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甲进 张瑛 朱碎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21-3722,共2页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Rh(D)阴性孕妇在预计预产期前1~3周贮存自体血液,待分娩时或分娩后回输。结果:40例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采血前后3d血常规主要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Rh(D)阴性孕妇在预计预产期前1~3周贮存自体血液,待分娩时或分娩后回输。结果:40例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采血前后3d血常规主要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数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9例自体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也未输异体血,回输后血常规与回输前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术)后母婴情况良好,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反应,Apgar评分为9~10分。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对Rh(D)阴性孕妇的血液主要指标RBC、Hb、Hct、Plt数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且对母婴安全不会造成危险,认为贮存式自体输血对妊娠晚期孕妇是安全的、有效的输血方式,有利于将Rh(D)阴性血液科学、安全用于临床,是可行且有效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贮存式自体输血 RH(D)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式自体输血在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颖 梁军兵 +1 位作者 王燕 王丽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对18例Rh(D)阴性孕妇在预计预产期前7~10天采集自体血液(200~400ml),待分娩时或分娩后回输,分析其采血前、采血后及回输自体血后7天血常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对18例Rh(D)阴性孕妇在预计预产期前7~10天采集自体血液(200~400ml),待分娩时或分娩后回输,分析其采血前、采血后及回输自体血后7天血常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指标。结果:18例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采血前、采血后RBC、Hb、HCT、PLT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Rh(D)阴性孕妇中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的有16例,其RBC、Hb、PLT、HCT均值与采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也未输异体血。Rh(D)阴性孕妇的新生儿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是妊娠晚期Rh(D)阴性孕妇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贮存式自体输血 RH(D)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式自体输血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兔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章健萍 刘丽 +2 位作者 陶强 杨大威 郭建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新西兰家兔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家兔24只,体重1.9~2.4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ON组)、异体输血组(ABT组)、自体采血组(ABS组)及贮存式自体输血组(...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新西兰家兔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家兔24只,体重1.9~2.4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ON组)、异体输血组(ABT组)、自体采血组(ABS组)及贮存式自体输血组(PAT组),每组6只。ABS组和PAT组模拟休克前进行3次自体血采集贮存,每次间隔1周,至休克前72h完成。CON组和ABS组进行股动脉分离不模拟休克,ABT组和PAT组兔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建立后,ABT组输入ABS组贮存的血液进行复苏,PAT组输入术前贮存的自体血液进行复苏。在血液贮存前(T1)、血液贮存后(T2)、休克前(T3)、复苏后即刻(T4)及复苏后24h(T5)测定四组家兔外周血的Hb、网织红细胞(RET)比例,复苏后24h抽取兔骨髓测定有核细胞计数和骨髓细胞静止期/合成前期(G0/G1)、合成期(S)、合成后期/分裂期(G2/M)各期所占比例。结果 T2~T5时ABS组,T2、T3时PAT组,T4时ABT组Hb浓度明显低于CON组(P〈0.05)。T2~T5时ABS组和PAT组RET比例明显高于CON组和ABT组(P〈0.05)。T5时ABS组和PAT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分别为[(6.30±1.75)×10^7/ml]、[(5.64±2.42)×10^7/ml],明显高于CON组的[(3.16±1.09)×10^7/ml]和ABT组的[(2.28±0.92)×10^7/ml](P〈0.05)。ABS组和PAT组骨髓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低于CON组和ABT组,S期比例明显高于CON组和ABT组,G2/M期比例明显高于ABT组(P〈0.05);ABT组骨髓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高于CON组,S期和G2/M期比例明显低于CON组(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能够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增殖分裂期,增加网织红细胞比例,促进术后血红蛋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式自体输血 失血性休克 骨髓细胞 有核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循 王欢 +3 位作者 刘小倩 朱娜娜 夏荣 郭建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与异体输血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53~69岁,体重47~70 kg,ASAⅠ或Ⅱ级。术中出血200~400 ml,Hb<70 g/L时...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与异体输血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53~69岁,体重47~70 kg,ASAⅠ或Ⅱ级。术中出血200~400 ml,Hb<70 g/L时启动输血,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组(P组):术中输血时采用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异体输血组(A组):输血时采用异体输血。测定入室时、术毕即刻、术后1、3、7 d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比和IL-2、IL-10、TNF-α、穿孔素(perforin,PF)浓度。结果与入室时比较,术毕即刻至术后7 d A组CD3^+、CD4^+、NK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术后3、7 d A组CD3^+、CD4^+、NK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1~7 d A组IL-2浓度明显低于,IL-10浓度明显高于P组(P<0.05)。与入室时比较,术毕即刻至术后3 d A组Ig G、Ig A含量明显降低(P<0.05);术毕即刻P组Ig G、Ig A含量明显降低(P<0.05),术后1、3 d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围术期异体输血可降低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并延长其恢复时间,也可一过性降低血浆中免疫球蛋白Ig G、Ig A含量,从而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而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自体成分输血 胃肠肿瘤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式自体血输注在普外科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慧瑛 黄建云 +2 位作者 魏亚明 钟明璐 汪传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7-971,共5页
目的:研究贮存式自体血输注(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PABD)在普外科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11月-2018年8月本院普外科贮存式自体血输注70例,采用配对研究方法,将未采用贮存式自体血输注且术前基线... 目的:研究贮存式自体血输注(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PABD)在普外科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11月-2018年8月本院普外科贮存式自体血输注70例,采用配对研究方法,将未采用贮存式自体血输注且术前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的70例患者,配对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异体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围术期Hb和Plt变化,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PABD组采血前、后Hb和Plt分别为138.26±14.73 vs 127.52±13.36g/L(P<0.05)和(221.67±52.86 vs 198.35±52.65)×10^9/L(P>0.05);2组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和血浆的输注量分别为0.20±0.71 vs 0.89±0.97 U和30.43±100.81 vs 106.52±152.61 ml(P<0.05);2组患者术前Hb水平135.65±14.16 vs 134.15±11.98 g/L,术前Plt水平(270.36±58.28 vs 271.67±65.02)×10^9/L;术后1 d Hb水平120.24±14.40 vs 121.20±14.30 g/L,术后1 d Plt水平(241.80±63.58 vs 241.30±69.11)×10^9/L;术后3 d Hb水平123.15±13.80 vs 121.65±14.33 g/L,术后3 d Plt水平(251.26±72.94 vs 255.54±73.85)×10^9/L;出院前Hb水平122.78±13.92 vs 122.00±13.82 g/L,出院前Plt(262.50±80.96 vs 264.56±71.08)×10^9/L(P>0.05);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84±3.37 vs 14.84±2.24(d)(P>0.05),住院总费用和输血相关费用分别为50627.27±9889.45 vs 50979.43±8195.00元和354.39±362.57 vs 684.02±425.53元(P<0.05)。结论:择期手术估计术中失血量1000ml的患者,贮存式自体血输注的应用可节约异体血输注,降低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贮存式自体输血 自体血回输 择期手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式自体全血与单纯红细胞输注对家兔骨髓造血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段立双 王欢 +4 位作者 周循 卫含伟 李振洲 徐佳明 郭建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全血和红细胞成分对骨髓造血干细胞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3~6月龄,体重2.5~3.0 kg。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单纯手术组(S组)、手术采血组(ABS组)、贮存式自体全血输注组...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全血和红细胞成分对骨髓造血干细胞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3~6月龄,体重2.5~3.0 kg。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单纯手术组(S组)、手术采血组(ABS组)、贮存式自体全血输注组(PAB组)和贮存式自体红细胞输注组(PARB)组,每组6只。C组家兔麻醉后,不做任何处理,按时点采集骨髓标本,其余各组均开腹行肝叶切除,ABS组、PAB组和PARB组于术前1周采血贮存,S组和ABS组术中输液补充血容量,PAB组和PARB组术中分别输注贮存的自体全血和自体红细胞。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_(1))、术后6 h(T_(2))和术后24 h(T_(3))采集骨髓样本测定家兔CD34^(+)细胞百分比、活性氧(ROS)浓度、衰老细胞比例及衰老相关蛋白(p53、p2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3)时S组、ABS组、PAB组和PARB组的CD34^(+)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ROS浓度、衰老细胞比例明显降低,T_(2)时ABS组,T_(2)、T_(3)时S组、PAB组和PARB组p53、p2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T_(2)时比较,T_(3)时S组、ABS组、PAB组和PARB组的CD34^(+)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T_(3)时PARB组衰老细胞比例明显降低,T_(3)时ABS组、PAB组和PARB组p5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T_(3)时ABS组和PAB组p2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2)、T_(3)时S组,T_(1)—T_(3)时ABS组、PAB组和PARB组的CD34^(+)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ROS浓度、衰老细胞比例及p53、p2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_(1)时ABS组,T_(1)—T_(3)时PAB组和PARB组CD34^(+)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T_(1)—T_(3)时ABS组、PAB组和PARB组的ROS浓度明显降低,T_(1)、T_(2)时ABS组,T_(1)—T_(3)时PAB组和PARB组衰老细胞比例和p53、p2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ABS组比较,T_(2)、T_(3)时PAB组和PARB组的CD34^(+)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T_(1)—T_(3)时PAB组和PARB组的ROS浓度明显降低,T_(2)、T_(3)时PAB组和PARB组衰老细胞比例和p53、p2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T_(1)时PARB组p53、p2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PAB组比较,T_(3)时PARB组的CD34^(+)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T_(2)、T_(3)时PARB组的ROS浓度明显降低,T_(2)时PARB组的衰老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在一定程度逆转骨髓细胞衰老表型,促进CD34^(+)细胞生成,从造血干细胞的角度而言,采集并输注红细胞成分比全血更加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式自体输血 红细胞 造血干细胞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