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贲门癌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标准
被引量:
19
1
作者
赵刚
吴志勇
+4 位作者
卞正乾
孙勇伟
罗蒙
陈炜
顾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45-848,共4页
目的 探讨贲门癌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合理标准。方法 2000年2月~2004年2月,对269例贲门癌对所采用的切口、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左胸入路110例,经腹入路113例,胸腹联合切口46例,切除率为88.5%(238...
目的 探讨贲门癌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合理标准。方法 2000年2月~2004年2月,对269例贲门癌对所采用的切口、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左胸入路110例,经腹入路113例,胸腹联合切口46例,切除率为88.5%(238/269),联合脏器切除共30例。经左胸切口、经腹切口和胸腹联合切口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1.8%(90/110)、84.1%(95/113)和91.3%(42/46),胸腹联合切口的根治性切除率最高。经腹切口上切缘癌残留率为3.5%(4/113),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5年生存率:经胸切口为30.9%,经腹切口为31.8%,胸腹联合切口为34.8%,胸腹联合切口组的生存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腹联合切口有利于贲门癌的根治,肿瘤浸润食管是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合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
癌
贲门癌根治术
胸腹联合切口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瘘口插管引流联合“三管法”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剑
刘永志
+1 位作者
刘建
杜少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403-2404,共2页
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主要的死因。为了更好更快控制胸内吻合口瘘发生后的纵隔腔及胸腔内感染。提高治愈率,我科在传统“三管法”的基础上。加用经鼻腔自瘘口插管到纵隔脓腔...
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主要的死因。为了更好更快控制胸内吻合口瘘发生后的纵隔腔及胸腔内感染。提高治愈率,我科在传统“三管法”的基础上。加用经鼻腔自瘘口插管到纵隔脓腔内进行引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科自2008年12月至2014年7月食管及贲门癌根治手术病例共1875例,其中左经胸贲门癌根治术106例。左经胸食管癌根治术1341例,Ivor-Lewis术343例,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术85例。共发生胸内吻合口瘘86例。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胸内吻合口瘘
食管
癌
根治术
贲门
癌
术后
插管引流
三管法
瘘口
治疗
贲门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胸腹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贲门癌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可毅
闫天生
+3 位作者
崔睿
王京弟
沈祯云
刘丹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小切口在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02年1月~2007年1月对60例贲门癌患者行贲门癌切除术,经胸腹联合小切口30例,经后外侧切口30例,回顾分析2组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后外侧...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小切口在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02年1月~2007年1月对60例贲门癌患者行贲门癌切除术,经胸腹联合小切口30例,经后外侧切口30例,回顾分析2组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后外侧切口组相比,胸腹联合小切口组的切口长度短[(12.4±0.7)cm vs(19.2±2.0)cm,t=-17.577,P=0.000],手术时间短[(207.3±76.1)min vs(260.0±85.6)min,t=-2.519,P=0.015],开始下床活动早[(2.3±0.5)d vs(3.4±0.5)d,t=-8.521,P=0.000],胸腔引流量少[(276.7±58.7)ml vs(308.7±59.5)ml,t=-2.097,P=0.040],哌替啶用量少[(66.7±27.3)mg vs(113.3±45.4)mg,t=-4.818,P=0.000],吸氧时间短[(3.8±2.0)d vs(5.1±2.6)d,t=-2.171,P=0.034],动脉血氧饱和度高[(97.6±2.7)%vs(96.1±2.7)%,t=2.152,P=0.036]。2组清扫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胸腹联合小切口
贲门
癌
贲门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贲门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晓红
赵滨
+1 位作者
李艳玲
刘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贲门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将105例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35例。在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改变体位,Ⅰ组由仰卧位0°改为50°半卧位;Ⅱ组由...
目的探讨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贲门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将105例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35例。在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改变体位,Ⅰ组由仰卧位0°改为50°半卧位;Ⅱ组由仰卧位0°改为30°半卧位,10min后再将体位改为50°半卧位;Ⅲ组仰卧位0°改变为15°低坡卧位,10min后改为30°半卧位,再10min后改为50°半卧位。分别记录三组患者体位改变前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及恶心发生情况。结果体位改变后三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值及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Ⅰ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及恶心发生率相对较高;组内比较,Ⅰ组除体温外,其余各项指标体位改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Ⅱ、Ⅲ组各项指标体位改变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逐步改变体位方式(先由0°至30°,10min后再改变至50°)可避免由体位突然改变而引起的生命体征波动,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
癌
贲门癌根治术
体位
仰卧位
半卧位
生命体征
恶心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贲门癌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标准
被引量:
19
1
作者
赵刚
吴志勇
卞正乾
孙勇伟
罗蒙
陈炜
顾磊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普外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45-848,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贲门癌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合理标准。方法 2000年2月~2004年2月,对269例贲门癌对所采用的切口、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左胸入路110例,经腹入路113例,胸腹联合切口46例,切除率为88.5%(238/269),联合脏器切除共30例。经左胸切口、经腹切口和胸腹联合切口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1.8%(90/110)、84.1%(95/113)和91.3%(42/46),胸腹联合切口的根治性切除率最高。经腹切口上切缘癌残留率为3.5%(4/113),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5年生存率:经胸切口为30.9%,经腹切口为31.8%,胸腹联合切口为34.8%,胸腹联合切口组的生存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腹联合切口有利于贲门癌的根治,肿瘤浸润食管是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合理标准。
关键词
贲门
癌
贲门癌根治术
胸腹联合切口
标准
Keywords
cardiac carcinoma
radical operation of cardiac carcinoma
thoracoabdominal incision
standard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瘘口插管引流联合“三管法”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剑
刘永志
刘建
杜少鸣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心胸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403-2404,共2页
文摘
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主要的死因。为了更好更快控制胸内吻合口瘘发生后的纵隔腔及胸腔内感染。提高治愈率,我科在传统“三管法”的基础上。加用经鼻腔自瘘口插管到纵隔脓腔内进行引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科自2008年12月至2014年7月食管及贲门癌根治手术病例共1875例,其中左经胸贲门癌根治术106例。左经胸食管癌根治术1341例,Ivor-Lewis术343例,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术85例。共发生胸内吻合口瘘86例。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59%。
关键词
术后胸内吻合口瘘
食管
癌
根治术
贲门
癌
术后
插管引流
三管法
瘘口
治疗
贲门癌根治术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胸腹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贲门癌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可毅
闫天生
崔睿
王京弟
沈祯云
刘丹丹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2-7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小切口在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02年1月~2007年1月对60例贲门癌患者行贲门癌切除术,经胸腹联合小切口30例,经后外侧切口30例,回顾分析2组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后外侧切口组相比,胸腹联合小切口组的切口长度短[(12.4±0.7)cm vs(19.2±2.0)cm,t=-17.577,P=0.000],手术时间短[(207.3±76.1)min vs(260.0±85.6)min,t=-2.519,P=0.015],开始下床活动早[(2.3±0.5)d vs(3.4±0.5)d,t=-8.521,P=0.000],胸腔引流量少[(276.7±58.7)ml vs(308.7±59.5)ml,t=-2.097,P=0.040],哌替啶用量少[(66.7±27.3)mg vs(113.3±45.4)mg,t=-4.818,P=0.000],吸氧时间短[(3.8±2.0)d vs(5.1±2.6)d,t=-2.171,P=0.034],动脉血氧饱和度高[(97.6±2.7)%vs(96.1±2.7)%,t=2.152,P=0.036]。2组清扫胸...
关键词
微创胸腹联合小切口
贲门
癌
贲门癌根治术
Keywords
Thoracoabdominal mini-incision
Gastric cardia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 of cardia cancer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贲门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晓红
赵滨
李艳玲
刘捷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33-35,共3页
基金
河北省2013年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指令性课题(20130155)
文摘
目的探讨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贲门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将105例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35例。在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改变体位,Ⅰ组由仰卧位0°改为50°半卧位;Ⅱ组由仰卧位0°改为30°半卧位,10min后再将体位改为50°半卧位;Ⅲ组仰卧位0°改变为15°低坡卧位,10min后改为30°半卧位,再10min后改为50°半卧位。分别记录三组患者体位改变前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及恶心发生情况。结果体位改变后三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值及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Ⅰ组脉搏、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及恶心发生率相对较高;组内比较,Ⅰ组除体温外,其余各项指标体位改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Ⅱ、Ⅲ组各项指标体位改变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逐步改变体位方式(先由0°至30°,10min后再改变至50°)可避免由体位突然改变而引起的生命体征波动,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
关键词
贲门
癌
贲门癌根治术
体位
仰卧位
半卧位
生命体征
恶心
舒适度
Keywords
cancenoma of gastric cardia
radical surgery for cancenoma of gastric cardia
body position
supine position
semireclining position
vital signs
nausea
comfort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贲门癌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标准
赵刚
吴志勇
卞正乾
孙勇伟
罗蒙
陈炜
顾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瘘口插管引流联合“三管法”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
陈剑
刘永志
刘建
杜少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胸腹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贲门癌
王可毅
闫天生
崔睿
王京弟
沈祯云
刘丹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术后体位改变方式对贲门癌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刘晓红
赵滨
李艳玲
刘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