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喀斯特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薛平 何菊 +1 位作者 罗元宇 黄二素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141-143,共3页
贵州喀斯特山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依靠农业生产人口比例较大,但大多数地方山高坡陡、山多地少,适合农业生产耕地较少,产量低,而大多数区域牧草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发展肉牛等草食性畜禽养殖业,肉牛等畜禽养殖是广大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主... 贵州喀斯特山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依靠农业生产人口比例较大,但大多数地方山高坡陡、山多地少,适合农业生产耕地较少,产量低,而大多数区域牧草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发展肉牛等草食性畜禽养殖业,肉牛等畜禽养殖是广大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该文立足贵州喀斯特山区当前实际,分析了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贵州喀斯特山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山区 肉牛产业发展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经济差异化发展策略
2
作者 田景鹃 《现代园艺》 2025年第8期46-48,共3页
贵州喀斯特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概况,分析了影响当地农业经济差异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差异化发展的策略,以期推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经济高质... 贵州喀斯特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概况,分析了影响当地农业经济差异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差异化发展的策略,以期推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地区 农业经济 差异化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改进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杜雪莲 卢雨点 常滨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95-200,共6页
以期望产出是否包括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推动该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数据支持。采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测度2000—2019年贵州9个市(州)2种农业生态效率,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 以期望产出是否包括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推动该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数据支持。采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测度2000—2019年贵州9个市(州)2种农业生态效率,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传统的农业生态效率只有贵阳有效,期望产出考虑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后,除六盘水、安顺、黔西南及黔南外,其余市州农业生态效率均值进入到有效区。②研究期内贵州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GML)年均增长2%,尤其是2012年以后GML指数增长明显。除了遵义、黔东南和铜仁,其余市州传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GML)均大于1,各市州农业生态效率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升带动。除了遵义和铜仁,其余各市州改进的GML指数均较传统的有所降低。③产业结构、财政支农水平、农业机械化密度与传统和改进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呈正相关,农民收入水平、化肥使用强度与传统和改进的传统农业生态效率都呈负相关,人均耕地水平与植被覆盖度与改进的农业生态效率呈正相关,但与传统的农业生态效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 影响因素 贵州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凋落物及碳氮归还动态
4
作者 熊红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5种不同恢复阶段(稀灌草丛、藤刺灌丛、灌木林、乔灌过渡林、次生乔木林)植物群落的凋落物总量、凋落物组成(叶、枝、花果等)特征、凋落物量月动态及碳氮归还量...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5种不同恢复阶段(稀灌草丛、藤刺灌丛、灌木林、乔灌过渡林、次生乔木林)植物群落的凋落物总量、凋落物组成(叶、枝、花果等)特征、凋落物量月动态及碳氮归还量进行了一年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稀灌草丛、藤刺灌丛、灌木林、乔灌过渡林、次生乔木林的年总凋落物量分别为726.0、3811.6、5161.0、4378.8、4604.8 kg/hm^(2),随着群落的恢复发展,凋落物总量呈现出先升高后缓降的变化趋势;各恢复阶段植物群落叶凋落物量占总凋落物量的64.2%~74.9%,枝凋落物量占总凋落物量的11.4%~18.1%,花果等凋落物量占总凋落物量的9.8%~19.5%;群落恢复初期(稀灌草丛、藤刺灌丛、灌木林)凋落物量月动态呈单峰型,而群落恢复中后期(乔灌过渡林、次生乔木林)凋落物量月动态呈双峰型,各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的叶凋落物量与总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基本一致;C、N含量总体上表现为花果等凋落物>叶凋落物>枝凋落物,5种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凋落物中C、N的年归还总量与其年总凋落物量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恢复阶段 植物群落 碳氮归还动态 贵州喀斯特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白刺花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安定 李苇洁 唐金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286-3289,共4页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区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群落野外样地调查,分析其组成类型中12个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白刺花、粉枝莓、火棘、灰毛浆果楝、竹叶椒,白刺花利用...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区白刺花(Sophora davidii)群落野外样地调查,分析其组成类型中12个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白刺花、粉枝莓、火棘、灰毛浆果楝、竹叶椒,白刺花利用资源的能力较强;白刺花在喀斯特石漠化生境中的适应能力较强,并且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固土护坡能力;各种对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在0~1之间不等,物种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差异较大;12个种群间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生态位完全重叠,各种群间利用资源的差异性显著,表明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并不明显,显示白刺花群落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 白刺花(Sophora davidii) 群落 种群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燕 殷红梅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5-102,共8页
针对当前地区级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不足,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大核心要素出发,建构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按综合竞争力得分值大小对区内8个... 针对当前地区级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不足,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大核心要素出发,建构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按综合竞争力得分值大小对区内8个地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综合竞争力分值最高,为369分,现状处于资本实力竞争阶段;其次是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遵义市,分别为120分、119分、116分、113分,处于产销竞争阶段;而黔西南州、铜仁地区、毕节地区的分值均低于100分,属于资源竞争阶段。为此,今后贵阳市在旅游人才培训、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组织管理等方面应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而遵义市、黔南州和安顺市应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六盘水市则应进一步发挥经济优势与其它区域合作;而分值低于100分的地区则注重塑造本身区域特色和旅游产品特色,开展与周边省份合作,以提升其旅游竞争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指标体系 对策 贵州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地碳足迹和植被碳承载力动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媛 蔡绍洪 王名绍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地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利用2002-2012年贵州省能源消费量及植被面积等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分析碳足迹、植被碳承载力和碳生态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碳足...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地碳排放与碳固定的平衡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利用2002-2012年贵州省能源消费量及植被面积等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分析碳足迹、植被碳承载力和碳生态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碳足迹总量由2002年的12643.6677吨上升到2012年的35153.63万吨,增长幅度为278.03%,年均增长16.18%,其中化石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占总碳足迹的84.35%-93.78%,表明化石能源消费是导致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期植被碳承载力从2002年的8988.8377吨上升-12012年的15032.65万吨,增长幅度为67.24%,年均增长6.11%,其中森林固碳量76.94%-85.63%,园地固碳量占11.79%-21.00%,农作物仅占1.90%-3.48%,揭示森林的固碳量最高。2002-2012年碳赤字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2002年的3654.83万吨上升到2012年的20120.98万吨;碳生态压力指数由2002年的1.41上升到2012年的2.34,而单位GDP碳足迹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10.17吨/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5.13吨/万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在碳减排方面的政策措施有一定成效,但碳排放与碳固定之间不平衡,碳循环的生态环境压力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碳承载能力 碳生态压力指数 碳循环 贵州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产业联动发展探讨——以花溪高坡、龙里猴子沟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殷红梅 梅再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90-94,共5页
贵州喀斯特地区景观的构景因子虽然类型多样、形态各异,但从其地域组合特征看,景观雷同性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负近邻效应"关系,再加上各地旅游产品低水平重复,不仅使资源浪费、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现象并存,而且旅游... 贵州喀斯特地区景观的构景因子虽然类型多样、形态各异,但从其地域组合特征看,景观雷同性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负近邻效应"关系,再加上各地旅游产品低水平重复,不仅使资源浪费、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现象并存,而且旅游业及旅游项目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和联动效应也不明显,迫切要求发挥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以实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本文以花溪高坡与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两者间区域旅游发展中的趋同性与差异性分析,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开发的优势与目标,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与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布局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地区 旅游资源 资源整合 资源开发 “负近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峡谷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花江峡谷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邓培雁 屠玉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对以花江为代表的贵州喀斯特峡谷可持续发展模式结构进行了设计研究 ,提出“花椒—猪—沼气”和“砂仁—猪—沼气”的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模式 ,并对其可持续发展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峡谷区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模式 绿色产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与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燕 殷红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9-23,66,共6页
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赋值,统计出8个地州市的资源禀赋总分值,并作相关资源禀赋图。黔南州、遵义市以256分和210分,位于旅游资源禀赋的第1层次;安顺市、贵阳市、铜仁地区、毕节地... 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赋值,统计出8个地州市的资源禀赋总分值,并作相关资源禀赋图。黔南州、遵义市以256分和210分,位于旅游资源禀赋的第1层次;安顺市、贵阳市、铜仁地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位于第2层次;六盘水市位于为第3层次。提出了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产品、旅游形象、旅游人才、区域内外合作、国际合作全面探讨了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地区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技术的贵州喀斯特山区烟草估产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符勇 周忠发 +1 位作者 贾龙浩 胡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56-2159,共4页
以贵州清镇市流长国家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为研究区,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烟草种植特性,首先利用SAR遥感技术,对烟草叶片进行反演并计算叶面积指数,其次对烟草生长适宜性进行评价。结合烟草的叶面积指数、适宜性等参数建立适用于喀斯特... 以贵州清镇市流长国家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为研究区,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烟草种植特性,首先利用SAR遥感技术,对烟草叶片进行反演并计算叶面积指数,其次对烟草生长适宜性进行评价。结合烟草的叶面积指数、适宜性等参数建立适用于喀斯特山区的烟草估产模型。经建立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每666.7 m2产量为76.17 kg,与研究区实际产量对比精度在92%以上,满足喀斯特山区大面积快速估产需要,为喀斯特山区烟草估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SAR技术 叶面积指数 适宜性 估产模型 贵州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台原亮叶水青冈林种—多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魏鲁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8年第1期9-15,共7页
采用株数、显著度、重要值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台原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林21个样地乔木层种一多度结构的分布型,并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分析了种一多度结构类型与生境、群落类型、群落数量特征的关系,以及亮叶水青同种群在各种一... 采用株数、显著度、重要值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台原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林21个样地乔木层种一多度结构的分布型,并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分析了种一多度结构类型与生境、群落类型、群落数量特征的关系,以及亮叶水青同种群在各种一多度结构类型中分享资源空间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台原 亮叶水青冈林 分布 结构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农业生产中多种矿物元素液态肥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蓉 毕坤 邹世荣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为改变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产出率低、品质差的现状,从喀斯特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土壤缺少微量元素等特征入手,利用富含矿物元素的硅酸盐岩,开发生产多元素液态矿物肥料,补偿喀斯特地区农作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营养元素。2002年以来经100... 为改变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产出率低、品质差的现状,从喀斯特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土壤缺少微量元素等特征入手,利用富含矿物元素的硅酸盐岩,开发生产多元素液态矿物肥料,补偿喀斯特地区农作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营养元素。2002年以来经100多个农户及贵州省各地土肥站、农业科研生产部门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十几个县市进行了700多亩种植试验,获得了农作物产量增加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的效果。施用多元素液态矿物肥种植的水稻、玉米、辣椒、油菜、烤烟、水果及蔬菜等20多个农作物,其90%以上的作物增产超过5%,70%增产超过10%,农产品的蛋白质提高1~2个百分点,稻谷支链淀粉提高2.7%,果实的外观色、香、味、形得到明显改观。实践证明施用多元素液态矿物肥料是提高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产出率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多元素液态肥 使用效果 贵州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构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体系,科学定位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此基础上,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划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类型,揭示其特征。提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现代旅游中持续...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构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体系,科学定位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此基础上,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划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类型,揭示其特征。提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现代旅游中持续发展的对策性建议,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 地域分异 组成 类型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功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昆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693-8697,共5页
首先以生态经济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组成要素特征。然后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功能特征:喀斯特地区生物生产量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弱;物质储存和积累速度慢、环境污染严重;能量产量和... 首先以生态经济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组成要素特征。然后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功能特征:喀斯特地区生物生产量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弱;物质储存和积累速度慢、环境污染严重;能量产量和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在探讨复合系统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在进行系统维护和重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要着重考虑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选择和培育适合喀斯特地区的优势物种,提高物质积累的数量和速度,同时,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降低经济系统各环节的能量浪费,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贵州喀斯特地区 功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坡耕地水土资源配置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关智宏 顾再柯 杨光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4期282-285,共4页
介绍了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并在分析贵州喀斯特坡耕地水土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坡耕地水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配置研究的不足,提出应加强坡耕地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理论研究,以期为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 介绍了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并在分析贵州喀斯特坡耕地水土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坡耕地水土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配置研究的不足,提出应加强坡耕地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理论研究,以期为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配置和坡耕地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资源优化合配置 贵州喀斯特坡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地灌丛香叶树群落及种群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双喜 彭贵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1期56-57,62,共3页
以贵州省现存的喀斯特山地灌丛香叶树植物群落为对象 ,分析了该群落的结构和组成、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其分布格局 ,群落所处的小生境状况以及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演替 ;结果表明 ,群落中有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而香叶树种群有... 以贵州省现存的喀斯特山地灌丛香叶树植物群落为对象 ,分析了该群落的结构和组成、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其分布格局 ,群落所处的小生境状况以及封山育林后群落的演替 ;结果表明 ,群落中有较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而香叶树种群有较宽的生态位宽度 ;由于喀斯特小生境的严酷性 ,土面零星 ,土层浅薄 ,石漠化比例大 ,植物种群主要以集群分布和无性繁殖来适应这种小生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山地 灌丛 香叶树群落 种群结构 封山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多花黑麦草和青贮玉米轮作与利用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力 向进 张依裕 《现代畜牧科技》 2022年第12期48-51,共4页
贵州喀斯特山区耕地少且贫瘠,脱贫户返贫风险大,发挥有限的耕地资源,创造更多的生物量,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贵州喀斯特山区发展草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随之产生了畜多草少的矛盾,所以提高土地牧草产量,... 贵州喀斯特山区耕地少且贫瘠,脱贫户返贫风险大,发挥有限的耕地资源,创造更多的生物量,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贵州喀斯特山区发展草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随之产生了畜多草少的矛盾,所以提高土地牧草产量,推进草畜平衡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多花黑麦草与青贮玉米是贵州种植的主要牧草品种,但缺乏详细的生产指导技术。该文结合贵州喀斯特山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系统详述多花黑麦草与青贮玉米轮作的适宜区域、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种植和利用技术,指导种养殖业主开展多花黑麦草与青贮玉米轮作与利用,对提高亩产生物量和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山区 多花黑麦草 青贮玉米 牧草轮作 牧草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19
作者 李华 彭启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92,100,共4页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贵州地处我国的西南腹地,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人力资源是影响贵州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贵州...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贵州地处我国的西南腹地,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人力资源是影响贵州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制约贵州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概况,提出贵州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地区 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库沉积物特征及WaTEM/SEDEM模型的贵州喀斯特小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安安 罗耀 王红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共8页
全面认识长时间尺度的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对土壤侵蚀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松官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土壤侵蚀分布式模型WaTEM/SEDEM分6个阶段模拟了过去1986—2015年的土壤侵蚀变化,并将其与松官水库沉积物揭示的侵蚀强... 全面认识长时间尺度的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对土壤侵蚀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松官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土壤侵蚀分布式模型WaTEM/SEDEM分6个阶段模拟了过去1986—2015年的土壤侵蚀变化,并将其与松官水库沉积物揭示的侵蚀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WaTEM/SEDEM模型模拟得到的产沙量与实测值相近,显示模型在喀斯特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过去30年间松官流域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21.33t/(hm2·a),侵蚀强度经历了先加剧后减缓的过程,最强烈的侵蚀出现在1996—2000年;流域南部的耕地地区是松官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来源,占土壤侵蚀总量的85.09%,而流域北部的林草地侵蚀较弱;模型结果与沉积物记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皆反映出土地利用相较降雨对土壤侵蚀影响更大,未来对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更应关注土地利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侵蚀模数 WaTEM/SEDEM模型 沉积物 贵州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