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个移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作用下梁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盛国刚 赵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建立了多个移动质量 -弹簧 -阻尼系统作用下梁与梁上系统的耦合振动方程 ,根据模态分析方法得到一组变系数、变维数的时变力学系统线性常微分方程组。作为特例 ,根据Pesterev和Bergman给出的单个移动系统作用下梁的动力分析结果验... 本文建立了多个移动质量 -弹簧 -阻尼系统作用下梁与梁上系统的耦合振动方程 ,根据模态分析方法得到一组变系数、变维数的时变力学系统线性常微分方程组。作为特例 ,根据Pesterev和Bergman给出的单个移动系统作用下梁的动力分析结果验证了建模有效性和准确性。并对两个移动质量 -弹簧 -阻尼系统作用下梁的静载模型、移动力模型和移动振动系统模型的内力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梁在多个移动振动系统作用下的移动临界速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分析 移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模态分析 时变力学系统 临界速度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弹簧-质量-阻尼系统数学模型的数轴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白艳艳 张晓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3期59-62,共4页
提出一种建立弹簧―质量―阻尼系统其数学模型的简单方法——数轴建模法,即建立与系统平行方向的数轴,把弹簧或阻尼器的实际位移值当做有理数标在数轴上对应位置,然后按照有理数比较大小的结果确定相应质量块所受弹簧力或阻尼力的大小... 提出一种建立弹簧―质量―阻尼系统其数学模型的简单方法——数轴建模法,即建立与系统平行方向的数轴,把弹簧或阻尼器的实际位移值当做有理数标在数轴上对应位置,然后按照有理数比较大小的结果确定相应质量块所受弹簧力或阻尼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而求得系统的微分方程。分别以单自由度系统、两自由度振动系统及多自由度系统为例,阐述了数轴法在建立机械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列写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时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机械振动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数学模型 数轴 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高阶弹簧-阻尼-质量边界——无限域圆柱对称波动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杜修力 赵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5,共9页
提出一种描述力-位移时间卷积关系的高阶弹簧-阻尼-质量模型,并将其作为人工边界条件直接应用于弹性动力学无限域圆柱对称运动问题的时域数值求解.该人工边界条件不存在旁轴近似、多次透射等位移型外推人工边界条件普遍存在的高、低频... 提出一种描述力-位移时间卷积关系的高阶弹簧-阻尼-质量模型,并将其作为人工边界条件直接应用于弹性动力学无限域圆柱对称运动问题的时域数值求解.该人工边界条件不存在旁轴近似、多次透射等位移型外推人工边界条件普遍存在的高、低频失稳问题;与黏性、黏弹性边界等应力型人工边界条件相比,它具有高阶精度,且是严格高、低频双渐近的,也可以退化到黏性、黏弹性边界;该边界可以像黏性、黏弹性边界一样利用商用有限元软件中内置的并联弹簧-阻尼器、质量单元和时间积分求解器在商用软件中方便地实现,便于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应用.分析的几个简单数值算例也验证了该边界条件的上述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域 人工边界条件 弹簧-阻尼-质量模型 高阶 圆柱对称波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寿涛 任珉 +1 位作者 张芝芳 徐梅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4-179,220,共7页
随着大跨度和柔性建筑结构的广泛应用,考虑到高密度人群对于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将串联和并联的两自由度人体模型分别作用于单自由度结构模型,得到三自由度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考... 随着大跨度和柔性建筑结构的广泛应用,考虑到高密度人群对于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将串联和并联的两自由度人体模型分别作用于单自由度结构模型,得到三自由度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考虑人体的高阻尼特性,分析人-结构体系的受迫振动运动方程,通过加速度响应函数分析得到体系的共振频率。将模型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单纯形法对人体参数进行针对性优化后,提出的串联三自由度理论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体系 质量-弹簧-阻尼模型 共振频率 单纯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SMD模型参数对人群-结构耦合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彩锋 高世桥 +1 位作者 牛少华 刘海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97,共7页
分析行人单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中模型参数的随机特性,建立步行人群-结构耦合自由振动方程,采用复模态法求解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研究行人频率、阻尼比和弹性质量对结构基频和阻尼比变化率的影响;应用Monte-Carlo仿真,... 分析行人单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器系统中模型参数的随机特性,建立步行人群-结构耦合自由振动方程,采用复模态法求解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研究行人频率、阻尼比和弹性质量对结构基频和阻尼比变化率的影响;应用Monte-Carlo仿真,得到不同频率结构在不同的人群与结构质量比下的基频和阻尼比的95%及5%分位点。分析表明,当空载结构与行人的频率比约为1.1时,结构基频和阻尼比的变化率最大;空载结构基频离行人频率范围较近时,质量比增大会使结构基频和阻尼比的随机散布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 弹簧-质量-阻尼 步行人群 基频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行人-结构相互作用中的行人MD及SMD模型参数识别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梦诗 陈隽 徐若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4-821,共8页
大跨轻柔结构易出现行人荷载下的振动舒适度问题,行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准确预测人致结构振动的关键难题之一。通过一低频人行桥的小组行人试验,研究了两种竖向人-结相互作用模型的参数及其适用性问题。首先由试验获得空桥和有行人时... 大跨轻柔结构易出现行人荷载下的振动舒适度问题,行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准确预测人致结构振动的关键难题之一。通过一低频人行桥的小组行人试验,研究了两种竖向人-结相互作用模型的参数及其适用性问题。首先由试验获得空桥和有行人时的系统频响函数。随后,将行人的质量-阻尼器(Mass-Damper,MD)模型和本文建议的弹簧-质量-阻尼器(Spring-Mass-Damper,SMD)模型,分别与结构耦合并推导耦合系统的频响函数理论表达式,再拟合实测值识别MD和SMD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行人对结构质量贡献约为体重的40%,阻尼贡献为1400kg/s。行人SMD模型的自振频率约为1.9Hz,阻尼比约30%。行人SMD模型参数尚无其他文献报道,与不同姿态静止人体的SMD参数的对比说明了结果的合理性。最后,利用数值模拟解释了MD模型的局限性,建议采用SMD模型模拟竖向行人-结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结相互作用 振动舒适度 质量-阻尼器模型 弹簧-质量-阻尼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彻战斗部-引信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6
7
作者 程祥利 刘波 +1 位作者 赵慧 刘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5-633,共9页
为揭示侵彻过程中引信电路模块的动态响应机理,将机械振动理论引入侵彻过程理论分析与计算,提出一种简化的侵彻战斗部-引信系统动力学模型。以侵彻战斗部-引信系统的载荷传递关系为基础,基于多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系统建立模型的动力... 为揭示侵彻过程中引信电路模块的动态响应机理,将机械振动理论引入侵彻过程理论分析与计算,提出一种简化的侵彻战斗部-引信系统动力学模型。以侵彻战斗部-引信系统的载荷传递关系为基础,基于多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系统建立模型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谐响应分析确定固有频率、阻尼比等动力学参数,并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预测不同侵彻工况下的响应特性;从系统幅频响应特性的角度分析响应特性与传统经验公式解有很大差异的原因。与谐响应分析结果、火炮试验实测过载信号的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动力学模型能准确、快速地预测战斗部、引信在侵彻过程中的响应特性;考虑轴向振动后,侵彻战斗部表现出明显的振动放大特性与周期振荡特性,而且是影响引信电路模块响应特性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战斗部 引信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挂果枝条振动响应分析与试验
8
作者 苏小康 刘玉闯 +1 位作者 刘嘉辉 赵东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1,共7页
【目的】开展枸杞挂果枝条振动响应仿真与试验研究,为高效低损地实现枸杞振动采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枸杞挂果枝条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测量枝条在自由振动状态下的加速度衰减曲线和生物力学特性参数,计算枝条动力学模型的等效刚度... 【目的】开展枸杞挂果枝条振动响应仿真与试验研究,为高效低损地实现枸杞振动采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枸杞挂果枝条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测量枝条在自由振动状态下的加速度衰减曲线和生物力学特性参数,计算枝条动力学模型的等效刚度系数、等效阻尼系数和等效质量,开展外力作用于枝条不同位置的振动特性研究,确定最佳振动位置。采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枝条振动响应,并进行相应的田间振动试验验证。【结果】在振动过程中,枝条的动能变化反映其运动速度变化,动能大小与振动采收效果正相关,枝条动能可作为振动位置响应效果的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在枝条不同位置进行振动,相应的动能变化显著,当激振点位于枝条中后部位置时枝条动能最大为27.06J,对应熟果采收率为92.17%,振动效果最好。田间试验与仿真结果较一致,确定出枸杞挂果枝条最佳振动位置。【结论】动能是评价枝条振动效果的有效指标,激振点位于枝条中后部位置时振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挂果枝条 动能 振动位置 质量-弹簧-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冲击载荷下考虑乘员安全的均质梁动态响应
9
作者 张杜江 赵振宇 +2 位作者 张智扬 高辉遥 卢天健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82,共12页
为了提升装甲车防护结构抗爆性能,保障乘员生命安全,开展了高速冲击载荷下考虑乘员安全的均质梁动态响应研究.首先,基于泡沫铝弹丸冲击均质梁-弹簧-质量块样件实验工装,测量了不同冲击速度下的质量块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然后,建立了相... 为了提升装甲车防护结构抗爆性能,保障乘员生命安全,开展了高速冲击载荷下考虑乘员安全的均质梁动态响应研究.首先,基于泡沫铝弹丸冲击均质梁-弹簧-质量块样件实验工装,测量了不同冲击速度下的质量块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然后,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开展理论计算,当泡沫铝弹丸速度较高时,仿真、实验与理论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基于验证的数值仿真方法,系统讨论了泡沫铝弹丸冲击速度、质量块质量、弹簧刚度和阻尼系数对质量块峰值位移、峰值加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泡沫铝弹丸速度增大,质量块峰值位移、峰值加速度都增大;质量块峰值位移对质量块质量、弹簧刚度变化不敏感;质量块峰值加速度随其质量增加而降低,随弹簧刚度、阻尼系数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验证了理论和仿真方法的正确性,为使用理论、仿真方法快速设计高速冲击载荷下的高性能防护结构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乘员安全 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曲折槽机构参数与结构阻尼系数关系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志成 席占稳 +2 位作者 聂伟荣 周织建 张星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1,55,共6页
针对传统曲折槽研究过分依靠仿真的问题,提出了曲折槽机构参数与结构阻尼系数关系模型。该模型建立了弹簧-质量-阻尼系统,分析了结构阻尼系数与载荷区分性能的关系,并根据结构阻尼系数与上升时间的关系推导出了曲折槽参数对于结构阻尼... 针对传统曲折槽研究过分依靠仿真的问题,提出了曲折槽机构参数与结构阻尼系数关系模型。该模型建立了弹簧-质量-阻尼系统,分析了结构阻尼系数与载荷区分性能的关系,并根据结构阻尼系数与上升时间的关系推导出了曲折槽参数对于结构阻尼系数的影响趋势。通过ANSYS仿真与MATLAB曲线拟合,验证了以上推导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曲折槽倾角或锚槽间隙较小时(槽倾角2α<82.5°,锚槽间隙h<0.02mm),结构阻尼系数c随槽倾角、锚槽间隙增大呈递减趋势;当2α趋近于90°、h趋近于0.05时,阻尼系数c随着参数的增大而逐渐递增;当槽倾角或锚槽间隙进一步增大时,阻尼系数c随着参数的增大而持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曲折槽 结构阻尼系数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槽倾角 锚槽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爆炸下考虑乘员安全的防雷底板设计理论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杜江 赵振宇 +3 位作者 褚庆国 贺良 任建伟 卢天健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6,共11页
浅埋爆炸载荷下,为更好地开展装甲车防雷底板设计,建立了考虑附加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的均质梁动态响应理论模型,并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验证,理论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基于所建立理论模型,分别讨论了炸药质量、均质梁屈服强度、弹簧... 浅埋爆炸载荷下,为更好地开展装甲车防雷底板设计,建立了考虑附加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的均质梁动态响应理论模型,并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验证,理论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基于所建立理论模型,分别讨论了炸药质量、均质梁屈服强度、弹簧刚度、阻尼系数和边界条件对均质梁中点和质量块峰值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NT质量增大和均质梁屈服强度减小,均质梁中点峰值位移、质量块峰值位移、速度、加速度都增大;当弹簧刚度相同时,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加,均质梁中点峰值位移减小,质量块峰值加速度增大;当阻尼系数一定时,弹簧刚度对均质梁中点的峰值位移和质量块峰值加速度影响较小;针对不同弹簧刚度,选择适当的阻尼系数可以降低质量块峰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爆炸 防雷底板 乘员 理论模型 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分布式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识别
12
作者 陈哲瑶 王浩祺 +2 位作者 陈隽 赵咏芳 郭海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8-1475,共8页
建立人体动力学模型获取人体自振频率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航空航天、康复医学等许多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以往研究最常采用的弹簧-质量块-阻尼器集中质量模型,与实际人体质量、刚度沿身高的分布式特性并不相符。本研究提出... 建立人体动力学模型获取人体自振频率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航空航天、康复医学等许多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以往研究最常采用的弹簧-质量块-阻尼器集中质量模型,与实际人体质量、刚度沿身高的分布式特性并不相符。本研究提出含有生物自驱力的人体分布参数动力模型,理论上推导了自振频率的表达式,并据此提出了基于步态测试技术的频率识别算法。组织了247名测试者进行步态试验,识别了每位测试者的人体刚度和自振频率,进一步研究了识别参数的概率分布特征,并通过与以往研究结果对比、不同年龄段统计分析等,多角度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力学模型 参数识别 分布参数模型 弹簧-质量-阻尼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大木作结构斗竖向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高大峰 赵鸿铁 +1 位作者 薛建阳 张鹏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3期56-61,共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seismic isolation、seismic absorption and the limiting strength of Dougong under the seismic vertical action in Chinese timber structure, by following the building regulation of Ying...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seismic isolation、seismic absorption and the limiting strength of Dougong under the seismic vertical action in Chinese timber structure, by following the building regulation of Ying Zao Fa Shi published in Song Dynasty (960A.D. —1279 A.D.) in China history, the three Dougong models with the scale of 1/3.52 of the prototype structure are made, and on which the limiting strength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is observed, and the relevant P-△ curves are drawn simultaneously. The tested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vertical load,(1)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Dougong can be regarded as linear-elastic mechanic model with varied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expressed with SDOF system; (2) the first cause of the destruction of Dougong is the break of the midmost of Huagong;(3) Dougo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obviously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Chinese timber structure due to the sdismic vertical transmissibility is approximate to 0.019;and ⑷ under the normal condition, the material strain and stress of Dougong are very small, and no more than 1/7 of the limiting, so the abundance of the material strength is quite large. This ensures that many Chinese ancient wooden structures have survived many violent earthquakes and stood over one thousand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栱 竖向承载力 隔震 减震 质量-弹簧-阻尼器模型 变刚度线弹性模型 古代 中国 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域约束的线性系统非脆弱H_∞控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兴泉 胡云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40-2144,共5页
针对带有时域约束(包含控制输入约束、状态约束或两者的混合约束)的线性系统,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优化框架下,提出了一种非脆弱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初始条件和外部干扰能量的假设确定一个能包含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固... 针对带有时域约束(包含控制输入约束、状态约束或两者的混合约束)的线性系统,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优化框架下,提出了一种非脆弱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初始条件和外部干扰能量的假设确定一个能包含系统所有可能状态的固定椭圆域,然后得到控制器增益在一定范围内摄动情况下确保闭环系统满足时域约束的充分条件,进而转化为相应的矩阵不等式,详细地给出了推导过程。最终时域约束线性系统的非脆弱H∞控制问题可转化为求解多目标的LMI优化问题。将该方法用于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的干扰抑制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在满足时域约束的条件下,提高闭环系统对控制器增益摄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约束 线性系统 非脆弱 H∞控制 质量-弹簧-阻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wart平台的空间对接动力学模拟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慧 张尚盈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50,共3页
在地面进行空间对接动力学的模拟实验是实现空间对接不可或缺的过程。本文利用Stewart平台实现由动力学方程解算得到的两航天器相对运动轨迹,提出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来研究空间两航天器对接动力学过程模拟中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基于S... 在地面进行空间对接动力学的模拟实验是实现空间对接不可或缺的过程。本文利用Stewart平台实现由动力学方程解算得到的两航天器相对运动轨迹,提出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来研究空间两航天器对接动力学过程模拟中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基于Stewart平台位置内环的动力学回路系统模型,推导出为使模拟系统稳定的动力学参数之间的配置关系,论证了Stewart平台的频率特性与动力学系统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为空间对接动力学过程的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对接动力学 质量-弹簧-阻尼谐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阶数为2的机械非线性采样数据模型
16
作者 徐明灿 曾诚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0-1364,共5页
针对相对阶数为2的非线性多变量质量-弹簧-阻尼机械振动系统,导出了近似的采样模型和离散性质.采用比Euler模型更复杂的离散采样方式,分析了该近似采样模型的局部截断误差和全局截断误差.特别地,通过研究导出近似离散时间控制模型的采... 针对相对阶数为2的非线性多变量质量-弹簧-阻尼机械振动系统,导出了近似的采样模型和离散性质.采用比Euler模型更复杂的离散采样方式,分析了该近似采样模型的局部截断误差和全局截断误差.特别地,通过研究导出近似离散时间控制模型的采样零动态,给出了相应的渐近特性,还分析设计了离散采样控制器.将线性质量-弹簧-阻尼机械模型情形推广到了非线性系统,在非线性系统辨识方面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数据模型 质量-弹簧-阻尼 零动态 非线性系统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冷气微推力器的压电晶片驱动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韩铭麟 陈君 +1 位作者 汪旭东 张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6-179,共4页
针对多自由度压电晶片驱动机构,建立了多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等效模型。通过对压电晶片驱动机构模型中等效刚度和阻尼系数变参数研究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阶跃响应及系统稳定性。通过进一步的数值仿真,确定压电晶片驱动机构虽然不可控... 针对多自由度压电晶片驱动机构,建立了多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等效模型。通过对压电晶片驱动机构模型中等效刚度和阻尼系数变参数研究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阶跃响应及系统稳定性。通过进一步的数值仿真,确定压电晶片驱动机构虽然不可控,但仍然是镇定系统,验证了微推力器中首次应用压电晶片驱动机构的合理性,该系统的阶跃响应快且稳定在3.34×10-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气微推力器 多自由度 压电晶片 质量-弹簧-阻尼模型 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驱动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8
作者 刘霆 杨建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1年第6期57-59,62,共4页
研制开发伺服驱动教学实验系统,精心设计各种实验,让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全面掌握机电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及其相关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关键词 机电系统设计 伺服驱动 质量-弹簧-阻尼机构 教学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加筋道路机理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兴强 闫澍旺 邓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4-98,共5页
根据所提出的土工格栅与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 ,编制了加筋土的动力有限元分析程序G -D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加州大学UCLA加筋挡土墙实测值一致 ,同时利用编制的分析程序对在路面下铺设土工格栅的道路模型和不加筋道路模型进行动力响应... 根据所提出的土工格栅与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 ,编制了加筋土的动力有限元分析程序G -D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加州大学UCLA加筋挡土墙实测值一致 ,同时利用编制的分析程序对在路面下铺设土工格栅的道路模型和不加筋道路模型进行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研究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的加筋效果 ,揭示了土工格栅与土动力相互作用机理 ,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土工格栅与土动力相互作用 非线性弹簧-阻尼延迟器-质量 加筋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振动理论的垂直侵彻弹靶作用模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程祥利 赵慧 +1 位作者 李林川 叶海福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110,共10页
为了给侵彻引信抗高过载优化设计提供准确的力学输入,将机械振动理论引入侵彻过程建模领域,提出了一种侵彻战斗部刚体运动与一阶轴向振动相结合的垂直侵彻弹靶作用模型。在垂直侵彻过程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战斗部... 为了给侵彻引信抗高过载优化设计提供准确的力学输入,将机械振动理论引入侵彻过程建模领域,提出了一种侵彻战斗部刚体运动与一阶轴向振动相结合的垂直侵彻弹靶作用模型。在垂直侵彻过程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战斗部刚体运动模型,基于单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系统建立了战斗部一阶轴向振动模型,并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获得了垂直侵彻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火炮试验实测加速度信号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战斗部一阶轴向振动后的垂直侵彻弹靶作用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侵彻过程,能更有效地指导侵彻引信的抗高过载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侵彻 机械振动 弹靶作用模型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