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时代电影中的贵州文化形象塑造与空间构建 |
陈为兵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2
|
大夏大学对贵州文化教育的贡献和影响 |
史继忠
|
《贵州文史丛刊》
|
2020 |
0 |
|
3
|
抗战时期贵州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
杨世海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7 |
1
|
|
4
|
宗教与贵州文化 |
张坦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1 |
2
|
|
5
|
影视作品提升贵州文化软实力的策略研究 |
王一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6
|
贵州文化三主流:诗 志 禅 |
黎铎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8 |
0 |
|
7
|
贵阳“四月八”与贵州文化、经济、旅游业发展研究 |
杨政银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2 |
0 |
|
8
|
罗荣彬代表:加快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建设步伐 |
李晓康
|
《安顺学院学报》
|
2022 |
0 |
|
9
|
中国杂协领导赴贵州文化演艺集团调研 |
无
|
《杂技与魔术》
|
2023 |
0 |
|
10
|
“支持安顺学院更名建设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写进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
蒋欣原(文/图)
王键(文/图)
|
《安顺学院学报》
|
2025 |
|
|
11
|
彩绘千山:基于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趋势探索贵州民族服饰文化创新之路 |
蒋升凤
杨路勤
|
《染整技术》
|
2025 |
0 |
|
12
|
明代贵州卫学与地域文化 |
郭红
王文慧
|
《贵州文史丛刊》
|
2016 |
2
|
|
13
|
高职院校传承弘扬贵州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创新策略研究 |
高彪
|
《艺术科技》
|
2024 |
0 |
|
14
|
土家族摆手舞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新路径探索 |
谭阿凤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15
|
媒介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的现代传播 |
冀志强
蒋丽
|
《安顺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6
|
传播学视角下贵州白酒文化构建研究 |
郭旭
杨婷
胡俊鸿
吴黔川
刘家豪
|
《酿酒科技》
|
2022 |
5
|
|
17
|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
吴凯
|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3
|
|
18
|
贵州蜡染文化在民族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李娜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20 |
3
|
|
19
|
周边的震荡 贵州当代文化艺术一瞥 |
管郁达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1996 |
1
|
|
20
|
基于反求工程的贵州少数民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
蔡家斌
武淑娟
贺莹
邱望标
|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