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贪污案件的司法会计鉴定与反思——以海南A制药公司负责人涉嫌贪污案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浩 蒙远鹰 陈筱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7,共3页
近年,贪污涉案人的作案手段不断翻新,更具有隐蔽性,这给司法会计鉴定带来一定的挑战。文章结合鉴定一宗国有企业负责人涉嫌贪污案的实践,深入反思,总结贪污案的惯用手法、检验技巧和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经验,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 贪污案件 司法会计鉴定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贪污案件中司法会计鉴定应用研究——基于裁判文书网2014年的样本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韩飞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26,共3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在贪污案件审理过程中,司法会计鉴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在贪污案件审理过程中,司法会计鉴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涉及司法会计鉴定的全部贪污案件裁判文书,能够发现诸如司法会计鉴定的地理分布、被告人的身份、鉴定意见的质证程序与采信等的应用现状,得出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更加科学规范的审理贪污案件,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案件 司法会计鉴定 裁判文书 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造变造报销凭证实施贪污案件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文书评析
3
作者 杨为忠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56-57,共2页
第一部分 原文与批注 绪言 受xx检察院贪检科委托,要求对原甲厂财务科出纳员A某某贪污案中有关犯罪事实的财务性质作出司法会计鉴定结论。
关键词 司法会计鉴定 贪污案件 报销凭证 书评 论文 变造 伪造 鉴定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收集和处理贪污案件的书证?
4
作者 江维茂 《现代法学》 1982年第3期58-60,共3页
怎样收集和处理贪污案件的书证,是准确打击贪污犯罪的一个重要问题。书证,就是对案件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书面材料。书证是以其内容和它的外部特征被作为证据使用的。在某些场合,书证具有既是书证同时又是物证的双重证据特点。书证的... 怎样收集和处理贪污案件的书证,是准确打击贪污犯罪的一个重要问题。书证,就是对案件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书面材料。书证是以其内容和它的外部特征被作为证据使用的。在某些场合,书证具有既是书证同时又是物证的双重证据特点。书证的这种双重证据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案件 书证 证据特点 证明作用 贪污犯罪 收集 外部特征 直接证据 书面材料 贪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贪污犯罪的预测及对策——关于湖南省华容县贪污案件情况的调查
5
《现代法学》 1986年第3期69-72,共4页
当前,贪污犯罪数量增多,危害甚烈,已成为四化建设的大敌。为了认识新形势下贪污犯罪的特点,科学地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求采取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贪污犯罪,我们调查了华容县法院1982年至1985年8月判处的贪污案件。一、特点与趋势 1.案... 当前,贪污犯罪数量增多,危害甚烈,已成为四化建设的大敌。为了认识新形势下贪污犯罪的特点,科学地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求采取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贪污犯罪,我们调查了华容县法院1982年至1985年8月判处的贪污案件。一、特点与趋势 1.案件、案犯数量较大,并呈现出逐年增多的上升趋势。华容县法院82年—85年8月共判处刑事案639件、案犯968人,其中贪污案62件,约占判处刑事案件的9.7%,案犯76人,约占判处案犯的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犯罪 华容县 上升趋势 贪污案件 共同犯罪 对策 社会环境 贪污 特点与趋势 新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处理贪污案件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谭文斌 《现代法学》 1985年第2期85-86,共2页
当前,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商品流通、资金周转进一步加快,合伙经营的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贪污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从我们湖南和其它地方的司法实践看,由于有关的法律、政策界限不明确、学理解释又不能提供... 当前,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商品流通、资金周转进一步加快,合伙经营的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贪污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从我们湖南和其它地方的司法实践看,由于有关的法律、政策界限不明确、学理解释又不能提供正确答案,疑难的贪污案件比例较大,在新情况下出现的新形式的贪污犯罪,本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因找不到法律规定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案件 新情况 职务便利 贪污犯罪 司法实践 集体经济组织 新形式 国家工作人员 经济政策 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贪污案件证据的特点和收集
7
作者 杨迎泽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贪污案件 收集证据 被告人 检察机关 贪污犯罪 鉴定结论 赃款赃物 司法会计鉴定 行为人 贪污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贪污案件的会计鉴定
8
作者 庄太源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年第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贪污案件 会计鉴定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审判为中心审理贪污贿赂案件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志刚 田秉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2,共7页
审判中心的提出是对过去中国刑事司法程序中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流线型运作模式的深刻反思,也是从顶层高度审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框架。中国在转型时期提出审判中心主义,并非是学习英... 审判中心的提出是对过去中国刑事司法程序中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流线型运作模式的深刻反思,也是从顶层高度审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框架。中国在转型时期提出审判中心主义,并非是学习英美法系或者学习大陆法系的选择问题,而是不同法系面对如何实现公平正义、如何正确定罪量刑、如何保障基本人权三大议题的共同探索。审判中心主义的提出开启了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新阶段,而重新在各个主体、各个阶段之间配置司法权,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改革措施,也成为学界与司法实务界探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积极回应,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贿赂案件 审理 审判 职务犯罪案件 反腐败工作 人民法院 反腐斗争 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医药行业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国强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贪污贿赂犯罪 贪污贿赂案件 涉案人员 贪污受贿案件 犯罪类型 检察院 检察机关 院长 医药系统 妇幼保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贪污贿赂案件定罪量刑数额起点的思考
11
作者 张年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6-57,70,共3页
当前,社会上流传着“诈不如盗、盗不如贪、贪不如贿”的说法。其反映的固然是经济犯罪分子的作案心理,但也从反面说明了现行的刑事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的问题。由此,笔者产生了对贪污贿赂案件定罪量刑数额起点的思考。
关键词 数额起点 贪污贿赂案件 定罪量刑 司法实践 贪污贿赂犯罪 贪污受贿罪 补充规定 立案标准 刑事立法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贪污贿赂案件取证的复杂性
12
作者 孙忠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贪污贿赂案件 复杂性 诉讼证据 经济犯罪 主体身份 非法性 定机 检察院 连续犯罪 法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贪污受贿赃款数额认定当中"扣除法"之我见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小青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6-89,共4页
在认定贪污受贿脏款数额时,将用于公务支出的予以扣除,这种做法不符合刑法理论,还会引发案件性质认定困难、执法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正本清源,处理好赃款去向与量刑轻重的关系。
关键词 赃款数额 扣除法 贪污受贿案件 法律依据 构成要件 量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贪污的新思路
14
作者 陈建邦 《改革》 1988年第6期173-173,共1页
我认为,根治贪污的新思路,应当从改革我国监督机构的领导体制和制度入手。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对于根治贪污来说,带有根本的性质。一、国家的监督机构实行垂直型领导体制,是根洽贪污的关键。根据我国的国情,监督机构应由双重型领导体制改... 我认为,根治贪污的新思路,应当从改革我国监督机构的领导体制和制度入手。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对于根治贪污来说,带有根本的性质。一、国家的监督机构实行垂直型领导体制,是根洽贪污的关键。根据我国的国情,监督机构应由双重型领导体制改为垂直型领导体制。下一级监督机构只受命于上级监督机构,人、财、物权应属于上一级监督机构管理,不受地方政府的权力制约。这样,地方政府某些官员的贪污劣径,就会无一逃逸,任何特权或侥幸过关都不再成为可能,也就自然发挥了监督机构的威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机构 领导体制 地方政府 新思路 贪污案件 垂直型 权力制约 制度 机构管理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战略思考
15
作者 秦醒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1-14,共4页
1989年8月18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在贯彻“两高”《通告》期间,顺应反贪污贿赂斗争深入发展的需要,在中华大地上率先成立了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反贪污贿赂工作局的成立,被社会舆论称之为反贪的“一把利剑”。而这把利剑最闪光之处,笔者认... 1989年8月18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在贯彻“两高”《通告》期间,顺应反贪污贿赂斗争深入发展的需要,在中华大地上率先成立了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反贪污贿赂工作局的成立,被社会舆论称之为反贪的“一把利剑”。而这把利剑最闪光之处,笔者认为就是其运作结构是集举报、侦查、预防于一身,配套成龙,联体运转;具体的工作方针是加强举报,强化侦查,拓展预防;实行举报、侦查、预防三管齐下,打击、保护、服务有机结合。两年多来全国各地反贪污贿赂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贪污贿赂这个人人痛恶的寄生毒瘤,由于存在着其滋生的肥壤沃土,始终绵绵不绝,因而只能逐步防治,很难立即根除。因此,从全局和长期的观点看,预防与打击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本文仅从检察机关角度,就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长远对策,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以期与政法界同行共同切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贿赂犯罪 预防工作 检察机关 贪污贿赂 预防措施 贪污贿赂案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侦查 人民检察院 有机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的两个重要原则及举措
16
作者 胡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贪污贿赂犯罪 重要原则 贪污贿赂案件 检察机关 举措 预防网络 法制宣传教育 人民群众 预防犯罪 犯罪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部门贪污受贿犯罪方式透析
17
作者 陈建国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8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教育部门 犯罪方式 贪污受贿 透析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经济犯罪案件 检察机关 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经费流失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喜春 刘康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1,共2页
有媒体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曝光的科研经费贪污案件中,高校所占比重较大,科研经费实际用于项目本身仅占大约四成,科研经费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许多科研项目负责人借职务之便,钻管理制度及管理方式的空子,开具虚假发票、编制虚假预... 有媒体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曝光的科研经费贪污案件中,高校所占比重较大,科研经费实际用于项目本身仅占大约四成,科研经费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许多科研项目负责人借职务之便,钻管理制度及管理方式的空子,开具虚假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编制虚假账目、编造虚假合同,通过各种非正当手段套取科研经费,使科研项目变成“私人提款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经费 高校 项目负责人 数据显示 贪污案件 流失现象 管理方式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cerning the Questioning System for Typical Cas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Judicial Fairness
19
作者 Huang Jianwe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63-266,共4页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circles and other Chinese people are all astounded by the constant growth in the corruption cases involving judicial authority staff being investigated and prosecuted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circles and other Chinese people are all astounded by the constant growth in the corruption cases involving judicial authority staff being investigated and prosecuted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control judicial corruption,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legal supervision by the people's congresses to supervise individual cases and to this end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as specifically promulgated the Provisions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ws which are deemed by many scholars a direct legal foundation for the people's congresses to supervise individual cases.Nevertheless,the means of supervising individual cases by the people's congresses in these provisions are limited to investig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specific problems.In fact,the investigation of specific problems in connection with typical law-breaking cas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questioning for typical cases.Ⅰ.Predicaments confronting the people's congresses to address questions in typical casesIt has been long that nobody shows any interest in the employment of questions in typical cases as a means of supervising individual cases by the people's congresses,and therefore it is hard for the questioning system to be implemented.In the author's opinion,there are following difficulties in establishing the questioning system for typical cases: 1.There are 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initiating the question proposals.For example,a question proposal can not reach the authority to which questions are addressed until it goes through the presidium or standing committee;nor can it become a "question proposal" until it is officially placed on the agenda.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People's Congress at All Levels (the "Supervision Law" for short),there are stringent legal procedures for question proposals;that is,only by being placed on the official agenda can question proposals become proposals.In practice,however,some question proposals tend to become representative proposals,which means some representatives from certain authorities concerned will make oral statements at the scene or make replies in writing,which,it should be pointed out,is against the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贪污案件 法律解释 个案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舆论评我党员干部腐败现象
20
《社会》 1988年第10期9-9,共1页
△《中报》:现在的问题是,除重大贪污案件外,腐败现象太普遍,以致达到了“法不罚众”的地步,这至少是执政党的机体遭到了破坏的不祥征兆。△《明报》:党内腐败易于滋生,基本上是由于党的机构和党员干部的权力太大。腐败之难于清除的原因... △《中报》:现在的问题是,除重大贪污案件外,腐败现象太普遍,以致达到了“法不罚众”的地步,这至少是执政党的机体遭到了破坏的不祥征兆。△《明报》:党内腐败易于滋生,基本上是由于党的机构和党员干部的权力太大。腐败之难于清除的原因有:一是滋长太快,蔓延普遍,上行下效;二是领导决心不够,处理某些干部子弟的腐败不能铁面无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腐败现象 领导 党内腐败 执政党 贪污案件 舆论 海外 中共党员 美洲华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