了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分析了网络整体结构的演化特征;通过QAP方法分析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自2012... 在复杂网络视角下对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进行了研究。采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区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并构建了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分析了网络整体结构的演化特征;通过QAP方法分析网络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自2012年以来,贵州省各区县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较为明显;网络密度逐年上升,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地理因素对网络结构的影响最大,相邻或距离较近的区县之间更容易产生关联关系。据此,提出了建议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较差的区县应加强与周边区县的交流与合作,以进一步提高自身旅游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 复杂网络 熵值法 QA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旅游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边界探测
2
作者 刘安乐 杨承玥 +1 位作者 明庆忠 吴丰林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1213,共13页
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早已被学界证实,但其空间效应范围有多大、是否存在边界以及有何规律性亟待深入研究。基于旅游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假说(TLGH)和“地理第一定律”两大假说,利用2010—2020年贵州省88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基于SPDM... 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早已被学界证实,但其空间效应范围有多大、是否存在边界以及有何规律性亟待深入研究。基于旅游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假说(TLGH)和“地理第一定律”两大假说,利用2010—2020年贵州省88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基于SPDM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县域旅游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探测其空间衰减边界。研究发现:1)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增长本地和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受贵州旅游经济增长发展阶段影响,间接效应低于直接效应;2)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空间溢出衰减边界,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地理距离变化形成“倒V型”曲线。90 km为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最小空间溢出边界,350km是最优溢出边界,450km是最大空间溢出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旅游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距离衰减 SPDM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旅游经济关联网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肖建雄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255-260,共6页
探索了旅游经济关联网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为贵州省推动经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基于万有引力模型构建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关联网络,对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网络的结构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黔... 探索了旅游经济关联网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为贵州省推动经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基于万有引力模型构建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关联网络,对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网络的结构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黔中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县出度中心性较高,省内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赤水、桐梓等旅游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县集聚系数较高,“抱团”发展现象明显。旅游经济的溢出性和聚集性回归结果显著,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各区县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旅游经济协同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县,可与旅游经济溢出性较强的区县开展合作,或者与“相邻”区县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关联网络 熵值法 复杂网络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1 位作者 钟业喜 周炳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6,共6页
用重要区域邻近度替代区位优势度,对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及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工具,并用修正后的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关联。江西省交通优... 用重要区域邻近度替代区位优势度,对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及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工具,并用修正后的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关联。江西省交通优势度呈现北高南低、设区市周边县域高、交通干线沿线高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主要中心城市和工业城市及交通枢纽地区偏高、沿交通干线尤其是铁路干线较高的特点;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呈线性相关,有4种组合类型:极化型、滞后型、超前型、落后型。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点(增长极)、线(发展主轴)及面(重点区域)3个方面发展交通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县域经济 空间关联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结构及其效应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108
5
作者 王俊 徐金海 夏杰长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26,共12页
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数据,结合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间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明显,... 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数据,结合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间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明显,省际间关联关系数总体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关联网络等级度较高,整体网络优化空间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网络中的中心度更强,作用更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接受来自其他地区的旅游经济溢出越多,马太效应明显;从整体网络指标回归看,网络密度的提高、网络等级度的降低、网络效率的降低能显著缩小省际间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有效提升整体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从个体关联网络指标回归结果看,个体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的提高能有效提升各省(市)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据此,文章提出了未来省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发展 空间关联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旅游产业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中国省际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空间关联性 被引量:58
6
作者 马丽君 龙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05-1711,共7页
收集1991~2014年有关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中国省际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度较高,但网络整体紧密度不够。(2)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个体... 收集1991~2014年有关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中国省际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度较高,但网络整体紧密度不够。(2)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个体网络密度越高,空间上呈现出阶梯式特征。(3)担任"发动机"的第二板块所含省市,将入境旅游经济增长"动能"沿发挥经纪人作用的第一板块所含省市,传递给第三、四板块所含省市。(4)入境旅游人数关联、旅游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关联、交通便捷度是影响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经济增长 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蔡鸿云 明庆忠 +1 位作者 韩剑磊 贡小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46,共11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探究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呈东部沿海省份的右旋转90度“T”型演变格局,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中南-西南部省份连片组团的...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探究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呈东部沿海省份的右旋转90度“T”型演变格局,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中南-西南部省份连片组团的演变格局,二者演变存在正向空间关联。(2)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直接和负向溢出影响,东部地区、高互联网普及率省份受正向直接和负向溢出影响最明显,而低节能减排省份受负向溢出影响最明显。(3)数字经济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直接和负向溢出影响,两种中介路径抵消掉部分“数字隔离”的负向溢出影响,但仍无法打破“以邻为壑”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关联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125
8
作者 仇方道 朱传耿 +1 位作者 佟连军 杨如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3,共8页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EDSA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95—2006年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空间作用类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苏北、鲁南、豫东、皖北4地区...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EDSA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95—2006年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空间作用类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苏北、鲁南、豫东、皖北4地区之间的差异以及苏北内部、鲁南内部差异是淮海经济区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高水平县域沿主要交通线方向扩展,形成沿京沪线(泰安-徐州段)、兖石线、沿海3条经济发展轴;低水平县域沿京九线形成不发达走廊,并在豫皖边界地区出现低水平-低增长并陷入贫困陷阱的集聚区;根据县域与相邻县域的关系,将淮海经济区县域分为扩散型、极化型、“沉陷”型、“传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经济 县域经济差异 ESDA 增长轴 空间关联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的旅游空间经济视角 被引量:49
9
作者 郭毓洁 陈怡宁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29,共2页
当前,"全域旅游"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发展理念和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在大量见仁见智的解读中,"域"被赋予了"空间""领域""要素""时间""产业""管理"等多重含义。笔者倾向于认为,... 当前,"全域旅游"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发展理念和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在大量见仁见智的解读中,"域"被赋予了"空间""领域""要素""时间""产业""管理"等多重含义。笔者倾向于认为,对于"域"的理解固然不应拘泥于空间,但是"空间域"应当是全域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对于旅游经济系统建设的空间落实。它意味着对于旅游产业认知从"旅游+"的产业层面递进至空间层面,从抽象的产业关联具体到了现实的空间发展依托。为此,笔者管中窥豹,尝试从旅游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对“全域旅游”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 空间层面 产业关联 空间发展 战略部署 空间经济系统 产业层面 区域旅游合作 景区门票 中国旅游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县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玉申 戴玲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3-41,共9页
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古典统计方法和arcgis自然断裂法、ESDA等空间分析技术,分析2004年到2013年浙江省县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绝对差异逐渐加剧... 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古典统计方法和arcgis自然断裂法、ESDA等空间分析技术,分析2004年到2013年浙江省县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绝对差异逐渐加剧而相对差异逐渐减小;旅游经济空间格局由双核式向点轴式转变,由低水平发展区占主体向中、高水平发展区占主体转变;县域旅游经济马太效应明显;县域旅游经济在空间上的分布由随机分布向空间集聚转化;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浙西南地区,且高高集聚区面积不断扩大,低低集聚区面积不断缩小。基于研究结果从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3个方面进行驱动因素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县域 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QAP方法的考察 被引量:88
11
作者 王俊 夏杰长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5,共13页
在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全面解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明确各省在旅游经济发展整体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并分析影响旅游经济空间网络关联关系的因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和QAP分析方... 在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全面解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明确各省在旅游经济发展整体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并分析影响旅游经济空间网络关联关系的因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和QAP分析方法,可视化了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网络结构形态特征,实证分析了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呈现出典型的整体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网络密度低、网络关联度高,各省在旅游经济空间网络中不可或缺,整体网络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提升。(2)个体网络特征分析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特征。(3)块模型分析显示,旅游经济净溢出板块主要由安徽、江西、甘肃等中西部14个省份构成;湖北、重庆、辽宁等8个省份组成的板块二具有典型的"经纪人"特征;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和内蒙古5个省份属于净受益板块;上海、浙江、广东和福建4个省份组成的板块属于双向溢出板块。(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旅游资源禀赋不同、交通可进入性差异、旅游业发展潜力差异以及地理空间相邻与否等因素对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关联网络 块模型 QAP(二次指派程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曾冰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6,174,共7页
采用Super-SBM方法将环境因素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旅游经济效率测算框架,结合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2005-2016年我国省域旅游经济效率空间关联性及影响因素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环境约束下,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趋势,呈现出&q... 采用Super-SBM方法将环境因素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旅游经济效率测算框架,结合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2005-2016年我国省域旅游经济效率空间关联性及影响因素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环境约束下,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趋势,呈现出"东南热、西北冷"的分布特征,尚未实现网状结构均衡发展;我国省际旅游经济效率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对于环境约束下旅游经济效率发展来说,人均GDP、技术创新、市场化、环境规制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路网密度作用不显著,外国直接投资(FDI)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影响因素的溢出效应来看,市场化、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积极间接溢出效应,但环境规制带来了显著的负向间接溢出效应,FDI与路网密度的间接溢出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约束 旅游经济效率 空间关联 溢出效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佳 王娟 陆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54-63,共10页
基于效率、结构、环境系统三个维度构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2003—2012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行测度,揭示其总体水平及各子系统质量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空间关联指数方法分析... 基于效率、结构、环境系统三个维度构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2003—2012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行测度,揭示其总体水平及各子系统质量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空间关联指数方法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0年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整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且子系统质量水平与整体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邻省域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质量水平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域,并向内陆扩散,质量水平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省域,且省域数量不断减少;进而提出提升旅游产业效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人才、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等对策建议,为推动中国旅游业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提升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和发展效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增长质量 时空分异 空间关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关假日温泉度假村策划、设计
14
作者 王伟 《南方建筑》 2006年第A08期35-36,共2页
由于一级大城市房地产开发已经非常激烈,开发商开始纷纷向二级城市拓展,其中兼具旅游功能的城市更将受到青睐。
关键词 旅游地产 假日经济 关联空间 度假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