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伟 王慧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预后效果。方法对3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本组34例患者术后体温均<38.8℃,动态观测血小板计数均<500万/L,术后无发热、肝昏迷等并发症。3...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预后效果。方法对3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本组34例患者术后体温均<38.8℃,动态观测血小板计数均<500万/L,术后无发热、肝昏迷等并发症。3d后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拔管后康复出院。平均随访5年,无一例肝性脑病发生。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止血可靠,再出血率低,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预后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公金 张秋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7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中应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8例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中应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8例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均顺利完成手术,门静脉断流前测压(34.6±6.2)cmH2O;门静脉断流后测压(28.6±4.7)cmH2O,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全部停止,手术止血率达100%;发生并发症6例(15.79%),随访2年,发再出血4例,再出血率10.52%。结论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断离门奇静脉间侧支循环,具有止血效果显著,手术简单、创伤小,便于基础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分析
3
作者 汪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8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本院的148例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预后总结分析。结果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的148例门...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本院的148例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预后总结分析。结果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的1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体温均在38.5℃以下。术后一周内,腹腔引流液明显比之前减少后,则将引流管及时拔除。拔出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病情均没有出现肝昏迷、发热等严重并发症,治愈率100%,1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的1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较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因素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文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72例门静脉高压患者,都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 72例进行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72例门静脉高压患者,都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 72例进行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身体温度都小于38℃,血小板数量都小于500万/L,没有出现身体高温,肝昏迷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至1年的随访工作,其中有30例肝脏功能发生好转,其好转率为41.7%,有61例患者的腹腔积液全部消失或是有减轻现象,其发生率为84.7%,有65例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消失现象或是症状减轻,其效果达到90.3%,没有出现肝性脑病症状。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疗效较好,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门静脉高压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体积及肝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韵壕 马靖 +1 位作者 刘清波 王卫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前后肝功能及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8月我院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1例,观察患者术前后LV、丙氨酸...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前后肝功能及肝脏体积(liver volume,LV)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8月我院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1例,观察患者术前后LV、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肝动脉血流、门静脉血流、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和吲哚菁绿最大清除率(indocyanine green maximum removal rate,ICGRmax)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LV分别为(844.47±80.25)、(1010.07±92.08)、(1050.91±98.7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95,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LV明显大于术前(均P=0.000),术后第6个月LV显著大于术后第3个月(P=0.016)。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ALT中位数分别为80(13~235)、29(11~71)、26(11~7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94,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ALT明显低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ICGR15分别为(24.12±7.37)%、(18.31±4.59)%、(17.50±4.11)%,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42,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ICGR15明显低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ICGRmax分别为(1.48±0.18)、(1.60±0.14)、(1.62±0.15)mg·k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53,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ICGRmax明显高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肝动脉血流分别为(186.76±21.59)、(352.66±18.58)、(357.27±25.72)ml/min,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9.171,P=0.000),术后第3、6个月明显高于术前(均P=0.000)。术前和术后第3、6个月门静脉血流分别为(1870.80±244.21)、(1205.37±212.68)、(1183.05±225.80)ml/min,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020,P=0.000),其中术后第3、6个月明显低于术前(均P=0.000)。术前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可改善肝脏供血,促进肝脏再生,改善患者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体积 肝功能 门静脉高压症 腹腔镜脾切除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巩全华 邸春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因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32例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止血 30例 (93.8% ) ,手术死亡 2例 (6 .2 % ) ,死亡原因为上...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因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32例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止血 30例 (93.8% ) ,手术死亡 2例 (6 .2 % ) ,死亡原因为上消化大出血 ,肝性脑病 ,肝肾功能衰竭。平均随访 3.6年 ,1年内再次出血 2例 ,3年内出血 4例 ,5年内生存率 78.6 %。结论 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效果确切 ,可抢救部分患者生命。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彻底断流 ,熟练掌握本手术的技术要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适应证 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彦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3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治疗措施及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全部给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治疗措施及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全部给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经过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后,术后患者体温均低于38.5℃,待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后,及时拔除引流管,没有1例患者出现肝昏迷等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井红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8期54-55,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本院最近几年收治的50例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的手术治疗,分析总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预后因素。结果本组5... 目的分析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本院最近几年收治的50例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的手术治疗,分析总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预后因素。结果本组50例门静脉高压的患者,通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治疗之后,所有患者都治愈健康出院,体温都低于38.5℃,患者血小板的计数正常,均小于500万/L,未出现肝昏迷、发热等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没有1例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手术治疗,操作简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预后因素 门静脉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舒新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对影响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 目的对影响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健康出院,患者体温均〈38.5℃,血小板计数均恢复正常(〈500×10^9/L),2例患者出现发热、昏迷等严重并发症;2年随访期内患者均未出现肝性脑病,患者存活率为100%。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效果分析
10
作者 朱清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预后效果。方法我院普外科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无发热、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刀口... 目的分析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预后效果。方法我院普外科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无发热、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刀口延期愈合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血小板计数出现明显升高。所有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平均时间为1年,无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止血彻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并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上消化出血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分析
11
作者 梁振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体... 目的: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体温均在38.4℃以下,血小板计数均低于500&#215;109/L,术后均未发生发热、肝昏迷等严重并发症,且4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经1年随访,所有患者均生存,且均未出现肝性脑病。结论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采取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具有显著疗效,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可实现良好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和断流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清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分流术和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180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期分... 目的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分流术和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180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期分流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腹水消失率优于断流组(P<0.05)。断流组术后再出血率22.48高于分流组术后再出血率9.80(P<0.05)。断流组3例发生肝性脑病,占2.3,分流组4例出现肝性脑病,占7.8。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理想的术式,此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彻底,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低,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与断流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寿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8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与断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02月至2010年0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86例门脉高压患者,对手术前后患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分流术与断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02月至2010年0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断流术与分流术治疗86例门脉高压患者,对手术前后患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期分流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及腹水消失率均优于断流组(P均<0.05)。断流组再出血率22.03%(13/59);分流组11.11%(3/27)。分流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断流组(P<0.05)。断流组无肝性脑病发生,分流组2例发生肝性脑病,占7.41%。结论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理想的术式,已成为急诊手术术式的首选术式。此术式维持入肝血流,能达到止血目的 ,而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而且操作较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涌泉 曹铨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9期973-973,共1页
关键词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门静脉高压 治疗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 食管静脉出血 肝硬化 缝扎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