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贫血病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宋秀龙 陈奖励 +3 位作者 辛九庆 周方红 杨雨辉 章金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0-223,共4页
鸡贫血病病毒不仅引起鸡的传染性贫血 ,而且也是引起鸡免疫抑制病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建立了鸡贫血病病毒的套式PCR检测方法。试验证明此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以鸡马立克氏病毒、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鸡传染性... 鸡贫血病病毒不仅引起鸡的传染性贫血 ,而且也是引起鸡免疫抑制病的主要病原。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建立了鸡贫血病病毒的套式PCR检测方法。试验证明此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以鸡马立克氏病毒、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正常MDCC_MSB1细胞DNA作为模板扩增时均未出现可见带 ,在检测鸡的各种组织病料时均未出现假阳性结果 ,该法比一次性PCR的敏感性高约 1 0 0 0倍 ,能检测到约一个拷贝的鸡贫血病病毒DNA ,而一次性PCR只能检测到3.6× 1 0 3 个拷贝。此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试验。对于鸡贫血病毒的许多鸡胚分离物和细胞分离物 ,一次性PCR不能扩增出可见电泳条带 ,而套式PCR都能扩增出特异的DNA片段 ,从而说明 ,套式PCR的敏感性大大高于一次性PC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式PCR 贫血病病毒 检测方法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与三种致家禽肿瘤病毒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仙 闫彩虹 +1 位作者 羊扬 金文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1-25,共5页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基因保守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集102份发病家禽的肝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等病料,通过RT-PCR和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基因保守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采集102份发病家禽的肝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等病料,通过RT-PCR和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CIAV、MDV、REV、ALV单一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3.5%(24/102)、4.9%(5/102)、1.0%(1/102)、8.8%(9/102);CIAV和MDV、CIAV和REV、CIAV和ALV、MDV和REV、MDV和ALV、REV和ALV二重感染率分别为2.0%(2/102)、4.9%(5/102)、10.8%(11/102)、2.0%(2/102)、2.0%(2/102)、1.0%(1/102);三重感染中CIAV、MDV和REV为0(0/102),CIAV、MDV和ALV为3.9%(4/102),CIAV、REV和ALV为7.9%(8/102),MDV、REV和ALV为1.0%(1/102);四重感染率为1.0%(1/102)。26份样品中四种病毒均未检出。CIAV阳性病料与阴性病料相对应的REV共感染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CIAV阳性病料与阴性病料相对应的ALV共感染率具有显著差异(0.01<P<0.05)。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四种病毒的流行病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混合感染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抗体检测评估SPF鸡对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感染状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阳 房立春 +3 位作者 王一新 崔治中 常爽 赵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8,共4页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是禽弱毒疫苗中常见外源病毒之一,选择未被CIAV污染的SPF鸡胚是生产合格疫苗的关键环节,疫苗生产企业通常通过检测SPF鸡血清中CIAV的抗体来评估CIAV感染状况,本研究以取样更为方便的卵黄抗体检测来评估SPF鸡...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是禽弱毒疫苗中常见外源病毒之一,选择未被CIAV污染的SPF鸡胚是生产合格疫苗的关键环节,疫苗生产企业通常通过检测SPF鸡血清中CIAV的抗体来评估CIAV感染状况,本研究以取样更为方便的卵黄抗体检测来评估SPF鸡群中CIAV感染状态。将40只SPF鸡于19周龄时人工接种CIAV,同时30只SPF鸡饲养于另一隔离环境内作为空白对照。23周龄时每只鸡分别采集种蛋和血清并一一对应,然后将卵黄分别进行1∶10、1∶20、1∶30稀释后与血清同时检测CIAV抗体,结果发现卵黄抗体1∶20倍稀释后判定结果与血清抗体吻合率最高。对70只SPF鸡从25~34周龄进行连续10周观察,结果显示卵黄抗体检测结果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吻合率达91.57%。建议疫苗生产企业可通过抽检卵黄抗体来判断SPF鸡群的CIAV洁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鸡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血清抗体 卵黄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翠丽 张春红 +3 位作者 郭鹏举 张建峰 沈海燕 潘家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5-49,共5页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AV)基因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A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验证其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本试验建立的TaqMan...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AV)基因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A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验证其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本试验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可达1.8×101拷贝/μL,远高于常规PCR方法;并与禽类其他病毒性疾病无交叉反应,具有高特异性。用分离的病毒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14日龄剖检,对感染鸡体内各器官的病毒分布及载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腺、法氏囊和血清中均可检测到病毒,肝脏、胸腺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本研究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临床样品,适用于CAV的诊断与流行病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鸡贫血病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智选 杨汉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本研究测定了3个鸡贫血病病毒(Chinken anemia virus,CAV)国内分离株及12个直接来源于临床样品的CAV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15个CAV毒株的全基因组长度和结构与已报道的其它CAV毒株一致,长度均为2298nt,包含有3个重叠的ORFs。与GenB... 本研究测定了3个鸡贫血病病毒(Chinken anemia virus,CAV)国内分离株及12个直接来源于临床样品的CAV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15个CAV毒株的全基因组长度和结构与已报道的其它CAV毒株一致,长度均为2298nt,包含有3个重叠的ORFs。与GenBank发表的13个毒株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发现,所有毒株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在95.2%~99.5%之间,CAV全基因组序列有2个高度变异区(HVR),分别位于1033nt~1470nt和1858nt~2193nt。CAVORF3变异度最高,其5'端2/5处和3'端2/5~1/5处为2个高度变异区。ORF2变异度也较高,主要出现在5'端1/4处,ORF1最为保守。以CA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和ORF3核苷酸序列为基础分别构建的CAV毒株分子进化树,均可以将全部CAV毒株划分为2个基因群。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大多数毒株,属基因Ⅰ群,与德国Cux-1等主要流行毒株有较为相近的亲缘关系;其它CAV国内毒株,属基因Ⅱ群,与日本G6株和TR20株有着更为相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病病毒 核苷酸序列 分子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在MDCC-MSB1细胞的传代致弱研究
6
作者 李鸿鑫 吴波良 +4 位作者 张新珩 杨瑞杰 蔺文成 陈伟国 谢青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6-29,共4页
为研究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减毒活疫苗,试验将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在鸡淋巴细胞MDCC-MSB1上进行37℃和40℃传代致弱。结果显示:40℃条件下传至60代和37℃下传至90代,病毒的VP1氨基酸分别有2个和3个突变... 为研究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减毒活疫苗,试验将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在鸡淋巴细胞MDCC-MSB1上进行37℃和40℃传代致弱。结果显示:40℃条件下传至60代和37℃下传至90代,病毒的VP1氨基酸分别有2个和3个突变,两种条件下有2个突变是在同一位置;VP2和VP3很稳定,在试验中未发生氨基酸突变;致病性试验发现,突变毒株仍具有致病性,但有降低的趋势。试验表明,鸡淋巴细胞传代CIAV可以引发包含中和抗原表位的VP1突变,且提高温度能促进变异速度,为进一步研究CIAV的变异特征、弱毒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MDCC-MSB1细胞 传代致弱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黄羽肉鸡群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金松 孟宪臣 +6 位作者 薛亚梅 康玉玺 潘思丞 张曼莉 丁平云 高延利 张海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5,共7页
为调查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在我国黄羽肉鸡群中的流行情况及毒株致病性情况,于2021年1—8月对山东、江苏、广东、安徽等10个省市417个黄羽肉鸡群CIAV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个鸡群采集5只病弱鸡肝脏样品,混合后进行PCR检测;同时对一... 为调查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在我国黄羽肉鸡群中的流行情况及毒株致病性情况,于2021年1—8月对山东、江苏、广东、安徽等10个省市417个黄羽肉鸡群CIAV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个鸡群采集5只病弱鸡肝脏样品,混合后进行PCR检测;同时对一CIAV阳性种鸡群进行了解剖和病理学诊断,并进行了CIAV分离、测序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417个鸡群中CIAV阳性群181个,阳性群占比为43.41%;疑似发病种鸡表现冠、面部皮肤苍白,血液吉姆萨染色可见幼稚型红细胞,剖检和病理学诊断均可见骨髓脂肪化;全基因组测序显示分离株具有高致病性毒株的分子特征,与NCBI已发表的其他毒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与亚洲CIAV遗传关系相近;1日龄SPF鸡经肌肉注射途径接种分离病毒,接种鸡出现明显的胸部皮炎、骨髓脂肪化等发病症状,死亡率达87.5%,表明分离的CIAV野毒株具有较强致病性。研究结果为当前CIAV研究和疾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致病性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毛在传播鸡贫血病病毒中具有重要作用
8
作者 Virus Research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4,共1页
以色列Kimron兽医研究所针对鸡贫血病病毒(CAV)的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为了确定水平传播的途径,他们对羽毛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可以从感染鸡只的羽轴样品中扩增出CAV DNA。通过对比羽轴和淋巴器官的扩增情况发现,来... 以色列Kimron兽医研究所针对鸡贫血病病毒(CAV)的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为了确定水平传播的途径,他们对羽毛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可以从感染鸡只的羽轴样品中扩增出CAV DNA。通过对比羽轴和淋巴器官的扩增情况发现,来自羽轴的DNA是检测CAV的有效方式。并且,为了进一步确证CAV是否通过血液或者内部方式到达羽轴从而导致组织病理变化,对羽囊组织进行了CAV导致的损失检查。他们发现有特异的组织学变化,但是免疫组化方法无法检测到病毒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病病毒 传播途径 羽毛 组织病理变化 免疫组化方法 组织学变化 CAV 水平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贫血病毒广州株VP3和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9
作者 沈海燕 张建峰 +4 位作者 刘志成 周恒 郭翠丽 郭鹏举 张春红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5年第2期25-28,共4页
采用PCR方法成功克隆了3株鸡贫血病病毒(CAr)广州株VP3和VPl的部分基因,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3株CAV广州株与国内外其他21株CA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89.5%-100.0%之间;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在84.8%-9... 采用PCR方法成功克隆了3株鸡贫血病病毒(CAr)广州株VP3和VPl的部分基因,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3株CAV广州株与国内外其他21株CA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89.5%-100.0%之间;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在84.8%-98.2%之间。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3株CAV广州株和中国TJBD40、SD22、SD24株都同处于一个分支上,而与马来西亚的SMSC-1株、日本的G6株以及澳大利亚的CAU269/7株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病病毒 核苷酸序列 分子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景儒 杨晓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8,共4页
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禽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外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85bp,内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297bp,建立了适合CAV快速检测的套式PCR方法(nested PCR),并采用该方法对CAV阳性毒株及临床病料进行了... 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禽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外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85bp,内引物的扩增片段大小为297bp,建立了适合CAV快速检测的套式PCR方法(nested PCR),并采用该方法对CAV阳性毒株及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扩增到297bp的条带,禽流感病毒(H9亚型)、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禽呼肠孤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第1步扩增的敏感性是100pg,第2步PCR扩增的敏感性是1fg,敏感性提高了105倍。本研究建立的CAV套式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等优点,可用于CAV的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套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学理 李向阳 龚团莲 《甘肃畜牧兽医》 2005年第4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 研究进展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免疫抑制病 贫血病病毒 贫血因子 主要特征 免疫机能 机能障碍 综合征 皮炎 种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爱宾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9期82-82,共1页
简称马传贫(EIA),由反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中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马、骡、驴常染有此类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在无烧期间则症状逐渐减轻... 简称马传贫(EIA),由反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中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马、骡、驴常染有此类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在无烧期间则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本病仅能感染马属动物(马、骡、驴)。在自然条件下,以马的易感性最高,骡、驴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 贫血病病毒 防治 诊断 马属动物 马传贫 病毒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接种传染性贫血病疫苗可诱发淋巴细胞疾病
13
作者 俞燕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66-66,共1页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感染可引起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因此对雏鸡使用CIAV疫苗一直存在争议。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人员为了解CIAV疫苗免疫的雏鸡体内疫苗毒的存活性及与淋巴细胞疾病的关系,对54只1日龄SPF鸡免疫CIAV-VAC,免...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感染可引起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因此对雏鸡使用CIAV疫苗一直存在争议。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人员为了解CIAV疫苗免疫的雏鸡体内疫苗毒的存活性及与淋巴细胞疾病的关系,对54只1日龄SPF鸡免疫CIAV-VAC,免疫后不同时段采集淋巴器官进行血液学试验、病毒VP3基因检测、体液反应及淋巴细胞表型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疫苗 淋巴细胞 雏鸡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疾病 持续性感染 诱发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鸡MDV、ALV和CIAV多重感染的临床发病观察与分析
14
作者 陈鑫 刘林敏 +2 位作者 高鑫 韦天超 黄腾 《家禽科学》 2025年第3期27-34,I0007,共9页
现场解剖来自广西某养殖场一批110日龄疑似患肿瘤病的三黄鸡,选取肝脏、心脏、脾脏、小肠、腺胃等剖检病变明显的内脏组织用于病理学观察,并通过PCR检测病鸡样品所含的MDV、ALV、REV和CIAV等当地流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特异基因片段。病... 现场解剖来自广西某养殖场一批110日龄疑似患肿瘤病的三黄鸡,选取肝脏、心脏、脾脏、小肠、腺胃等剖检病变明显的内脏组织用于病理学观察,并通过PCR检测病鸡样品所含的MDV、ALV、REV和CIAV等当地流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特异基因片段。病鸡肝脏、腺胃和小肠存在大量肿瘤细胞增殖、浸润;肝脏血管周围有多种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索受压萎缩;脾脏淤血,弥漫性实质细胞凋亡,呈空泡状,并可见大量异嗜性细胞浸润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心脏发生心肌炎,心肌纤维坏死,细胞溶解并伴大量炎细胞浸润。个别病鸡检出MDV或CIAV单一感染,而MDV、ALV和CIAV三种病毒共感染的检出率最高,达63.88%,所有样品均未检测出REV。以上结果表明,这批临近上市的三黄鸡群发生临床肿瘤病主要是由MDV、ALV和CIAV共感染所致,尤其是ALV-K亚群感染占比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鸡 马立克病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共感染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德 魏太亮 +1 位作者 刘明瑛 张玲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4-46,共3页
猪圆环病毒(PCV)为无囊膜的单股环状负链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约17~20 nm,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属除了PCV以外,还包括近年来发现的多种导致畜禽及鸟类免疫系统损伤的病毒,主要有鹦鹉喙... 猪圆环病毒(PCV)为无囊膜的单股环状负链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约17~20 nm,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该病毒属除了PCV以外,还包括近年来发现的多种导致畜禽及鸟类免疫系统损伤的病毒,主要有鹦鹉喙羽病病毒、金丝雀圆环病毒、鹅圆环病毒、鸽圆环病毒等.以前为圆环病毒属代表种的鸡贫血病病毒,由于其基因组结构与圆环病毒属成员明显不同,现将其列为圆环病毒科中另外一个属Gyrovirus的唯一一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病毒研究 贫血病病毒 DNA病毒 基因组结构 粒子直径 动物病毒 免疫系统 P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福建省龙岩市病死鸡群中4种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长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探明2021年龙岩市规模化鸡场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圆圈病毒3型(GyV3)、鸡细小病毒(ChPV)、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等4种病毒的感染情况,对龙岩市3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的297份病死鸡组织样品进行PCR或RT-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 为探明2021年龙岩市规模化鸡场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圆圈病毒3型(GyV3)、鸡细小病毒(ChPV)、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等4种病毒的感染情况,对龙岩市32个规模化鸡场采集的297份病死鸡组织样品进行PCR或RT-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IAV、GyV3、ChPV和ALV-J均有检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34%、28.62%、18.86%、13.13%;从病原分布看,CIAV分布最广,除漳平市外其余6个区县均有检出,各区县检出率介于12.00%~98.00%;其他3种病原呈局限性分布,均只在4个区县有检出。共检出单一感染阳性样品79份,总单一感染阳性检出率为26.60%(79/297),单一感染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h PV(14.81%)、CIAV(5.05%)、ALV-J(4.71%)、Gy V3(2.02%)。CIAV+Ch PV双重感染阳性检出率为2.69%(8/297),CIAV+GyV3为18.18%(54/297);CIAV+ALV-J+GyV3三重感染阳性检出率为7.07%(21/297),CIAV+ChPV+ALV-J+GyV3四重感染为1.34%(4/297)。结果表明:龙岩市鸡群中存在CIAV、ALV-J、ChPV和GyV34种病原的感染,且部分地区感染较为严重,混合感染现象普遍,提示龙岩市应积极开展疫病监测,加强鸡场的生物安全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情况调查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鸡细小病毒 圆圈病毒3型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规模化鸡场 龙岩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鹏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年第1期54-54,共1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由反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中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的马、骡、驴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在无烧期间则症状逐渐减弱或暂时消失。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 贫血病病毒 治疗 诊断 马传贫 病毒 传染病 间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马传染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18
作者 付鹏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年第11期56-56,共1页
1概述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由反录病毒科慢病毒雌科巾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的马、骡、驴传染病。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 贫血病病毒 治疗 诊断 马传贫 病毒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日龄雏鸡感染鸡盆血病病毒及鸡呼肠病毒的协同作用
19
作者 MeN.,F 衣宁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6年第3期14-16,共3页
1日龄SPF来航鸡经口双重感染鸡贫血病病毒(CAV)Cux-1株及鸡呼肠病毒(REOV)S1133或Uchida株。于接种后第14天,检查血细胞压积(PCV)、称体重、观察骨髓、胸腺及法氏囊病变。结果,双重感染CAV... 1日龄SPF来航鸡经口双重感染鸡贫血病病毒(CAV)Cux-1株及鸡呼肠病毒(REOV)S1133或Uchida株。于接种后第14天,检查血细胞压积(PCV)、称体重、观察骨髓、胸腺及法氏囊病变。结果,双重感染CAV及S1133株REOV的雏鸡与感染其中之一病毒的雏鸡相比,其体重增重少,病变重,而且比仅感染CAV的雏鸡在平均PCV上也明显低。双重感染CAV及Uchida株REOV的雏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雏鸡 贫血病病毒 呼肠病毒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蛋鸡群ALV-J及与REV、MDV、CAV混合感染检测 被引量:58
20
作者 秦立廷 高玉龙 +7 位作者 潘伟 邓小芸 孙芬芬 李凯 祁小乐 高宏雷 刘超男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了解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及其与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RE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的混合感染现象,本研究从宁夏、湖北、广东、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7个省的39个蛋鸡群收集临床表现和剖检病理... 为了解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及其与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RE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的混合感染现象,本研究从宁夏、湖北、广东、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7个省的39个蛋鸡群收集临床表现和剖检病理变化疑似禽白血病的病料样品184份,采用PCR、病毒分离和IFA检测样品中ALV-J、REV、MDV和CAV。结果表明,7个省蛋鸡场均存在ALV-J感染,病料样品阳性率为60.9%,检测鸡群阳性率为82.1%,与REV、MDV、CAV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3.6%、24.5%、22.8%,其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双重感染(29.0%)和3重感染(18.8%),甚至4重感染(1.7%)。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蛋鸡群中普遍存在ALV-J感染,而且与REV、MDV、CAV混合感染严重;提示ALV-J已经可以引起蛋鸡群发病,在临床诊断和致病性研究中,应考虑到多重感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