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幂律流底泥的质量输移和流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洁 白玉川 徐海珏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8-1805,共8页
基于欧拉坐标系,在波浪与底泥相互作用的两层系统中,对表面波作用下底泥的质量输移进行理论研究.上层为水;下层为底泥,用幂律流模型描述;波动由施加在在自由水表面上的周期性压力荷载驱动.基于浅水波和小变形假设,采用摄动分析将运动方... 基于欧拉坐标系,在波浪与底泥相互作用的两层系统中,对表面波作用下底泥的质量输移进行理论研究.上层为水;下层为底泥,用幂律流模型描述;波动由施加在在自由水表面上的周期性压力荷载驱动.基于浅水波和小变形假设,采用摄动分析将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展开到二阶问题,并采用数值迭代法计算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分析幂律流流动指数和压力荷载的变化对流场分布、质量输移速度以及自由水面和泥-水界面位置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幂律流流动指数的减小,由于受到界面剪切作用,泥-水界面附近流场中出现环流结构和流动间歇性停止现象,同时质量输移速度迅速减小.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将质量输移速度计算结果与水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波 底泥 幂律流模型 周期性压力 流场 质量输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的底泥质量输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庆河 赵子丹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74-280,共7页
基于天津新港淤泥的实测流变数据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非线性流变关系,并建立了波浪与淤泥质底床相互作用的多层模型,讨论了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下的底泥质量输移.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得到的底泥质量输移速度剖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波浪 多层模型 淤泥质海床 泥床质量输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泥特性及输移规律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洁 周鹏 孟彩侠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共11页
浮泥广泛存在于河口、海岸、内河和水库中,是引起航道淤积、地形演变和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针对浮泥的形成机制及观测方法,对固结机理、浮泥流变、触变特性和浮泥输运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目前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和适用条件存在差异,... 浮泥广泛存在于河口、海岸、内河和水库中,是引起航道淤积、地形演变和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针对浮泥的形成机制及观测方法,对固结机理、浮泥流变、触变特性和浮泥输运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目前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和适用条件存在差异,难以在实际应用中普遍使用;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关注浮泥内部结构和外部荷载及生物因素影响,及大型水库中浮泥特性和输运规律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浮泥 流变特性 质量输移 悬扬速率 重力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波堤前波浪引起的水流
4
作者 丁炳灿 左其华 +2 位作者 王红川 潘军宁 黄晋鹏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7-13,共7页
用线性抛物型近似的缓坡方程 ,计算了波浪入射角分别为 10°、2 0°和 3 0°时 ,平底和斜坡地形上直立式防波堤前的波浪场 .并以此波浪场为输入条件 ,分别计算了由欧拉流和 Stokes流组成的质量输移流以及辐射应力流 .计算表... 用线性抛物型近似的缓坡方程 ,计算了波浪入射角分别为 10°、2 0°和 3 0°时 ,平底和斜坡地形上直立式防波堤前的波浪场 .并以此波浪场为输入条件 ,分别计算了由欧拉流和 Stokes流组成的质量输移流以及辐射应力流 .计算表明 ,防波堤前的波浪场、水深、地形和波浪入射角对波浪引起水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场 直立式防波堤 质量输移 辐射应力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