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贮氢电池性能的工艺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蒙冕武 黄思玉 +1 位作者 刘明登 邓希敏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72-274,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贮氢电极的配方、粘结剂、添加剂、制片压力等多种工艺因素对贮氢电池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制备贮氢电极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得的贮氢电池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电极 贮氢电池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稀土贮氢电池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7
2
作者 任学佑 《电池》 CAS CSCD 1994年第5期233-235,共3页
本文论述了日本稀土贮氢电池的生产现状、市场分析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贮氢电池 稀土材料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电池的自放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蒙冕武 刘明登 +1 位作者 黄思玉 邓希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58-62,共5页
研究了贮氢材料的成分、粒度、表面处理以及添加剂、导电剂、粘结剂、制片压力等因素对贮氢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致贮氢电池自放电的主要原因是电池的可逆容量损失。
关键词 贮氢电池 自放电性能 材料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贮氢电池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学佑 《电池》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本文论述了电动汽车用贮氢电池的现状,同其他汽车电池的比较、研究进展、性能目标、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 贮氢电池 电动汽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电池负极制备工艺研究及表征
5
作者 蒙冕武 湛建阶 +2 位作者 邓希敏 刘明登 黄思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79-83,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贮氢电池性能的因素如活性物质、添加剂、导电剂、粘合剂、制片压力及活化处理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制备贮氢电池负极的最佳工艺:在贮氢电极中添加04%乙炔黑、40%铜粉、40%镍粉、4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贮氢电池性能的因素如活性物质、添加剂、导电剂、粘合剂、制片压力及活化处理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制备贮氢电池负极的最佳工艺:在贮氢电极中添加04%乙炔黑、40%铜粉、40%镍粉、40%活性炭,粘合剂为PVA∶CMC=0.03∶005的混合物,制片压力为12MPa,制成的极片在80℃的6mol/LKOH+02mol/LKBH4溶液中进行6h的活化处理.并对电池容量、循环寿命、自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电池 MH电极 负极 制备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稀土贮氢电池的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河成 《有色冶炼》 2003年第6期30-34,共5页
综述了我国稀土贮氢电池的原材料、生产技术、装备、检测手段、电池综合技术性能等主要状况,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稀土贮氢电池 原料 生产技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贮氢电池MH/Ni的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7
作者 任学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电池 贮氢电池 阳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氢动力电池贮氢合金”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
8
作者 文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镍动力电池合金” 科技成果 充电性能 放电性能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负极制备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湛建阶 范真祥 +4 位作者 周旭章 陈国强 刘明登 蒙冕武 黄思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用正交法对影响贮氢电池负极制备工艺的因素 :导电剂 ,添加剂 ,粘结剂 ,活化处理和制片压力等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贮氢电池负极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对贮氢电池的各项性能的表征表明 :体现贮氢电池的放电容量 ,循环寿命 ,大电流快速充放... 用正交法对影响贮氢电池负极制备工艺的因素 :导电剂 ,添加剂 ,粘结剂 ,活化处理和制片压力等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贮氢电池负极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对贮氢电池的各项性能的表征表明 :体现贮氢电池的放电容量 ,循环寿命 ,大电流快速充放电 ,自放电等性能均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电池 金属化物 制备工艺 电池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电池
10
作者 肖建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38-40,共3页
到21世纪,人类将面临着化石燃料能源枯竭的严重挑战。为此,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力量和资金转向新能源的开发。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太阳能、风能等“软能源”。但由于它们具有无规律性、功率密度低、场地特异性等特征,因而难于作... 到21世纪,人类将面临着化石燃料能源枯竭的严重挑战。为此,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力量和资金转向新能源的开发。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太阳能、风能等“软能源”。但由于它们具有无规律性、功率密度低、场地特异性等特征,因而难于作为稳定的能量供给使用部门。为此,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二次能源,才能构成稳定有效的能源系统。其最佳候选者便是氢能。这是因为氢具备以下特点:原料来源是水,储量丰富,用之不竭;燃烧产物也是水,洁净无污染;能够实现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贮氢电池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