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贮存时间对锌银贮备电池隔膜的影响
1
作者 李行 吴启兵 +4 位作者 覃韬 董亚南 靖佳欣 白羽 孙克宁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58,共6页
作为锌银贮备电池关键部件的隔膜在长期贮存期间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电池的放电性能。研究锌银贮备电池隔膜的结构及性能随干态贮存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经过长期贮存后的隔膜,表面形貌未产生明显变化,最大吸碱率为296%,最... 作为锌银贮备电池关键部件的隔膜在长期贮存期间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电池的放电性能。研究锌银贮备电池隔膜的结构及性能随干态贮存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经过长期贮存后的隔膜,表面形貌未产生明显变化,最大吸碱率为296%,最大纵向收缩率仅为1.67%,最大横向收缩率仅为1.25%,表明吸碱率及收缩率等物理性能仍然满足技术要求;隔膜结构发生了一定的破坏,隔膜中的O H、C H和C O含量减少,导致OH-离子电导率从0.38 S/cm下降至0.18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隔膜 微观结构 性能 贮存时间 吸碱率 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银贮备电池贮存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瑞阁 关海波 +1 位作者 宋杨 唐悦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8-361,共4页
在对锌银贮备电池的结构、贮存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种锌银贮备电池的干态检测、干态解剖和电池组放电,通过分析和电池组实效贮存试验结果,得到锌银贮备电池贮存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电性能下降,主要体现在电压下降... 在对锌银贮备电池的结构、贮存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两种锌银贮备电池的干态检测、干态解剖和电池组放电,通过分析和电池组实效贮存试验结果,得到锌银贮备电池贮存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电性能下降,主要体现在电压下降和容量损失的初步结论。而电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正极板AgO含量的降低和Ag2O含量的增加、负极板Zn含量的降低和ZnO含量的增加及隔膜性能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贮存失效模式 贮存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AgO贮备电池存储寿命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孟凡明 李利群 肖定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3-205,共3页
 对化学法制备用于Zn/AgO贮备电池的AgO及其表面处理效果进行热力学稳定性研究,计算活化能并推算存储寿命;同时对不同存储期的电池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硅酸钠或氟橡胶进行表面处理前后,AgO的分解活化能为128~130kJ/mol;聚异...  对化学法制备用于Zn/AgO贮备电池的AgO及其表面处理效果进行热力学稳定性研究,计算活化能并推算存储寿命;同时对不同存储期的电池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硅酸钠或氟橡胶进行表面处理前后,AgO的分解活化能为128~130kJ/mol;聚异丁烯与AgO在50℃以上发生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方法对其并不适用;存储5~25年的电池组,其电池组的电池放电容量、AgO正极物质利用率以及AgO含量均接近,放电容量保持率达到90%以上,正极物质利用率接近80%,AgO含量在8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银 锌/过氧化银 贮备电池 电池存储寿命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优化设计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秀丽 原勇强 +1 位作者 李必进 崔益秀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02-2003,2067,共3页
围绕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低温脉冲负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了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两套设计方案,同时对两套优化方案获得的低温放电数据进行了系统讨论。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根据GB/T4882-2001中夏皮洛-威尔克... 围绕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低温脉冲负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了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两套设计方案,同时对两套优化方案获得的低温放电数据进行了系统讨论。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根据GB/T4882-2001中夏皮洛-威尔克检验方法验证两套设计方案获得的放电数据均为正态分布的;采用GJB/T376-87中计量数据估计可靠度的方法得出方案B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最后筛选出方案B为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锌银电池 贮备电池 优化设计 可靠性评估 正态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银贮备电池超高倍率氧化银电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延东 刘孟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2-1623,1682,共3页
通过化学法制备了氧化银(Ag_2O)粉末,对制备的氧化银(Ag_2O)粉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与孔径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综合热分析仪(TG)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匀浆涂布工艺制备了厚度60μm的超薄正极板,并对电极的电性... 通过化学法制备了氧化银(Ag_2O)粉末,对制备的氧化银(Ag_2O)粉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与孔径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综合热分析仪(TG)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匀浆涂布工艺制备了厚度60μm的超薄正极板,并对电极的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银(Ag_2O)粉末纯度为95.6%,形貌为微米级球状堆积颗粒,比表面积0.621 m^2/g;制备的电极活性物质分布均匀、强度好、弯曲不脱粉;电极在4.7 C和14 C下恒流放电电压精度分别为±7.9%和±9.8%,在140 C脉冲放电下电压高于71.4%负载最高电压,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可以达到8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倍率 锌银贮备电池 氧化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在锌银贮备电池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秀丽 李必进 +2 位作者 原勇强 刘建青 崔益秀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95-1897,共3页
根据正态分布参数环境因子改进的折算方法,判断了电池在高温、振动、冲击、线加速度4种环境条件下放电性能参数折算成低温环境条件下放电性能参数的可行性,扩充了电池低温工作可靠性样本来源。对环境因子应用于可靠性评估前后的结果进... 根据正态分布参数环境因子改进的折算方法,判断了电池在高温、振动、冲击、线加速度4种环境条件下放电性能参数折算成低温环境条件下放电性能参数的可行性,扩充了电池低温工作可靠性样本来源。对环境因子应用于可靠性评估前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可靠性评估中引入环境因子节省了试验经费和试验时间,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电池 贮备电池 可靠性评估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银贮备电池结构件贮存寿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关海波 刘孟峰 杨成昱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67-1269,共3页
采用高温加速贮存的方法,对锌银贮备电池贮液器、电池槽、电连接器、气体发生器、电加热器等结构件的贮存寿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加速实验前后结构件的力学性能、含量分析、电阻等方面测试以及实效考核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结构件可以满... 采用高温加速贮存的方法,对锌银贮备电池贮液器、电池槽、电连接器、气体发生器、电加热器等结构件的贮存寿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加速实验前后结构件的力学性能、含量分析、电阻等方面测试以及实效考核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结构件可以满足贮存时间14年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结构件 贮存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水固态贮备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景东 王文继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研究了一种固态贮备电池,采用含水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作为正极活性物质,锂、镁等活泼金属作为负极。当用锂作为负极,LiClO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凝胶聚合物(PMMA)作为固体电解质时,最大放电电流密度为1 2mA/cm2,以0 05mA恒流放电时,3 0V... 研究了一种固态贮备电池,采用含水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作为正极活性物质,锂、镁等活泼金属作为负极。当用锂作为负极,LiClO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凝胶聚合物(PMMA)作为固体电解质时,最大放电电流密度为1 2mA/cm2,以0 05mA恒流放电时,3 0V电压平台比容量为0 83mAh/g;当使用镁作为负极,蒙脱石作为固体电解质时,以0 05mA恒流放电,1 0V以上放电比容量为6 00mAh/g。电池反应所引起的负极金属表面阻抗的增加,是放电容量减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备电池 一次电池 金属.水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银贮备电池激活结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仕伟 黄辰 +2 位作者 郝维敏 刘孟峰 刘延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8-1050,共3页
采用Ansys仿真分析辅助设计软件建立锌银贮备电池激活结构数学模型,进行流体分析和激活结构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电池激活时间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对换热器、连接结构和电解液分配道进行优化,减小了电解液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损失。... 采用Ansys仿真分析辅助设计软件建立锌银贮备电池激活结构数学模型,进行流体分析和激活结构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电池激活时间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对换热器、连接结构和电解液分配道进行优化,减小了电解液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损失。电池的激活时间由原来的3.34 s变为0.7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激活时间 激活结构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银电极对锌银贮备电池激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延东 刘孟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1-1303,共3页
采用几种化成制度制备了氧化银电极和锌电极,以恒流极化、单体手动激活放电和组合电池自动激活放电实验考察了电极的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化学分析对氧化银电极的表面形态和组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银电极放电初期极... 采用几种化成制度制备了氧化银电极和锌电极,以恒流极化、单体手动激活放电和组合电池自动激活放电实验考察了电极的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化学分析对氧化银电极的表面形态和组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银电极放电初期极化大是影响电池组激活时间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电池放电初期电压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9 m A/cm2转6、3 m A/cm2的阶梯充电模式有利于提高电池激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银电极 锌银贮备电池 激活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铅用作锌银贮备电池代汞缓蚀剂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杨 刘孟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0-342,共3页
通过电性能、析氢量及干贮存性能等测试,对锌银电池中锌电极的代汞缓蚀剂进行了研究。当以氧化铅(PbO)作为代汞缓蚀剂,且锌粉与PbO的质量比为100∶4时,锌电极的放电性能和析气性能最好。与传统HgO、三元合金代汞缓蚀剂比较发现:PbO虽然... 通过电性能、析氢量及干贮存性能等测试,对锌银电池中锌电极的代汞缓蚀剂进行了研究。当以氧化铅(PbO)作为代汞缓蚀剂,且锌粉与PbO的质量比为100∶4时,锌电极的放电性能和析气性能最好。与传统HgO、三元合金代汞缓蚀剂比较发现:PbO虽然在高温搁置下抑制锌电极腐蚀析氢的能力略低于HgO,放电性能和干贮存性能要优于H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缓蚀剂 析氢 干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环境敏感应力的评估
12
作者 冯秀丽 李必进 +2 位作者 原勇强 刘建青 崔益秀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14-1716,共3页
围绕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五种环境应力下激活电压和放电电压数值的正态性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在显著性水平0.01时,电池激活电压、1 C放电电压最小值、5.5 C放电电压和放电至额定容量时电压均为正态分布;将上述参数作为工作可靠性特征参量,... 围绕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五种环境应力下激活电压和放电电压数值的正态性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在显著性水平0.01时,电池激活电压、1 C放电电压最小值、5.5 C放电电压和放电至额定容量时电压均为正态分布;将上述参数作为工作可靠性特征参量,建立起工作可靠性功能模型和数学模型,完成电池不同环境应力下工作可靠性评估,最后得出低温环境为该种电池环境敏感应力。该评估方法不仅为小样本量一次电池可靠性评估提供一定的思路,而且对电池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锌银电池 贮备电池 正态性分布 可靠性评估 敏感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可靠性特征量的选择
13
作者 冯秀丽 原勇强 +1 位作者 李必进 崔益秀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6-288,共3页
为了合理提取电池工作可靠性特征量,对3种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低温环境下工作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分别从电池激活电压、稳态电流放电电压、脉冲电流放电电压和放电至额定容量时电压等方面,提取可作为电池工作可靠性评估依据的特征参... 为了合理提取电池工作可靠性特征量,对3种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低温环境下工作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分别从电池激活电压、稳态电流放电电压、脉冲电流放电电压和放电至额定容量时电压等方面,提取可作为电池工作可靠性评估依据的特征参量,比较这些特征参量在可靠性评估中的作用,并验证不同特征参量对可靠性评估的有效程度。确定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工作可靠性特征量为脉冲电流放电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锌银电池 贮备电池 正态性分布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特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银贮备电池氮气封存和氩气封存技术
14
作者 关海波 张瑞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9-861,共3页
采用高温加速贮存的方法,对氮气封存和氩气封存后的锌银贮备电池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高温加速贮存后的电池进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氮气封存和氩气封存的方法不能改善锌银贮备电池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氮气封存 氩气封存 高温加速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银贮备电池短时加载活化延寿研究
15
作者 关海波 刘孟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7-1629,共3页
采用在锌银贮备电池内连接限流电阻器(和时间继电器)进行短时加载活化的方法,对贮存后的锌银贮备电池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干贮存14年5278电池组进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使用TRY型限流电阻和时间继电器连在正负极之间可以有效地改善锌... 采用在锌银贮备电池内连接限流电阻器(和时间继电器)进行短时加载活化的方法,对贮存后的锌银贮备电池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干贮存14年5278电池组进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使用TRY型限流电阻和时间继电器连在正负极之间可以有效地改善锌银贮备电池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短时加载活化 延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组电解液分配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希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44-246,269,共4页
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组激活瞬间电解液分配的均一性,直接影响到电池组的电性能。与传统的单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组相比,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具有许多优点。本文用优选进液垫片的方法改进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组电解液分配系统,确定合适的进... 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组激活瞬间电解液分配的均一性,直接影响到电池组的电性能。与传统的单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组相比,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具有许多优点。本文用优选进液垫片的方法改进双极性锌银贮备电池组电解液分配系统,确定合适的进液系统分配系数,组装实效电池组进行放电试验,改善了电池组的电性能。经实验与分析得出,用中心孔径为3.5mm的进液垫片粘在双极性片基上制成的电池组,放电性能最佳,它的分配系数λ值也正好接近经验数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双极性 电解液分配系统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锌银贮备电池贮存寿命的研究
17
作者 田军挺 吕晓晴 +2 位作者 邱星园 吕士银 李克锋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8-601,共4页
采用极片保护法对锌银贮备电池正负极片进行涂覆式保护,通过这种保护方式,隔离了极片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降低了正负极自放电或分解反应的速度,减少了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损耗。通过优选保护剂的材料及不同的保护方式,探索出最佳的保护方... 采用极片保护法对锌银贮备电池正负极片进行涂覆式保护,通过这种保护方式,隔离了极片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降低了正负极自放电或分解反应的速度,减少了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损耗。通过优选保护剂的材料及不同的保护方式,探索出最佳的保护方法,可延长锌银贮备电池干态贮存寿命至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银贮备电池 涂覆保护 贮存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SiO_(2)-PVDF作为锂贮备电池隔膜的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谭思平 熊岳平 +1 位作者 马豪申 张鹏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共5页
锂贮备电池需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聚酰亚胺(PI)隔膜具有高热稳定性,有望提高锂贮备电池的安全性,但PI隔膜存在孔隙率过大带来的自放电问题。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黏结剂,用微米级二氧化硅(SiO_(2))对PI隔膜进行表面涂覆,制备PI/S... 锂贮备电池需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聚酰亚胺(PI)隔膜具有高热稳定性,有望提高锂贮备电池的安全性,但PI隔膜存在孔隙率过大带来的自放电问题。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黏结剂,用微米级二氧化硅(SiO_(2))对PI隔膜进行表面涂覆,制备PI/SiO_(2)-PVDF复合隔膜。通过SEM、接触角、电化学阻抗谱(EIS)及放电测试等方法,对复合隔膜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5μm粒径SiO_(2)修饰的复合隔膜具有良好的吸液性、导电性和低自放电率,组装的LiCoO_(2)/Li电池以0.1 C放电至3 V,中值电压及LiCoO_(2)的比容量分别为3.91 V和142.7 mAh/g。PI/SiO_(2)-PVDF复合隔膜在锂贮备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备电池 复合隔膜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贮备电池的阻抗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仇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4-66,76,共4页
一次贮备电池的等效电路可看作是RC并联电路。正常电池的lgZ~lgf曲线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与1gXc-lgf直线重合,斜率近为-1,相位角近为90°,此时总阻抗由容抗决定,等效电路可视为一纯电容。而受潮电池的lgZ~lgf曲线在频率很高时就已... 一次贮备电池的等效电路可看作是RC并联电路。正常电池的lgZ~lgf曲线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与1gXc-lgf直线重合,斜率近为-1,相位角近为90°,此时总阻抗由容抗决定,等效电路可视为一纯电容。而受潮电池的lgZ~lgf曲线在频率很高时就已经向下偏离lgXc~lgf直线,这表示直流电阻成分不能被忽略。一次贮备电池的电容可用公式C=ε。εA/(t—m)描述。利用电容法作为一项判定一次贮备电池的质量检测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贮备电池 质量检测 电池 阻抗特性 电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物质的搁置时间对锌银贮备电池的影响
20
作者 李加勇 田伟龙 范建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0-311,共2页
介绍了某型号锌银贮备电池负极板的加工工艺。通过电池放电性能测试和对充电后锌电极的SEM形貌表征,考察了含粘结剂负极物质搁置时间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粘结剂负极物质搁置时间越长,电池性能越差;搁置时间不超过24 h负极物... 介绍了某型号锌银贮备电池负极板的加工工艺。通过电池放电性能测试和对充电后锌电极的SEM形貌表征,考察了含粘结剂负极物质搁置时间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粘结剂负极物质搁置时间越长,电池性能越差;搁置时间不超过24 h负极物质能够保证合格的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物质 搁置时间 锌银贮备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