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1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渊 陆樟松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为了促进三江县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该文通过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深入剖析了三江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即明确发展思路、定位与目标,优化茶叶产业布局结构,实施种业兴茶行动与生态茶园建设,全面提... 为了促进三江县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该文通过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深入剖析了三江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路径,即明确发展思路、定位与目标,优化茶叶产业布局结构,实施种业兴茶行动与生态茶园建设,全面提升三江县茶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产业 生产发展路径 品牌建设 三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黔南茶叶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科吉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
黔南州茶产业以都匀毛尖茶为核心,已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并在提升地方经济和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该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挑战,包括地方品种选育滞后、产业集群核心区示范效应不足、产业化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生产成... 黔南州茶产业以都匀毛尖茶为核心,已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并在提升地方经济和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该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挑战,包括地方品种选育滞后、产业集群核心区示范效应不足、产业化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为应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建议加快茶树地方品种的选育进程,强化都匀毛尖品牌上市管控,推进产业核心区的建设与第三产业的整合,建立全面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标准体系,并通过多样化产品开发降低生产成本。这些措施旨在优化黔南州茶叶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黔南 茶叶 产业发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法的衡阳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3
作者 王毅 陈国生 胡雪晴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7期104-108,共5页
茶叶产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衡阳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新型业态,更是衡阳一项富民强市的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塑造“衡阳茶叶”这块金字招牌尤为必要。为助推衡阳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 茶叶产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衡阳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新型业态,更是衡阳一项富民强市的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塑造“衡阳茶叶”这块金字招牌尤为必要。为助推衡阳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对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展开具体研究。研究认为:衡阳市已拥有一批知名茶叶品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茶叶良种筛选能力不断增强、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等多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与问题,如衡阳市茶叶产业加工规模较小、投入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等多重挑战。新时代下,衡阳要实施茶叶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茶叶“种、研、销”水平,以此助推衡阳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市 茶叶产业 高质量发展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山地丘陵茶叶产业联农带农发展模式探索
4
作者 鞠丽萍 胡琳玲 陈榆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1期12-13,共2页
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库区核心区,总面积3456.41平方千米。近年来,万州区利用“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资源禀赋、“川中小叶群体种”香高味醇的优势,深度拓展茶叶功能,打造中国高峡云间茶-“三峡天丛”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以“... 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库区核心区,总面积3456.41平方千米。近年来,万州区利用“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资源禀赋、“川中小叶群体种”香高味醇的优势,深度拓展茶叶功能,打造中国高峡云间茶-“三峡天丛”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以“三峡天丛”公共品牌这个牛鼻子,全力做优茶叶基地、提优茶叶加工品质、培优茶叶公共品牌,现全区茶叶面积达6.6万亩、毛茶产量超3600吨,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和联农带农的绿色产业之一,每年带动采茶工超1万人参与采茶。其中,孙家镇兰草村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从2013年开始推行“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小微园+茶农”的产业发展模式,助推兰草村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民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该发展模式已成为万州区茶叶产业联农带农、助农增收的成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模式 万州区 茶叶产业 联农带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与路径——产业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143
5
作者 朱海波 聂凤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5,共11页
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折射出产业发展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根本性作用。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的产业扶贫市场机制不彰、可持续性差问题,本文首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有... 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折射出产业发展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根本性作用。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的产业扶贫市场机制不彰、可持续性差问题,本文首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理论为基础,提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即应根据当地资源、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禀赋结构,依循“市场逻辑+政府逻辑”的双重逻辑,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并构建多主体激励相容的参与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符合上述逻辑的产业扶贫模式的多案例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市场逻辑和政府逻辑如何协同推动扶贫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并带动贫困户获取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收益: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才能的有效发挥将本地资源禀赋变成有市场的产品,政府因势利导对企业进行扶持激励并协调提供软硬件服务,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扶贫产业;在可持续产业带动下,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链订单生产、直接就业,以及将土地租出、到户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等方式获取收入,提高内生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促进人的发展和福祉提升的最终目标。最后,就进一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深度贫困地区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新结构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在茶叶产业链中的定位与发展路径
6
作者 安邦 孙斌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32-34,共3页
全球经济持续演进,消费市场急剧转型,茶叶产业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方面遭遇严峻挑战。大学生创业者以其独到的创新思维、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资源整合能力,为茶叶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他们运用技术革新优化种植与加工环节,同时借助数... 全球经济持续演进,消费市场急剧转型,茶叶产业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方面遭遇严峻挑战。大学生创业者以其独到的创新思维、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资源整合能力,为茶叶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他们运用技术革新优化种植与加工环节,同时借助数字化策略扩大市场影响,引领产业走向年轻化、国际化。文章深入剖析了这些创业者在茶叶产业链中的独特角色与发展轨迹,旨在为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茶叶产业 创新思维 可持续发展 市场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初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汪奎 邓益 +1 位作者 刘焕永 陈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08-111,共4页
在分析四川省L州贫困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贫困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扶持、各方整合、政府引导、移民自愿"的工作机制和"政府主导、业主参与、社会支持"... 在分析四川省L州贫困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贫困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扶持、各方整合、政府引导、移民自愿"的工作机制和"政府主导、业主参与、社会支持"的促进体系,因地制宜、定向施策、精准扶持,促进贫困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保持库区和谐稳定,以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后续产业 发展 贫困地区 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工作会议(2024)暨安溪茶产业标准化发展交流会在福建安溪顺利召开
8
作者 石琳 张亚丽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62-62,共1页
1月12日,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主办,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工作会议(2024)暨安溪茶产业标准化发展交流会在福建安溪顺利召开。全国茶标委委员、观察员、相关标... 1月12日,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主办,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工作会议(2024)暨安溪茶产业标准化发展交流会在福建安溪顺利召开。全国茶标委委员、观察员、相关标准化工作组成员,以及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和安溪县有关单位的领导、企业代表等160余人参会。全国茶标委全体代表会议由杨秀芳所长主持,吴毓舟书记致欢迎词。王庆主任委员、闫虹光二级调研员、周子乔处长分别围绕全标委五年工作亮点,标准化工作体系、机制和要求,标准与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发表讲话,给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研究所 标准化发展 安溪茶产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福建安溪 福建农林大学 标准化工作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贫困地区产业融合模式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娜娜 刘佳佳 +1 位作者 莎旦提阿不都外力 许承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56-161,共6页
新疆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为新疆贫困地区产业融合... 新疆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为新疆贫困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对新疆南北疆8个贫困县市的实地走访调研,分析现行新疆贫困地区主要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借鉴国内先进省区(市)经验做法,认为适用于新疆贫困地区发展的、可复制的融合模式有产业链延伸型、农商互联型、农业功能拓展型、产业园区集聚型、“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型5种,并提出新形势下要明确加快新疆贫困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差异化选择产业融合模式、夯实融合发展基础、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发展 模式 建议 贫困地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深度贫困地区减贫效应耦合协调——基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贾洪文 李学敏 谢卓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5,共8页
基于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7年截面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减贫效应”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临夏州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与减贫效应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度贫困地区... 基于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7年截面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减贫效应”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临夏州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与减贫效应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和减贫效应两系统的发展状况明显高于金融发展系统,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滞后,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效果不突出。区域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和减贫效应三系统发展阶段处于磨合阶段,整个地区耦合关联度较低,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状态。因此,要以金融发展为支撑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优化直接融资渠道,健全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和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产业发展智库,发挥专家在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减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3
11
作者 柴晶霞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22,共3页
当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不二选择。但由于地理环境、劳动力、农业技术以及产业集群效应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动力不足且收效甚微。本文剖析了我国贫困地区... 当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不二选择。但由于地理环境、劳动力、农业技术以及产业集群效应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动力不足且收效甚微。本文剖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条件并指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选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生态农业 产业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农业产业化与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秀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609-611,共3页
介绍了有机农业的起源及发展现状与趋势 ,讨论了我国贫困地区的农业形势 ,提出有机农业产业化是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并对贫困地区实行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详细分析 ,提出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战略要点。
关键词 有机农业 产业 贫困地区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水产业发展措施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文彬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年第12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产业发展 贫困地区 经营 水产产业 突出特色 弱质产业 资金短缺 种质 病害 无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贫困地区发展区域支柱产业的若干问题——以信阳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延洲 黄万华 +1 位作者 王国强 王银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回顾了贫困地区支柱产业问题提出过程之后,以河南信阳地区为例,着重论述了支柱产业的作用(组织千家万户脱贫致富,使地方财政增收减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特性(系列性,规模性,地域性,时段性)、脱贫阶段发展支柱产业的意义(巩固脱贫... 本文回顾了贫困地区支柱产业问题提出过程之后,以河南信阳地区为例,着重论述了支柱产业的作用(组织千家万户脱贫致富,使地方财政增收减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特性(系列性,规模性,地域性,时段性)、脱贫阶段发展支柱产业的意义(巩固脱贫成果,稳定生产与生活;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地方财力,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改善,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支柱产业选择的原则(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产品具有现实和潜在市场竞争能力,与现有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能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在较短时间内能形成支柱产业),最后提出当前应做好制订规划,建立组织领导系统和制定特殊政策三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支柱产业 发展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水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对策
15
作者 王文彬 《养殖与饲料》 2003年第5期55-55,共1页
我国加入WTO以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致富,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产业 发展 规划 现代渔业 效益渔业 集约经营 多元投资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贫困地区如何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新生 李雪飞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134-135,共2页
民族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将文化产业势能转变为脱贫攻坚的利器。做大做强民族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需要文化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政府积极开展引导与协调;需要建立民族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 民族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将文化产业势能转变为脱贫攻坚的利器。做大做强民族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需要文化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政府积极开展引导与协调;需要建立民族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需要全力克服人才短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民族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贫困地区 文化产业 发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产业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小龙 闫鹭 刘黔川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5-127,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绿色的食物,而食用菌凭借着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但是现阶段食用菌产业存在着资金投入力度小、产品深加工技术薄弱等问题,从而导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绿色的食物,而食用菌凭借着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但是现阶段食用菌产业存在着资金投入力度小、产品深加工技术薄弱等问题,从而导致了食用菌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培养食用菌龙头企业、推动加工技术升级等是十分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掘与培育资源优势 实现农业产业化脱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探索——“沐川模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沐川模式"课题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9-84,共6页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贫困地区 县域经济发展 发掘与培育 资源优势 主导产业 沐川县 变性淀粉 发展思路 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显慧 宋书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业产业 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 基地建设 龙头企业 对外开放 大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浅析——基于广西昭平县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巧文 李月芳 +1 位作者 张婕 庞玉梅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1期61-62,共2页
本文试图以广西深度贫困县昭平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为例,剖析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视角为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寻求可行之路。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