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中文版测评社区人群病耻感的信效度 被引量:71
1
作者 尹慧芳 徐广明 +1 位作者 杨桂伏 田红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考察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测评社区人群病耻感的信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2011年7月-12月对抽取的天津市1621位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进行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及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按照40%的比例随机抽取被... 目的:考察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测评社区人群病耻感的信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2011年7月-12月对抽取的天津市1621位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进行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及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按照40%的比例随机抽取被试完成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轴I诊断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SCID—I/P)的定式访谈,共有668人完成精神科诊断访谈,401人不存在任何精神障碍诊断,267人有精神障碍诊断。使用CronbachOt系数及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检验量表的内部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PDD量表的因子结构;在无任何DSM—IV轴I障碍诊断的人群中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D总分的相关因素。结果:PDD的Cronbachd系数为0.70。各条目与总分呈相关系数在0.31~0.56之间。设定2个因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两因子分别为肯定语句条目与否定语句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在5个模型中,用潜在方法因子调整肯定与否定语句带来的方法效应时,单一因子(感知的贬低-歧视)模型4与2个独立的因子(感知的贬低,感知的歧视)模型5拟合程度好(GFI=0.96,TLI=0.83,CFI=0.88,RMSEA=0.06;GFI=0.97,TLI=0.84,CFI=0.89,RMSEA=0.06)。在无任何DSM—IV诊断人群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DD量表总分与城乡、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年龄、平均收入及教育程度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仅有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得分进入回归方程(β=0.40,R2=0.02)。结论:贬低一歧视感知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回归分析结果符合构建此量表的“修正标签”理论,可用于国内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低-歧视感知量表 精神疾病 病耻感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调查 被引量:33
2
作者 徐广明 尹慧芳 +1 位作者 杨桂伏 田红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于2011年7月-12月抽取天津市18岁及以上居民1609名,用自编的社会人口学因素调查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及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进行调查。比较... 目的:了解天津市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于2011年7月-12月抽取天津市18岁及以上居民1609名,用自编的社会人口学因素调查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及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进行调查。比较贬低-歧视感知量表总分及分量表分与量表中点分的差异;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精神疾病感知病耻感的相关因素。结果:贬低-歧视量表总分和歧视感知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量表中点分[(3.1±0.6),(3.2±0.6)vs.3,均P<0.001],贬低感知分量表的得分低于量表中点分[(2.8±0.7)vs.3,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贬低-歧视感知量表总分与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得分呈负相关(β=-0.43,P<0.001),与患有精神疾病呈正相关(β=0.91,P<0.001);贬低感知与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得分(β=-0.30,P<0.001)、收入水平(β=-0.01,P<0.001)呈负相关,与年龄(β=0.01,P<0.01)和无业/失业(β=0.70,P=0.007)呈正相关;歧视感知仅与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得分呈负相关(β=-0.12,P=0.003)。结论:天津市居民精神疾病公众病耻感水平较高,社区居民在工作、社交和婚恋等方面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区别对待非常突出。较低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患有精神疾病的居民更可能有较高的精神疾病感知病耻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病耻感 精神疾病 贬低-歧视感知量表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