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栽培模式对韭菜采后贮藏品质及风味影响
1
作者 周新原 陶杰杰 +8 位作者 刘明池 左进华 武占会 郑鄢燕 康欣娜 梁浩 牟建楼 陈婕 季延海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水培、土培和基质培)对韭菜采后贮藏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水培、土培和基质培3种栽培方式种植‘航研791’韭菜,采后放入20℃、相对湿度80%~85%的冷库中贮藏,测定其贮藏期间生理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水培、土培和基质培)对韭菜采后贮藏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水培、土培和基质培3种栽培方式种植‘航研791’韭菜,采后放入20℃、相对湿度80%~85%的冷库中贮藏,测定其贮藏期间生理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培和基质培栽培方式能够较好地维持韭菜在贮藏期间的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水培韭菜则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都较高,与水培相比,土培和基质培韭菜能够较好地维持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具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含量,土培还能促进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含量的积累,基质培韭菜的木质素呈下降趋势,水培韭菜在贮藏过程中纤维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木质素含量则基本不变。韭菜的风味物质主要是醛类、醇类、酯类、醚类、杂环类化合物等,α-松油醇、丁酸异戊酯、水杨酸甲酯和苯乙醛等物质是3种韭菜贮藏前后的主要风味物质。土培韭菜能够在贮藏过程中更好地维持韭菜的品质和风味物质,耐贮性最强,其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以衰老为主,基质培次之,水培韭菜则耐贮性最差,品质劣变以软化腐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栽培方式 韭菜 贮藏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及其抑制剂对冷藏甜樱桃果实贮藏品质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齐英舰 张国强 +1 位作者 王锋 杨青珍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2-300,共9页
为探究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甜樱桃采后果实凹陷、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SPD及两种多胺合成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脒基腙(methylglyoxal-bis(guanylhydrazone),MGBG)和二环己胺(dicyclohexylamine,DCHA)分别对‘萨米脱’甜樱... 为探究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甜樱桃采后果实凹陷、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SPD及两种多胺合成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脒基腙(methylglyoxal-bis(guanylhydrazone),MGBG)和二环己胺(dicyclohexylamine,DCHA)分别对‘萨米脱’甜樱桃进行处理,定期测定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SPD处理能够显著抑制甜樱桃贮藏期间凹陷率、凹陷指数及腐烂率的上升,保持较高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贮藏结束时,SPD处理组果实凹陷率、凹陷指数和腐烂率分别比对照组低28.69%、27.28%、19.97%,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38.74%、9.23%、11.20%。同时,SPD处理促进了甜樱桃内源SPD、腐胺(putrescine,PUT)和精胺(spermine,SPM)的积累,显著提高了甜樱桃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了总酚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积累,并保持较高水平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有效抑制了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积累,减缓了相对电导率上升。而MGBG和DCHA处理均抑制了甜樱桃内源SPD、PUT和SPM积累,降低了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抑制了自由基清除能力,造成活性氧大量积累,引发细胞膜的损伤,导致果实凹陷率及腐烂率显著增加,果实品质严重下降。综上,SPD处理能显著提高甜樱桃冷藏期间抗氧化能力,减轻活性氧对细胞膜的损伤,从而抑制果实凹陷的发生,保持果实较高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凹陷 亚精胺 活性氧代谢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多酚-多糖复合保鲜涂膜对猪肉饼贮藏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赵钜阳 卢冰琳 +3 位作者 蒋欣 李越 孙莹 杨雪欣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7-284,共8页
为提高猪肉饼在贮藏期内的食用品质,该试验分别以不同种类的多糖(魔芋多糖、大豆多糖、普鲁兰多糖)作为成膜基质,甘油作为增塑剂,添加海藻多酚制备复合保鲜涂膜液,采用浸渍法将膜液覆于猪肉饼上,并测定4±1℃冷藏后猪肉饼的菌落总... 为提高猪肉饼在贮藏期内的食用品质,该试验分别以不同种类的多糖(魔芋多糖、大豆多糖、普鲁兰多糖)作为成膜基质,甘油作为增塑剂,添加海藻多酚制备复合保鲜涂膜液,采用浸渍法将膜液覆于猪肉饼上,并测定4±1℃冷藏后猪肉饼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等指标,探究海藻多酚-多糖复合保鲜涂膜对猪肉饼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7 d后,与未涂膜组相比,魔芋多糖、大豆多糖、普鲁兰多糖复合涂膜分别将菌落总数降低了24.65%、30.41%、35.02%,TVB-N值降低了26.90%、33.40%、44.68%,TBARS值降低了22.94%、29.44%、38.10%,pH降低了4.38%、5.14%、6.19%,水分含量、质构、色泽和感官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海藻多酚-多糖复合保鲜涂膜均能有效延缓猪肉饼品质劣变,其中海藻多酚-普鲁兰多糖复合涂膜对猪肉饼的保鲜效果最佳。该研究为猪肉饼的保鲜贮藏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可为海藻多酚在食品中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鲜涂膜 海藻多酚 多糖 猪肉饼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对树莓果实采后生理指标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李毅 杨帅 +5 位作者 柳佳清 刘鑫茹 董露露 龙海涛 蒲陆梅 段建玲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7-236,共10页
通过考察不同功率(0、150、250 W)和时间(0、30、90 s)条件下低温常压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CAP)对树莓贮藏期间腐烂率、质量损失率、呼吸速率、总酚含量、花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CAP... 通过考察不同功率(0、150、250 W)和时间(0、30、90 s)条件下低温常压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CAP)对树莓贮藏期间腐烂率、质量损失率、呼吸速率、总酚含量、花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CAP对树莓采后保鲜的作用与机理。结果表明,在功率250 W、时间90 s条件下,CAP可将新鲜树莓室温贮藏期延长2~5 d,在贮藏第5天,与对照组相比,该条件下的CAP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至22.61%,降低果实质量损失率至35.97%,而且不影响果实的出汁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有效维持树莓可滴定酸质量分数(1.16%)、可溶性蛋白含量(204.5 mg/100 g)和花青素质量浓度(107.7 mg/L),同时提高了总酚含量(85.72 mg/100 g),抑制了呼吸速率(5.683 mg/(kg·h)),降低了果实中丙二醛含量(30.99 mmol/g)和过氧化氢浓度(6.858 mmol/L),并提高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4.21 U/g)。因此,CAP是一种有效延长树莓货架期并维持其品质的保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 树莓 采后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采后表皮蜡质与果实贮藏品质的研究
5
作者 苏慧 曾瑶英 +5 位作者 张家铭 熊玉帛 郭航宇 熊雯 龚林 周文化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8-328,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葡萄采后表皮蜡质变化规律及其与耐贮性关系,本研究以夏黑葡萄及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SEM与GC-MS分析葡萄表皮蜡质微观结构与蜡质组分,分析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硬度、MDA、总酚等品质指标变化,研究表皮蜡质... 为探究不同品种葡萄采后表皮蜡质变化规律及其与耐贮性关系,本研究以夏黑葡萄及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SEM与GC-MS分析葡萄表皮蜡质微观结构与蜡质组分,分析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硬度、MDA、总酚等品质指标变化,研究表皮蜡质对葡萄果实营养品质及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葡萄表皮蜡质含量变化规律呈现“W”趋势,夏黑葡萄表皮蜡质含量极显著高于阳光玫瑰葡萄(P<0.01),贮藏末期分别为36.66 mg/100 g和26.90 mg/100 g;SEM结果显示夏黑葡萄表皮蜡质结构呈堆叠片状晶体,孔隙较多,阳光玫瑰葡萄表皮蜡质在贮藏过程中晶体孔径较小或不存在孔径,结构分布均匀;两种葡萄表皮蜡质成分含量与其贮藏品质相关性呈现不同规律,蜡质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伯醇、酯类、醛类、烷烃,分别占49.84%~81.00%、0.10%~11.68%、0~9.41%、0.43%~8.83%、0.90%~6.66%。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脱粒率、MDA含量上升,硬度及还原糖、总酚、维生素C含量下降,贮藏品质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夏黑葡萄表皮蜡质中脂肪酸含量高,可加速果实细胞脂质过氧化,与失重率、MDA含量等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相一致,不利于维持果实营养品质;阳光玫瑰表皮蜡质中酯类含量与维生素C、总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显著降低果实抗氧化能力。本研究为葡萄表皮蜡质在不同品种葡萄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阳光玫瑰葡萄 表皮蜡质 贮藏品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的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贮藏品质的研究及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古丽米热·努尔麦麦提 冯作山 白羽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08,394,共12页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品质变化规律预测其货架期。首先采用糖纸包装(candy paper packaging,CW)、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保鲜袋包装(storage bag packaging,W... 该文旨在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品质变化规律预测其货架期。首先采用糖纸包装(candy paper packaging,CW)、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保鲜袋包装(storage bag packaging,WPB)和铝箔袋包装(aluminum foil bag packaging,ABP)4种包装方式对复合果丹皮进行包装,并在常温下贮藏180 d测定其在贮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变化值,以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硬度和菌落总数为表征指标建立化学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复合果丹皮的货架期。结果表明,采用VP方式能有效延缓复合果丹皮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活性成分等营养成分的降解、抑制复合果丹皮在贮藏期间被微生物的污染。可溶性糖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水分含量与硬度的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验证结果表明,VP方式下复合果丹皮以4种表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Arrhenius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因此,VP方式的应用将会为复合果丹皮的包装和贮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 包装方式 贮藏品质 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范文广 陈少青 +3 位作者 周新原 郑鄢燕 左进华 王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5,共9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选用京科糯2000、京科糯768以及农科糯336为材料,研究其在20℃常温贮藏条件下感官品质、硬度、失重率、色泽、V_(C)、可溶性固形物、糖类物质、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 为探究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采后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选用京科糯2000、京科糯768以及农科糯336为材料,研究其在20℃常温贮藏条件下感官品质、硬度、失重率、色泽、V_(C)、可溶性固形物、糖类物质、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天数的延长,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均出现不同程度地籽粒失水皱缩、风味散失、光泽和甜度下降等现象,京科糯768表面劣变最为严重,其次是农科糯336,京科糯2000籽粒表面劣变程度最轻。三个品种鲜食糯玉米的硬度、L*值、V_(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失重率、b*值、淀粉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升高。农科糯336中V_(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幅度最小,且淀粉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最小,并且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显著高于京科糯2000与京科糯768(P<0.05),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显著高于京科糯768(P<0.05)。综上,农科糯336在贮藏期间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和贮藏品质,并且还具有较高的POD活性。京科糯2000在贮藏期间,果实内部葡萄糖、果糖以及L*值的下降幅度和b*值上升幅度均最小,感官品质较好。而京科糯768能更好地维持玉米籽粒硬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品种 鲜食糯玉米 贮藏品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采后火龙果贮藏品质和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斌 袁晓 +3 位作者 林冲 王欣悦 刘堂茂 曹秋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2-309,共8页
为研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采后火龙果的保鲜效果,以不同浓度(0.05、0.10和0.50 mmol/L)MT处理采后火龙果果实,并测定其贮藏品质和活性氧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外源MT处理的保鲜效果与其浓度有关,相较于0.05 mmol/L和0.50 mmol... 为研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采后火龙果的保鲜效果,以不同浓度(0.05、0.10和0.50 mmol/L)MT处理采后火龙果果实,并测定其贮藏品质和活性氧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外源MT处理的保鲜效果与其浓度有关,相较于0.05 mmol/L和0.50 mmol/L,0.10 mmol/L MT处理能显著地抑制果实鳞片黄化,降低失重率,延缓总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腐烂率。0.10 mmol/L MT处理还显著地提高了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增强对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上结果表明MT处理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时清除衰老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缓解活性氧对采后火龙果造成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贮藏品质 褪黑素 采后处理 活性氧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柠檬酸溶液浸泡处理对带壳方竹鲜笋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吉宁 张妮 +4 位作者 徐锦洋 刘仁婵 梁后学 邓云兵 王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43-49,共7页
为探究柠檬酸溶液对带壳方竹鲜笋采后的保鲜效果,以带壳方竹鲜笋为试验材料,将采挖后的方竹鲜笋分组浸泡于蒸馏水、1%、4%、7%和10%的柠檬酸水溶液中3 min,取出后沥干表面水分,然后将其贮藏于(1.0±0.3)℃保鲜库内60 d,每15 d测定... 为探究柠檬酸溶液对带壳方竹鲜笋采后的保鲜效果,以带壳方竹鲜笋为试验材料,将采挖后的方竹鲜笋分组浸泡于蒸馏水、1%、4%、7%和10%的柠檬酸水溶液中3 min,取出后沥干表面水分,然后将其贮藏于(1.0±0.3)℃保鲜库内60 d,每15 d测定一次相关指标,以探索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对带壳方竹鲜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柠檬酸处理能有效降低方竹鲜笋的腐烂率、褐变率、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其中,LMS-7处理组在贮藏到60 d时,腐烂率、褐变率分别为25.32%和27.54%,而对照组的腐烂率(54.42%)为其2.15倍,褐变率(62.34%)为其2.26倍,此外,柠檬酸处理还能延缓方竹鲜笋中部和顶部硬度的上升,贮藏后期还能维持多酚、VC、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贮藏60 d时,LMS-7处理组的VC含量(1.63 mg/100 g)是对照组(1.07 mg/100 g)的1.52倍。因此,采用柠檬酸处理带壳方竹鲜笋,能有效提升方竹鲜笋贮藏期间的品质,其中,以质量分数为7%的柠檬酸溶液处理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鲜笋 采后 柠檬酸 浸泡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鲜剂结合不同硅窗面积气调包装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魏丽娟 冯毓琴 +1 位作者 李长亮 于嘉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50-654,共5页
为进一步检验前期西兰花硅窗气调关键参数筛选研究结果,并期望得到相较于单一硅窗气调贮藏效果更好的保鲜剂结合硅窗气调包装的西兰花的贮藏方法。以甘肃特色高原蔬菜耐寒优秀西兰花为材料,采用60 mg/L的二氧化氯保鲜剂溶液、蒸馏水浸... 为进一步检验前期西兰花硅窗气调关键参数筛选研究结果,并期望得到相较于单一硅窗气调贮藏效果更好的保鲜剂结合硅窗气调包装的西兰花的贮藏方法。以甘肃特色高原蔬菜耐寒优秀西兰花为材料,采用60 mg/L的二氧化氯保鲜剂溶液、蒸馏水浸泡清洗处理,以无处理为对照,再结合2℃下硅窗面积分别为6、8 cm^(2)的硅窗保鲜袋包装,通过叶绿素、抗坏血酸(Vc)、总酚、总花色苷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等营养指标的测定,考察各处理方法对西兰花25 d贮藏期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的硅窗气调袋包装保鲜,保鲜剂或蒸馏水清洗处理结合硅窗气调保鲜有更好的保鲜效果,其中60 mg/L的二氧化氯保鲜剂溶液清洗处理效果更优。2℃贮藏温度下,同样处理方式的西兰花,硅窗面积为8 cm^(2)的硅窗袋气调袋包装的保鲜效果要优于硅窗面积为6 cm^(2)的硅窗气调袋包装;60 mg/L的二氧化氯保鲜剂溶液浸泡清洗,结合硅窗面积8 cm^(2)的硅窗气调袋包装的西兰花的贮藏品质最好,在25 d贮藏期内各营养指标总体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保鲜剂 硅窗气调包装 保鲜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对采后香葱抑菌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贺 孟敌 +5 位作者 韩颖 王馨渝 李鹏霞 胡花丽 李国锋 刘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203,共7页
为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香葱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低温((4±1)℃)贮藏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 mg/L和300 mg/L)SAEW浸泡处理5 min后香葱采后抑菌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变化。... 为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香葱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低温((4±1)℃)贮藏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 mg/L和300 mg/L)SAEW浸泡处理5 min后香葱采后抑菌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较对照和其他质量浓度(100 mg/L和300 mg/L)SAEW处理相比,200 mg/L SAEW浸泡处理更好地维持了采后香葱的外观品质并抑制了其菌落总数的增长。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200 mg/L SAEW浸泡处理可有效抑制香葱中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的增加,减缓叶绿素、VC、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减少有害物质总游离氨基酸、丙二醛和亚硝酸盐的积累。综上,200 mg/L SAEW浸泡处理不仅能有效抑制低温贮藏期间香葱中菌落总数的增长,而且可有效延缓该过程中香葱营养品质的流失,从而提高香葱的保鲜效果。因此,SAEW可作为一种维持采后香葱贮藏品质,延缓其衰老进程的有效杀菌、保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香葱 杀菌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和贮藏温度的澳洲坚果果仁贮藏品质及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文婷 付镓榕 +5 位作者 马尚玄 魏元苗 杨悦雪 黄克昌 郭刚军 贺熙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32-243,共12页
测定普通包装、真空包装、真空脱氧包装、氮气包装和氮气脱氧包装5种包装方式澳洲坚果果仁不同贮藏温度(4℃、常温、60℃)下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的变化,同时通过过氧化值建立动力学模型以预测澳洲坚果果仁的货... 测定普通包装、真空包装、真空脱氧包装、氮气包装和氮气脱氧包装5种包装方式澳洲坚果果仁不同贮藏温度(4℃、常温、60℃)下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的变化,同时通过过氧化值建立动力学模型以预测澳洲坚果果仁的货架期。结果表明:采用氮气及氮气脱氧包装可显著降低生干果仁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幅度,减轻脂肪氧化酸败,减缓总酚含量的下降,维持较高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过氧化值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Arrhenius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货架期预测模型误差小于14%,氮气包装的货架期最长,在4℃、常温和60℃下的实测值分别为215、180、108 d,其次是氮气脱氧包装,实测值分别为205、175、10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包装处理 贮藏品质 抗氧化活性 货架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活性包装对香菇贮藏品质、呼吸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娅妮 王飞宇 +6 位作者 孙鹏伟 高虹 范秀芝 殷朝敏 于巍 史德芳 方尚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1-310,共10页
为研究普通PE包装(CK)和物理活性包装(Physically active packaging,PA)对采后香菇贮藏品质、呼吸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将其置于(4±1)℃,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12 d,每隔3 d测定其感官品质、失重率... 为研究普通PE包装(CK)和物理活性包装(Physically active packaging,PA)对采后香菇贮藏品质、呼吸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将其置于(4±1)℃,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12 d,每隔3 d测定其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呼吸速率、呼吸及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能量物质及能荷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PA处理延缓了香菇感官品质的劣变进程,抑制香菇失重率的增加,减缓香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降低香菇呼吸强度,延缓其呼吸峰值的出现。进一步研究表明,PA处理下香菇能维持较高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和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酶活性水平,抑制了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PGI)、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酶活性的快速升高。同时,PA处理还能抑制香菇ATP、ADP的降解,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香菇的感官品质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MDH、ATP、能荷呈现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可溶性蛋白、ADP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失重率、AMP呈现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表明在物理活性包装条件下,香菇贮藏品质与能量水平紧密相关。因此,物理活性包装能有效抑制香菇采后呼吸及能量代谢,维持香菇的贮藏品质,减少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活性包装 香菇 贮藏品质 呼吸代谢酶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抗坏血酸联合超声处理对鲜切芋艿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琳 胡兴成 +4 位作者 罗紫玮 王冕 涂晓媛 陈炳智 江玉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7-277,共11页
为探究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A)联合超声(ultrasound,US)(AS)处理对鲜切芋艿片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永定六月红芋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为2%的AA溶液浸泡15 min后,进行US(53 kHz、400 W、10 min)处理,测定贮藏期间鲜切芋艿感官... 为探究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AA)联合超声(ultrasound,US)(AS)处理对鲜切芋艿片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永定六月红芋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为2%的AA溶液浸泡15 min后,进行US(53 kHz、400 W、10 min)处理,测定贮藏期间鲜切芋艿感官品质及褐变相关酶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S处理可以降低鲜切芋艿的失水率,维持较高的硬度,延缓褐变指数升高,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抑制丙二醛含量累积,抑制表面微生物繁殖,从而维持鲜切芋艿较高的感官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贮藏期间AS处理组还能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抑制酚类物质消耗速率,并减缓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物质的流失速率,抑制可溶性醌的积累,延缓风味劣变。上述结果表明,AS处理能够保持鲜切芋艿较好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芋艿 L-抗坏血酸 超声处理 褐变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采收期对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珊珊 郝义 +5 位作者 张婷婷 郝邢维 王锦馨 周鑫 李美琳 周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2-28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采收期对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蜜橘’李果实为试验材料,对采后李果实13个品质及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和数学模型对3个采收期(盛花后100 d、盛花后103 d、盛花后10... 为探究不同采收期对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蜜橘’李果实为试验材料,对采后李果实13个品质及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和数学模型对3个采收期(盛花后100 d、盛花后103 d、盛花后106 d)李果实(0±0.5)℃低温贮藏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盛花后103 d采收的保鲜效果最好,盛花后103 d采收的李果实至贮藏结束,硬度、TA分别下降了37.37%、27.06%,下降最慢,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REL)、花青素(anthocyanidins,AC)、TSS、丙二醛、总酚(total phenols,TP)、类黄酮(flavonoids,FL)变化相对平稳,延缓了呼吸强度的上升,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以及较高的过氧化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经过PCA分析发现PC1、PC2和PC3可以准确地反映出87.472%的信息,这说明不同的采收期会对所有的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可知,在盛花后100 d、盛花后103 d和盛花后106 d采收的李果实贮藏至56 d时综合得分分别为1.06、0.99和2.69,综合得分越低表明品质越好,因此保鲜效果的排序为盛花后103 d>盛花后100 d>盛花后106 d。本研究为李果实采后保鲜和品质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实现李果实的适时采收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果实 采收期 贮藏品质 主成分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处理对苦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红伟 张帆 +4 位作者 马丽丽 郑鄢燕 左进华 王清 李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为研究NO处理对苦瓜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0.25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溶液对苦瓜进行20 min浸泡处理,(20±1)℃下贮藏,定期测定苦瓜果实感官品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差、乙烯释放量... 为研究NO处理对苦瓜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0.25 mmol/L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溶液对苦瓜进行20 min浸泡处理,(20±1)℃下贮藏,定期测定苦瓜果实感官品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差、乙烯释放量、叶绿素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O处理可较好地维持苦瓜果实硬度、降低乙烯释放量、减轻叶绿素降解,减少可溶性固形物消耗,有效保持总酚、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抑制苦瓜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降低,从而延缓苦瓜果实衰老并保持其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苦瓜 采后 贮藏品质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姜子精油对大豆油和桂圆汁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南 何思佳 +1 位作者 何强 曾维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研究木姜子精油对大豆油和桂圆汁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木姜子精油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化学和生物分析法,评价木姜子精油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菌作用;利用大豆油和桂圆汁为食品模型,测定木姜子精油对食品的保鲜作用... 研究木姜子精油对大豆油和桂圆汁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木姜子精油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化学和生物分析法,评价木姜子精油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菌作用;利用大豆油和桂圆汁为食品模型,测定木姜子精油对食品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木姜子精油含有32种挥发性成分,占总量的94.57%,柠檬醛和柠檬烯是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精油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可有效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对大肠杆菌等食品腐败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贮藏过程中食用大豆油过氧化值的增加和桂圆汁菌落总数的增大,对食品贮藏品质有良好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子 精油 挥发性成分 抗氧化 抗菌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鲜切荒漠肉苁蓉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丽 张珍 +3 位作者 赵圆圆 孙梓洺 杜建明 金丽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68,共9页
为了探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鲜切荒漠肉苁蓉贮藏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100、150、200μmol/L的MeJA浸泡鲜切荒漠肉苁蓉,测定贮藏过程中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菌落总数、色泽、褐变... 为了探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鲜切荒漠肉苁蓉贮藏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100、150、200μmol/L的MeJA浸泡鲜切荒漠肉苁蓉,测定贮藏过程中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菌落总数、色泽、褐变度、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至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200μmol/L MeJA处理的鲜切荒漠肉苁蓉MDA、PPO和POD活性分别降低了21.32%、23.62%、24.08%,总酚含量增加了33.68%,使鲜切荒漠肉苁蓉具有更高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延缓了鲜切荒漠肉苁蓉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程度;减缓了鲜切荒漠肉苁蓉贮藏过程中颜色变化及质量的下降,菌落总数降低了23.88%,硬度和TSS含量分别提高了17.89%和40.22%,较好地维持了鲜切荒漠肉苁蓉的贮藏品质。该研究为鲜切荒漠肉苁蓉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和延长保质期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荒漠肉苁蓉 茉莉酸甲酯 贮藏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H_(2)O_(2)雾化处理对伽师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慧静 王飞 +2 位作者 李自芹 赵志永 宋方圆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243-249,共7页
为研究壳聚糖、H_(2)O_(2)对伽师瓜长期贮藏的保鲜效果,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壳聚糖涂膜+6%H_(2)O_(2)纳米雾化处理伽师瓜,在(2±0.5)℃下贮藏,分析贮藏品质变化,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保鲜处理能维持伽师瓜... 为研究壳聚糖、H_(2)O_(2)对伽师瓜长期贮藏的保鲜效果,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壳聚糖涂膜+6%H_(2)O_(2)纳米雾化处理伽师瓜,在(2±0.5)℃下贮藏,分析贮藏品质变化,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保鲜处理能维持伽师瓜的采后品质,其中壳聚糖/H_(2)O_(2)复合处理效果最佳,可以显著延缓果实的腐烂指数(0.105%),抑制硬度下降(4.21 kg/cm^(2))和重量损失(4.90%),减少SSC(11.5%)和ASA(15.44%)物质的消耗,防止细胞膜损伤并诱导抗氧化酶活性。PCA分析获得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3.6%,其中失重率、电导率和CAT活性是伽师瓜保鲜中的关键指标。综合分析,1%壳聚糖涂膜和6%H_(2)O_(2)纳米雾化复合处理对伽师瓜有显著的保鲜效果,且优于单一处理,可为伽师瓜的长期保鲜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瓜 壳聚糖 H_(2)O_(2)纳米雾化 贮藏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即食风味鲟鱼加工工艺及其贮藏品质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辅霞 毕保良 +4 位作者 李秀芬 赫明漪 邹钰萱 皇水芝 赵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为开发小包装即食风味鲟鱼零食,以感官评分、色值和质地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即食鲟鱼的加工工艺,并对其常温贮藏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香葱粉0.2%、生姜粉0.4%、八角粉0.3%、桂皮0.3%、黑胡椒粉0.2%、酱油4.0%... 为开发小包装即食风味鲟鱼零食,以感官评分、色值和质地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即食鲟鱼的加工工艺,并对其常温贮藏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香葱粉0.2%、生姜粉0.4%、八角粉0.3%、桂皮0.3%、黑胡椒粉0.2%、酱油4.0%、老抽11%、食盐2.0%、味精1.0%、牛肉膏3.0%、玉米淀粉1.0%、白砂糖5.0%、脱腥时间29 min、煮制时间15 min。此时即食风味鲟鱼香味浓郁,口感细腻,色泽诱人,是一款优质的休闲零食。即食风味鲟鱼贮藏25 d无胀袋和发霉,并且保鲜处理对产品的贮藏品质有一定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鲟鱼 加工工艺 响应面法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