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贵南沙蜥洞穴空间分布与昆虫资源分布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凯龙
刘宇航
童浩杰
余晓霞
金园庭
-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550-5555,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2183)
-
文摘
贵南沙蜥分布在青海省贵南县的一片长×宽约为30 km×20 km的连续沙丘,该沙丘被周缘草地隔离,贵南沙蜥主要在沙地与草地接触带的沙地一侧活动。采用3条样线共150个陷阱研究贵南沙蜥在草地与沙地交界线两侧的活动洞穴空间分布特征与潜在的可利用性昆虫食物资源多样性,并分析洞穴空间分布特征与昆虫种类以及数量分布的关系。研究共捕获1236个昆虫个体,隶属于2纲10目26科42种,其中昆虫纲有7目21科37种978个,蛛形纲有3目5科5种258个;草地采集的昆虫有2纲9目22科37种570个,沙地有2纲9目21科33种666个。草地昆虫的Shannon-Wiener,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大于沙地,表明草地的昆虫食物资源较丰富且分布均匀。研究表明贵南沙蜥在沙地环境活动洞穴数量较多,且离交界线越近洞穴分布数量越多;草地生境活动洞穴空间分布与离交界线距离无相关性,相对沙地数量较少且空间上分布较均匀。草地样方捕获的昆虫种类和数量以及沙地样方捕获的昆虫数量都与离分界线的距离无关,但沙地上昆虫种类与离分界线的距离呈高度负相关。研究表明贵南沙蜥沙地活动洞穴空间分布与昆虫种类分布特征显著相关。
-
关键词
贵南沙蜥
食物资源
生物多样性
洞穴分布
-
Keywords
Phrynocephalus guinanensis
insect resources
biodiversity
cave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
-
题名贵南沙蜥染色体核型与聚类分析
- 2
-
-
作者
李嘉晟
童浩杰
张凯龙
杨坤
罗媛媛
金园庭
-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
-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1-394,39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183)
-
文摘
贵南沙蜥Phrynocephalus guinanensis为近年沙蜥属新命名的物种,形态上区别于贵德沙蜥P.putjatia与青海沙蜥P.vlangalii,而最近沙蜥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结果不支持贵南沙蜥为一有效种,它在分子树拓扑结构上与贵德沙蜥一亚分支样本聚在一起。本文观察贵南沙蜥核型为2n=24I+24m,具有12对大染色体和12对小染色体,其中大染色体均为端部类型,且无性别相关的异型染色体。青海11个沙蜥种群染色体特征的聚类分析表明贵南沙蜥与贵德沙蜥聚于同一分支,该分支构成青海沙蜥分支的姐妹支,证实贵南沙蜥与贵德沙蜥具有较近的核型演化关系。研究结果不支持贵南沙蜥为有效物种。
-
关键词
贵南沙蜥
核型
聚类分析
系统分化
-
Keywords
Phrynocephalus guinanensis
karyotype
cluster analysis
phylogenetic divergence
-
分类号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