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包覆钴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夏同驰 张胜利 +2 位作者 王树新 黄鲲 田文增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以化学镀钴方法微包覆处理贮氢合金,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以及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研究了该贮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贮氢合金经包覆钴后,即可减小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抗,提高其催化活性,并降低充放电过程的极化,从而增...  以化学镀钴方法微包覆处理贮氢合金,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以及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研究了该贮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贮氢合金经包覆钴后,即可减小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抗,提高其催化活性,并降低充放电过程的极化,从而增大了电极的放电容量和充电效率.相关的电极过程为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包覆处理 贮氢合金电极 电化学性能 化学镀钴 交流阻抗 循环伏安 金属/化物镍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合金电极有机酸处理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苏小笛 刘昭林 +1 位作者 徐印 唐致远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63-265,271,共4页
本文以甲酸、醋酸、草酸和氨基乙酸等有机酸在室温下对Mm(NiMnCoAl)_5型贮氢合金扣式电极进行较短时间的浸泡处理,结果使电极活化性能、首次放电容量、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均不同程度有所提高。借助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了贮氢合金... 本文以甲酸、醋酸、草酸和氨基乙酸等有机酸在室温下对Mm(NiMnCoAl)_5型贮氢合金扣式电极进行较短时间的浸泡处理,结果使电极活化性能、首次放电容量、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均不同程度有所提高。借助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了贮氢合金经酸处理后的化学处理液的成分,初步讨论了电极电化学性能变化的原因。以氮基乙酸直接处理贮氢合金泡沫镍电极,装配成Ni—MH电池进行封口化成,两次即化成结束,1C、3C倍率下放电容量分别为0.2C的96.8%和89.4%,电池经500次循环,容量衰减仅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电极 有机酸处理 电化学性能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在贮氢合金电极上析出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卢世刚 李群 +3 位作者 刘庆国 路春 党兵 杨汉西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5-272,共8页
贮氢合金电极上氢气的析出反应分为水分子的放电和吸附氢原子复合脱附两个步骤,即反应按VolmerTafel机理进行.反应的超电势η可以区分为η1和η2两个组成部分(η=η1+η2),反映了Volmer和Tafel反应... 贮氢合金电极上氢气的析出反应分为水分子的放电和吸附氢原子复合脱附两个步骤,即反应按VolmerTafel机理进行.反应的超电势η可以区分为η1和η2两个组成部分(η=η1+η2),反映了Volmer和Tafel反应的极化特征.析氢反应的速度由二者混合控制,在高超电势区,主要则由Volmer反应所控制.反应的法拉第阻抗也同样取决于界面放电Volmer反应.交换电流密度为~10-6A·cm-2,说明贮氢电极在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与金属镍电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电极 析出反应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Ce_x(NiCoMnAl)_5贮氢合金电极的新型表面改性——含KBH_4碱液热充电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文明芬 陈廉 +4 位作者 于波 佟敏 龙瑞斌 田彦文 翟玉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0-312,共3页
采用还原剂热充电法对La1-xCex(NiCoMnAl) 5合金电极进行预处理。测试了电极的活化性能、最大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能力和氢的扩散系数 ,利用扫描电镜进行表面形貌观察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发现处理后的合金电极在第二次充放电循环时就... 采用还原剂热充电法对La1-xCex(NiCoMnAl) 5合金电极进行预处理。测试了电极的活化性能、最大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能力和氢的扩散系数 ,利用扫描电镜进行表面形貌观察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发现处理后的合金电极在第二次充放电循环时就能完全活化 ;并且在 90 0mA/g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 ,其高倍率放电能力达到 85 %左右 ;合金电极表面出现大量的微裂纹 ,氢在处理后的合金电极中的扩散系数为 ( 2~ 3 )× 10 -9cm2 /s。因此 ,此种表面处理法有利于提高合金电极的活化性能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KBH4碱液 热充电法 贮氢合金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合金电极在山梨醇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征 黄振谦 +1 位作者 唐有根 于金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11-113,共3页
用贮氢合金作催化还原电极恒电位电解葡萄糖 ,得出合金的表面处理及电极的活化可提高山梨醇电流效率至 80 %以上的结论。同时贮氢电极与Pb电极及发泡Ni电极作了对比 ,发现电解葡萄糖制备山梨醇过程中 ,贮氢电极是较好的还原电极。用贮... 用贮氢合金作催化还原电极恒电位电解葡萄糖 ,得出合金的表面处理及电极的活化可提高山梨醇电流效率至 80 %以上的结论。同时贮氢电极与Pb电极及发泡Ni电极作了对比 ,发现电解葡萄糖制备山梨醇过程中 ,贮氢电极是较好的还原电极。用贮氢电极 (2 )做阴极 ,30℃ ,电流密度为 80 0mA/dm2 ,葡萄糖溶液及硫酸钠支持电解质浓度均为 0 .5mol/L ,pH =8的条件下 ,电解葡萄糖制山梨醇电流效率高达 94% ,葡萄糖转化率达 8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电极 山梨醇 葡萄糖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贮氢合金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兵 史鹏飞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研究了热处理对Mm(Ni,Co,Mn,Al)5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的电极比未处理的电极多放出17%的化成容量;用经过热处理的电极制成的MH/Ni电池,以15C恒流脉冲放电的电压降比使用未处理电极的电池减... 研究了热处理对Mm(Ni,Co,Mn,Al)5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的电极比未处理的电极多放出17%的化成容量;用经过热处理的电极制成的MH/Ni电池,以15C恒流脉冲放电的电压降比使用未处理电极的电池减少了近60mV。循环伏安实验发现:经过热处理的电极的氢脱出峰电流比未处理的电极的高56mAh/g,氢脱出峰电位负移了近140mV。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研究了热处理对贮氢合金表面和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电极 热处理 MH/NI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合金电极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卫祥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0-203,共4页
贮氢合金电极的表面处理是改善其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通过MH电极的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碱性溶液中MH电极表面还原处理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H电极表面还原处理后 ,提高了电极的充电效率 ,改善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 贮氢合金电极的表面处理是改善其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通过MH电极的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碱性溶液中MH电极表面还原处理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H电极表面还原处理后 ,提高了电极的充电效率 ,改善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活性。通过对MH电极电化学阻抗谱的分析 ,发现这种处理明显降低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电极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MH-NI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合金电极在葡萄糖电化学还原中的应用(英文)
8
作者 陈惠 唐有根 唐征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2-409,共8页
 以贮氢合金电极作催化还原电极,恒电位电解葡萄糖,发现合金经表面处理及电极的活化后,即可提高电流效率,在最优条件下,电解葡萄糖制山梨醇电流效率高达90%,葡萄糖转化率达80%以上.测试了电极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电极中毒及再生方法进行...  以贮氢合金电极作催化还原电极,恒电位电解葡萄糖,发现合金经表面处理及电极的活化后,即可提高电流效率,在最优条件下,电解葡萄糖制山梨醇电流效率高达90%,葡萄糖转化率达80%以上.测试了电极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电极中毒及再生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电极 葡萄糖 电化学还原 山梨糖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烧结时间对AB_5型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珑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78-1981,1985,共5页
在流动Ar气氛保护下,将AB5型贮氢合金电极置于管式电阻炉中进行573K不同时间(30、60min,1、5h)烧结处理。通过恒流充放电,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烧结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0.2C(60mA/g)放电时,各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 在流动Ar气氛保护下,将AB5型贮氢合金电极置于管式电阻炉中进行573K不同时间(30、60min,1、5h)烧结处理。通过恒流充放电,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烧结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0.2C(60mA/g)放电时,各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不同程度降低,烧结时间增大到1h后,最大放电容量基本保持稳定。烧结处理电极高倍率放电性能(HRD)明显优于未处理电极,烧结时间越长,HRD值越高。1500mA/g电流放电时,烧结1h电极HRD值提高12.5%,烧结5h电极提高15%。同时各烧结电极极化电阻Rp,电荷转移电阻Rct随烧结时间增加而呈逐渐减小趋势,交换电流密度I0,极限电流密度IL以及氢扩散系数D均逐渐增大,烧结处理明显改善AB5型贮氢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电极 低温烧结 电化学性能 高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_3型La-Mg-Ni系稀土贮氢合金电极合金结构和贮氢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静然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1,共3页
用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了AB3型La-Mg-Ni系稀土贮氢电极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Sievert型测试仪、三电极测试体系研究了合金的相结构、吸氢性能、电化学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AB3型La-Mg-Ni系稀土贮氢电极合金均由(La,Mg)Ni3相、(La,... 用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了AB3型La-Mg-Ni系稀土贮氢电极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Sievert型测试仪、三电极测试体系研究了合金的相结构、吸氢性能、电化学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AB3型La-Mg-Ni系稀土贮氢电极合金均由(La,Mg)Ni3相、(La,Mg)2Ni7相及少量杂质相组成,为多相结构;贮氢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具有PuNi3结构的LaNi3型合金的吸氢量高于具有CaCu5结构的LaNi5型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合金 相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球磨制备AB_2-AB_5复合贮氢合金及其电极性能和微观结构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树民 赵敏寿 +1 位作者 吴耀明 郑炀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66,共5页
为了改善Zr基AB2-型贮氢合金的电极性能,本文选择稀土基AB5型贮氢合金作为表面改性剂,将Zr0.9Ti0.1(Mn0.35Ni0.50V0.15)2(简称AB2)合金与稀土基AB5型合金(简称AB5)进行混合和球磨处理,制备了AB2-AB5新型复合贮氢合金。研究了球磨对AB2... 为了改善Zr基AB2-型贮氢合金的电极性能,本文选择稀土基AB5型贮氢合金作为表面改性剂,将Zr0.9Ti0.1(Mn0.35Ni0.50V0.15)2(简称AB2)合金与稀土基AB5型合金(简称AB5)进行混合和球磨处理,制备了AB2-AB5新型复合贮氢合金。研究了球磨对AB2合金及其与AB5合金的混合合金电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XRD和SEM分析表明,对AB2-10mass%AB5混合合金球磨10min后,AB2和AB5合金仍保持原来的晶体结构,但是生成了许多新鲜表面的同时,一些AB5粒子被粘附在AB2粒子表面。与AB2合金相比,AB2-AB5复合合金的活化周期从14周减少到7周,最大放电容量从330mAh·g-1增加到347mAh·g-1,其倍率放电性能也得到改善。球磨及AB2与AB5合金混合的共同作用显著改善了AB2合金的电极性能。这是因为AB5合金不仅本身贮氢,而且对AB2合金氢化物的生成和分解有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贮氢合金电极 球靡 表面改性 AB5型稀土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替代La对La-Mg-Ni系A_2B_7型贮氢电极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周增林 宋月清 +2 位作者 崔舜 林晨光 曲选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2,共8页
用冷坩锅磁悬浮熔炼方法制备了La0.7-xNdxMg0.3(NiCoAl)3.5(x=0,0.1,0.3,0.5,0.7)贮氢电极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Rietveld法、三电极体系及扫描电镜研究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以及电极的表面状态。Rietveld法分析表明:合金为多相结构,... 用冷坩锅磁悬浮熔炼方法制备了La0.7-xNdxMg0.3(NiCoAl)3.5(x=0,0.1,0.3,0.5,0.7)贮氢电极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Rietveld法、三电极体系及扫描电镜研究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以及电极的表面状态。Rietveld法分析表明:合金为多相结构,主相均为Ce2Ni7型六方相,还包括CaCu5型六方相、PuNi3型菱方相、MgCu2型立方相及CrB型正交相;且随着Nd含量x的增加,主相含量增加,相应CaCu5型和MgCu2型相含量降低,PuNi3型相含量则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各组成相单胞体积均呈线性降低趋势。p—c—t曲线显示,合金放氢平台区域变窄,平台压力升高,平台先稍有倾斜后逐渐平坦。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最大放电容量基本呈线性递减;活化性能优异;高倍率放电性能先提高后稍有降低;循环稳定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B7型 电极合金 相结构 P-C-T曲线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AB_5型MlNi3.60Co0.85Mn0.40Al0.15贮氢电极合金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建新 潘洪革 +3 位作者 田清华 朱云峰 李寿权 陈长聘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7-592,共6页
研究了铸态及经加热温度为 12 73~ 13 73K、保温时间 8h和水冷处理后AB5型MlNi3 .60Co 0 .85Mn0 .4 0Al0 .15贮氢电极合金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典型的树枝晶结构 ,经 12 73K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仍为... 研究了铸态及经加热温度为 12 73~ 13 73K、保温时间 8h和水冷处理后AB5型MlNi3 .60Co 0 .85Mn0 .4 0Al0 .15贮氢电极合金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典型的树枝晶结构 ,经 12 73K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仍为树枝晶 ,但树枝结构不明显 ,经 13 73K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为柱状晶 ;与铸态合金相比 ,经 12 73K处理后合金的活化性能降低 ,电化学容量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循环寿命改善 ;经 13 73K处理的合金活化性能降低 ,电化学容量明显减小 ,高倍率放电性能降低 ,循环寿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合金 热处理 微结构 电化学性能 AB5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La_(0.7)Mg_(0.3)(Ni_(0.85)Co_(0.15))_(3.4)贮氢电极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增林 宋月清 +4 位作者 黄长庚 崔舜 张永健 李学军 黄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73-1379,共7页
用冷坩埚磁悬浮熔炼方法制备铸态La0.7Mg0.3(Ni0.85Co0.15)3.4贮氢电极合金,并分别在1 073 K、1 173 K和1 273 K温度下热处理8 h得到热处理态合金,研究了合金的Mg含量、相结构、电化学性能、显微硬度及相应电极的表面状态.研究结果表明... 用冷坩埚磁悬浮熔炼方法制备铸态La0.7Mg0.3(Ni0.85Co0.15)3.4贮氢电极合金,并分别在1 073 K、1 173 K和1 273 K温度下热处理8 h得到热处理态合金,研究了合金的Mg含量、相结构、电化学性能、显微硬度及相应电极的表面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Mg的质量分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从2.38%降低到2.03%;铸态及1 173 K热处理态合金的主相均为Ce2Ni7型六方相,还包括CaCu5型六方相、PuNi3型菱方相、MgCu2型立方相及BCr型正交相,热处理还使各组成相的晶胞体积均有所增加;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合金放氢平台的平台压力先降低到0.004 3MPa,然后升高到0.012 1 MPa,再降低到0.007 1 MPa;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先增加到406.8mA.h/g,然后减小到361.8 mA.h/g;循环稳定性从铸态时的59.6%不断增加到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电极合金 相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钛钒系贮氢电极合金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云峰 潘洪革 +3 位作者 刘永锋 李锐 金勤伟 王启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0-684,共5页
研究了新型钛钒系贮氢电极合金Ti0 .8Zr0 .2 V2 .665Mn0 .53 5Cr0 .8Ni的相结构、微观组织及电化学性能。XRD及EDS分析表明 :铸态合金主要由C14Laves相母体和树枝晶的钒基固溶体相组成 ,同时由于成分偏析的缘故 ,合金中还存在少量的TiN... 研究了新型钛钒系贮氢电极合金Ti0 .8Zr0 .2 V2 .665Mn0 .53 5Cr0 .8Ni的相结构、微观组织及电化学性能。XRD及EDS分析表明 :铸态合金主要由C14Laves相母体和树枝晶的钒基固溶体相组成 ,同时由于成分偏析的缘故 ,合金中还存在少量的TiNi基的第三相。热处理使得合金中C14Laves相及钒基固溶体相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增大 ,促进合金成分的均匀化 ,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合金电极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钒系 电极合金 C14 LAVES相 TiNi相 电化学性能 XRD 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镁基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增林 宋月清 崔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综述了稀土镁基 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合金结构、热力学、成分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认识到循环稳定性差是 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改善合金循环稳定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稀土镁基 AB_3... 综述了稀土镁基 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合金结构、热力学、成分及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认识到循环稳定性差是 AB_3型贮氢电极合金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改善合金循环稳定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稀土镁基 AB_3型贮氢合金的贮氢量高于传统的稀土基 AB_5型贮氢合金,有望成为新一代的贮氧电极合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3型合金 稀土 电极合金 稀土基 镁基 AB5型合金 循环稳定性 合金结构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淬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小平 张羊换 +2 位作者 冯猛 王国清 王新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4-127,共4页
铸态及快淬态 La_2Mg(Ni_(0.85)Co_(0.15))_9Cr_(0.1)贮氢电极合金主要由(La,Mg)Ni_3相(PuNi_3型结构),LaNi_5相以及少量的 LaNi_2相组成,各相的含量与淬速有关。与铸态合金相比较,快淬态合金放电平台电压降低,快淬使合金的循环寿命都... 铸态及快淬态 La_2Mg(Ni_(0.85)Co_(0.15))_9Cr_(0.1)贮氢电极合金主要由(La,Mg)Ni_3相(PuNi_3型结构),LaNi_5相以及少量的 LaNi_2相组成,各相的含量与淬速有关。与铸态合金相比较,快淬态合金放电平台电压降低,快淬使合金的循环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铸态和快淬态合金均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合金 电化学性能 快淬 结构 i系 Mg La 电压降低 放电平台 循环寿命 活化性能 铸态 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非晶贮氢电极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权 季世军 孙俊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综述了Mg基贮氢电极合金最新的研究情况,总结了目前对提高Mg基合金综合性能所进行的探索,如理论研究中的Mg基非晶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容量衰退的原因与模型,实践研究中的复合改性、多元合金化方法等。认为改善镁基电极合金的容量和循环充... 综述了Mg基贮氢电极合金最新的研究情况,总结了目前对提高Mg基合金综合性能所进行的探索,如理论研究中的Mg基非晶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容量衰退的原因与模型,实践研究中的复合改性、多元合金化方法等。认为改善镁基电极合金的容量和循环充放电性能,必须走多元合金化的路线并继续深入研究有关的基础理论,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合金化:发展多元合金化的非晶态Mg-Ni型合金和非晶、纳米晶Mg2 Ni型合金以及球磨、烧结、溅射等多种制备工艺的复合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负极材料 镁基非晶电极合金 电极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掺杂对贮氢电极合金Ml(NiCoMnTi)_5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立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在Ml(NiCoMnTi)5合金中添加不同量镁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镁掺杂量对贮氢电极合金Ml(NiCoMnTi)5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镁掺杂量从0.003%增加至0.263%时,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逐渐升... 采用在Ml(NiCoMnTi)5合金中添加不同量镁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镁掺杂量对贮氢电极合金Ml(NiCoMnTi)5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镁掺杂量从0.003%增加至0.263%时,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逐渐升高,但当镁掺杂量进一步增加时,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又逐渐降低;增加镁掺杂量可以改善合金的活化性能,而且随着镁掺杂量的增加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合金的24h荷电保持能力却大幅度下降;此外,增加镁掺杂量会明显恶化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掺杂 电极合金 电化学性能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掺杂对贮氢电极合金Ml(Ni,Co,Mn,Ti)_5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立新 雷永泉 《有色金属》 CSCD 1998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针对混合稀土金属中含有不定量的硅杂质及贮氢电极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容易混入硅杂质的特点,通过在Ml(Ni,Co,Mn,Ti)5合金中人为地添加不同量硅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硅掺杂对贮氢电极合金Ml(Ni,Co,Mn,Ti)... 针对混合稀土金属中含有不定量的硅杂质及贮氢电极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容易混入硅杂质的特点,通过在Ml(Ni,Co,Mn,Ti)5合金中人为地添加不同量硅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硅掺杂对贮氢电极合金Ml(Ni,Co,Mn,Ti)5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掺杂量增加,会降低合金的放电容量;随着硅掺杂量的增加,合金的活化性能降低;当硅掺杂量从0增至0.15时,合金的循环稳定性逐渐提高,但当硅掺杂量进一步增加时,循环稳定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掺杂 电极合金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